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试题中“坡向”问题的回顾(二)——坡向与降水

 新用户2766HcHT 2021-08-31

二、坡向与降水

       当海洋气流与山地坡向垂直交角较大时,则迎风坡多成为“雨坡”,而背风坡则成为“雨影”区域。在迎风山地,由山足向上,降水量起初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增的,达到一定高度降水量最大。过此高度后,降水量又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此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高度(H)。H所在高度因气候条件和地区而异,一般是气候愈潮湿,大气层结构愈不稳定,H愈低。——周淑贞 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9~190。

      以下两组高考试题,可以看作上述原理的具体案例。例1通过坐标图示意我国四地山地最大降水高度。而例2则考查地形抬升及背风坡对降水的影响。

【例1】(2009北京文综,4)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读图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例2】(2009山东文综,26(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

 原因: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雨,

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以下两组试题则是考查地形雨的示意图,尽管出现在不同的年份。

【例3】(2008上海地理,4)下图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例4】(2013天津文综,1)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下图中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B

        关于地形雨的高考试题非常多,通常情况都是由果求因,即试题呈现材料,告诉我们某地降水多,或某地降水少,或是呈现某地降水量空间分布,然后要求分析原因,选择题与问答题都会出现该类设问。根据地形雨的原理,关键是把握好两点:一是风向;二是山脉走向。下面分析试题背景材料呈现方式的特点。

       地形剖面图

【例5】(2014天津文综,1)下图为北京西山地形剖面示意图,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解析】此图为北京西山地形剖面图,说明该地位于华北地区,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由剖面图的走向为东南—西北向可知,甲乙丙丁四地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依次减弱,因此年降水量也依次减少。故选A。

【例6(2011山东文综,26(2))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例7(2015上海地理,25)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

      年降水量分布图

【例8(2016天津文综,3)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

【例9(2011海南地理,10)图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

A.距海洋近     B.气旋活动频繁     

C.多地形雨     D.多锋面雨

【例10(2015上海地理,43改编)描述中亚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由于该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在300mm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mm以上

【例11(2013浙江文综,36(2))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

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例12(2003广东地理,32(1))下图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说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西部高山(安第斯山)阻隔了来自于太平洋的水汽。虽东临大西洋,但处于西风带为离岸风水汽难于进人大陆。东部沿海受(大西洋福克兰)寒流影响减少了水汽来源。

【例13】(2012上海地理,40)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提示:从大气环流与地形方面考虑)

地处西风带,西南紧靠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

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

等高线地形图

【例14】(2002全国文综,36(2))甲地(下图)年降水量为680mm,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北冰洋  、 大西洋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  

【例15】(2012全国文综课标卷,37(1))右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

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例16(2014四川文综,7)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例17(2015海南地理,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2分)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2分)纬度约44°N,夏季气温高。(2分)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4分)

【例18(2017全国文综卷,37(1))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例19(2008宁夏文综,7)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M        B.N  

C.P        D.Q

【例20(2014全国文综新课标卷10)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控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分析】该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岛,其西南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降水较多。以下题目是不同年份的高考试题,但考查区域,考查内容完全一样。

【例21(2013北京文综,36(2))读下图,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其他形式

【例22】(2013全国文综新课标Ⅰ卷,4~5)下图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洋流

【解题思路】由题干可知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读图可知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有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应当受西风带影响,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量大,植被覆盖好,东侧为西风背风坡雨影地区,降水少,形成高原荒漠,所以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是地形,而不是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洋流。

(2)该区域位于

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解题思路】该地区位于西风带,并且距海较近,西侧有山脉,并且有植被覆盖,山脉东侧为高原,高原上为荒漠景观,结合世界地理欧洲西部和美国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该项地区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最有意思的是以下两组试题,相隔一年,都是海南卷的高考地理试题,考查内容一样,只是背景材料的方式不一样。

【例23(2009海南地理,10~11)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例24(2008海南地理,19~20)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右表所示。

(1)两地的纬度约在  

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   

C.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

(2)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例25】(2013重庆文综,1)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