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情境试题236:美国西部丹霞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

 新用户2766HcHT 2021-08-31

2021年4月武汉调研考试:

左图示意美国西部Z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和范围,该公园所在地区中生代红色岩层广泛分布,地质构造较稳定,褶皱和断层较少,岩层产状以近水平为主。在公园东南部,沿AA'、BB'和CC'线绘制成横跨Z峡谷上、中、下游的地形剖面图(右图)。据此完成6-9题。

6.从整体上看,Z公园东南部的地貌类型为

A.高山一峡谷型地貌        

B.喀斯特峰林和峡谷地貌

C.高原一峡谷型地貌        

D.风蚀城堡和沟谷地貌

7.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Z公园东南部峡谷群中Z峡谷的发育主要受控于两组节理(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的影响,此两组节理走向的方位角分别约为

A.350°及20°  B.110°及80°

C.350°及80° D.110°及20°

8.有关Z公园地质作用、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Z峡谷以西切割侵蚀较浅        

B.崖壁高耸,多巨大尖山

C.Z峡谷都以下切侵蚀为主        

D.多连续的台地和方山

9.中生代红色岩层广泛分布,岩层巨厚,岩性为细砂一粉砂岩,据此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及主要地质过程是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以风力堆积为主

B.内陆盆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气候干旱,以风力堆积为主

C.位于纬度较低的亚热带河流入海口处,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D.位于纬度较高的滨海地区,以流水堆积和海岸堆积作用为主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的于以下论文:

试题中的图像来源于论文中的图1和图8,如下所示:

命题者将图8中的三条剖面线转绘到图1,试题中的剖面图来源于论文中的图9,如下所示:

这组试题共有4道题目,这样的设计方式比较少见。阅读论文之后发现,四道试题的设计都能找到明确的依据。首先是第6题:

第6题设计的依据来源于论文中对图8的分析。第7题设计的依据来源于论文中对图9的分析,如下:

上述内容除了可以作为第7题的解题参考以外,最后一部分还可以用于分析第8题中的论文中的A选项,峡谷的西侧侵蚀较严重,东侧侵蚀较浅。图3呈现了两组节理的分布,如下所示:

第8题的设问依据来源于论文中的以下分析:

第9题的设计依据可以参考论文中关于该处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如下所示:

论文中的结论部分表述如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