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后,最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道理

 扎南 2021-08-31

有一天我想剪指甲,但是一直没找到家里的指甲钳。迫于无奈之下,去了楼下的便利店重新买了一个指甲钳。

回到家后,准备坐下来剪指甲。突然感觉到屁股被东西顶了一下,翻开沙发一看,这不就是我之前一直在找的指甲钳吗?

看着还没拆封的新指甲钳,我哭笑不得。心中想着,要不拿下去退了吧?留着也没用。随后,内心突然有一股恐惧,回避的感受冒了出来。

接着,我的内心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心想,要不就算了,也就才十几块钱的东西而已。

没必要弄得不愉快。在这同时,我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店员将我拒绝掉的画面了。

而这个微小的心理变化,刚好被我捕捉到了。我发现自己已经先入为主地给退款这件事假定了一个结果:不愉快。我都还没开始做,就已经在内心有了一个结局。

我在内心问自己,为什么我会突然觉得,退款这件事,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我继续追问自己,出现这些感受的时候,自己有没有回忆起什么事情?以前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最后,我想起来了一件事情,就是在游乐园玩的时候,去买水,不小心拿多了一瓶,结账了之后才发现拿多了。毕竟游乐园的水还是比外面的要贵上几倍。

我也不想浪费不必要的钱,于是就找回服务员,想要退款。没想到的是,服务员的态度却是说,商品出售后概不退款。

我当时就纳闷,我水也没喝,为啥不让我退了。为此还闹得不愉快。一整天的游玩心情都被破坏了。

而在当时,小卖部服务员这个社会角色在我脑海里,就被套上了一个【不讲道理,唯利是图】的标签了。

这个世界,分成两种世界。

一种是现实世界,它的运转规律是按照客观原则去发展的。

还有一种是想象中的世界,它的运转规律是按照我们以往经历所产生的经验去发展的。

现实世界是未知的,不可控的,随时都会有随机性事情出现, 比如你会在挤公交的时候遇到小偷。

而想象中的世界,是可知可控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基于我们的经验来推断出来的。

我们的大脑更加愿意相信自己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要退款的时候,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店员拒绝退款的丑恶嘴脸。因为我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历。

而最要命的是,我们总是更加愿意去记住一些不好的事情,而选择去忽略掉一些好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大脑在保护我们,让我们对坏事情有着更加本能的警惕性。

回头来,当我发现自己已经对退款这件事有了预设性结果之后。我知道,如果放任不管,偏见就会成为一颗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本着实践才是硬道理的原则,我知道无论如何推断,都不会得出一个答案的。于是我决定去退款,选择直面这一次的不安,逃避终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站在便利店柜台前,我将那句在内心演练了无数次的话说了出来:“你好,指甲钳用不上了,还没拆封,可以退款吗?”

我甚至都想好了,如何应对店员拒绝退款的话术了。

没想到,店员笑眯眯地说:“当然可以了,麻烦给我检查一下哦~”

我愣了一下,然后将指甲钳递给她,随后她检查完了之后,就问我:“没问题了,这边只能给你现金哦,可以吗?”

我笑了笑说:“不用退了,我再拿三瓶牛奶好了。”

你发现了吗?很多对他人的偏见,都是由于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导致我们陷入了一种“拿着锤子,满世界都是钉子”的状态。

在亲密关系中也一样,很多闹矛盾的情侣,都是因为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把对给你造成伤害那个人的恶意,投射到了现在伴侣的身上,最终导致悲剧重演。

社会中也一样:

因为个别滴滴司机的恶意行为,进而造成了对网约车司机男性的偏见,最终导致出现了货拉拉女孩跳车事件;

因为个别女生的拜金言论,导致了男生对于女生要求房子车子这一安全感问题,直接上升到了人格问题上;

因为个别男性恶意乱用非法手段来精神控制女性,导致了女生对男生产生了人均海王的误会;

这类社会性问题,我既解决不了,也无法阻止它的发生。只希望我的文字,可以让部分人能够理解到:

不要将对某一部分人的恶意,投射给整个世界。停止想象和猜测,直接去实践,得到反馈,你才能看看这个世界真实的样貌,你才能看到身边人的真实面貌。

而不是你想象的一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