很多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河磨料能不能收藏?” 其实我的回答很简单:“能收藏,非常能收藏!” 现在的玩玉人真正懂河磨料的很少,很多人不知道河磨料也是分山料、籽料的,河磨料也有各种颜色,河磨料的结构也很有自己的特点…… 关于河磨料的作品,我自己也收藏很多,因为它是在中国传统和田玉文化里面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点,是真正有历史的正统和田玉。 文化底蕴 中国和田玉文化有两大起源,一个是和阗文化(即现在的新疆和田玉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一个是红山文化,起源东北,有七千年的历史。 “中华第一龙” 在中国和田玉文化上第一个起始点就是“中华第一龙C型龙”,它起始于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所用的材质就是现在产自于东北辽宁偏岭、孤山一带的河磨料。 而且红山文化历史超过七千年一直没有间断,比新疆和田玉文化还要早两千年,因此真正的河磨料也是和田玉的正统。 东北和新疆这两处地域,一个来自中国最东北,一个来自最西北,相差很远,但却在对玉的选择上,不约而同的选择油润、细腻的和田玉(透闪石玉),而且这样的选择一直影响到良渚文化的太湖流域这一带。 非常奇怪但又很神奇,古人他们没有任何仪器、设备,就是靠感觉,而且选择的和田玉就是很符合中国人的特质——中庸、君子、有度,也许这就是玉文化的魅力。 现在河磨料没有新疆和田籽料知名度那么高,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直我们历史上宣传的“白玉无瑕”、“白玉有瑕”,一直都是以白玉为主流。 新疆和田主产白玉和青白玉;东北红山文化主产青玉、青黄玉,所以在历史宣传上给大家造成了以白为好的这样一个印象,但其实以温润为主的和田玉文化来说,跟材质的颜色并没有多大关系,即便是羊脂玉,也并没有说是羊脂白玉。 在崇尚白的圈子里,河磨料的发展与传承显得尤为艰难与不容易。 认识河磨料 河磨料也是有山料和籽料之分,与新疆和田玉类似,河磨料的山料也是从山上开采下来的;河磨料的籽料,也是从山体上剥落下来,滚到河里,经过河水冲刷,河磨这个词在这里就特别形象了。 河磨料和籽料像不像?非常像,但河磨料也有籽料所不具备的特点,它的价值所在与新疆籽料有一致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河磨料的籽料也被称为东北籽玉,从形状角度来看,典型的称之为山流水更为准确,也正是这样的形态,它的皮色运用难度比新疆籽料要难很多,它的沧桑感和新疆籽料还是不一样的。 总结一下:河磨料中的山料整体更嫩一些;籽料更为油润、熟糯,并且更为值得收藏。 如何挑选 那么究竟该如何去看一块河磨料的好坏?首先一定要理解,河磨料的最核心价值是玉质! 河磨料是除了俄碧玉之外,唯一真正能达到无结构的料子,大部分的河磨料结构都是很粗的,但是它仍然有小部分料子有无结构的可能,从这一点来看,籽料是达不到的。 能达到无结构的河磨料本身也是很稀少的。 看它的玉质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籽料类似:一看细,二看油,三看糯,四看熟,谨记这四点就可以。 其次,河磨料的颜色是决定价格的第二大因素,颜色越亮丽、越舒服的料越贵! 河磨料的颜色有很多种:深青色、青蓝色、青绿色、正青色、青白色、青黄色、黄色等等,在同等玉质下,青黄色的料子价值要更为高一些。 最后需要看的,才是河磨料的皮壳。 大部分河磨料的皮是石皮、僵皮,其中也不乏有压黄沁的油皮,这样的皮价值更高。 河磨料皮的魅力,是有老的味道,需要做成作品才更明显,而且对河磨皮的运用也比新疆籽料要难许多,它的盘玩变化也是很大的。 可以看出,玩河磨料的这部分玉友,他们现在玩的才是正统,反而是玩籽料的人走偏了,任何玉都应是以玉质为前提,专注皮色或者专注颜色都是不对的。 真正的河磨料,其油润、细腻感,已经是很多新疆籽料不能比拟的了,当然这也就给了很多造假者有利可图,他们以迪拜料加假皮当做河磨料去售卖,这样的造假在市场中是很严重的。 不管是黄的、绿的、还是黄绿的,河磨料首选玉质好的; 不管是带皮的、不带皮的,一定要是真正的河磨料才值得把玩和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