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 机

 潍坊北海道 2021-08-31

作者|李建伟

       移动电话通常叫手机。当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有人说:“下从刚会走,上至九十九都会玩手机”,可见手机的普及程度之高。1973年4月3日,马丁·库帕(Martin Cooper) 在曼哈顿的大街上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话,预示着手机的诞生。当时手机的主要功能就是拨打、接听电话,后来逐渐出现了带短信功能的汉字、彩屏手机。当时对人们的影响不大,真正对人们影响大的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出现后迅速走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手机从诞生以后,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不方便打电话时就发短信,也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智能手机出现后,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开发,后来有了QQ交流工具,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是年轻人以拥有一个好的QQ号而自豪,据说最初的位数少的QQ号被炒的价格很高;后来微信的出现逐渐代替了QQ,短短几年的时间微信就普及了,QQ的辉煌一去不返。

       现在的手机带有很多非常实用的功能,手机能记录生活,手机的拍照功能也是优化的越来越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可以记录下来的。在家庭中手机几乎完全代替了照相机、摄像机。拥有一部内存大的手机,完全可以满足家庭用照相、录像需求。另外,手机还附带有录音机、收音机功能。手机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用手机可以更加便捷的和朋友,亲人聊天,原来想要联系还需要写信,现在直接用手机打电话、聊天就可以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拥有百年历史的柯达胶片公司于2012年宣布破产,与带有数字技术的手机普及不无关系。

       手机的微信视频通话便捷,逐渐淘汰了电报、信件、传真;手机的普及,家庭固定电话也淡出了人们的家庭生活;手机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手机的记事本功能,已经可以替代纸质的笔记本,手机也可以作为小型办公电脑用,生活中一些琐琐碎碎的东西都可以在手机上快速的完成,可以省去很多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手机支付功能出现后,生活中只要带着一部能够上网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日常生活的购物付款、外卖点餐等需求,哪怕是在街边摆地摊的老太太,手里也有一个收钱的二维码。手机移动支付不仅仅能够进行货币支付,还可以缴纳话费、燃气、水电等生活费用。自从人们有了智能手机之后,社交以及生活都有了改变,有手机在身边,几乎可以满足任何需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间成本越来越低,手机已经深深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出门忘了带手机,简直是什么事也没法办!

       当然,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系列不良影响。手机是一个魔性的东西,容易让人着迷。现在不光是成年人离不开手机,甚至连几岁的小孩儿也离不开手机。手机对孩子们的影响最大,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人说: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以前是网吧对孩子的影响大,现在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大,特别是手机游戏和手机能够上网以后。孩子玩手机阻碍身体发育,小孩儿频繁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时间握着手机,低着头保持同一姿势,对颈椎伤害也很大,容易导致脊椎变形,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长时间玩手机对孩子的视力影响尤为明显,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出现,孩子近视率大大提高。凡是沉迷手机的孩子,视力普遍较差。长期玩手机还容易诱发孤独症、焦虑症。长期沉迷于玩手机会使孩子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也越来越怪异、孤僻,整日沉迷在网络虚幻世界,很容易诱发孩子的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沉迷手机的孩子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案例表明,只要有手机的学生,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孩子们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极易上瘾,完全陶醉在这个虚幻的美妙世界里,自己和家长根本无法控制。还有的孩子通过手机浏览一些不良信息和网站,手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随便一搜索就可以接触到大量不良信息。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学习的黄金期和生理、心理的躁动期,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存在一种好奇的心理,自我控制能力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手机色情的诱惑,进而沉迷其中。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传播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迷恋手机的孩子,上课昏昏沉沉,对学习更是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现在出现的厌学、逃学、辍学的孩子一般与玩手机有关。

       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对成年人的影响也不小。一是手机成为亲情杀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会让多少亲人感到悲凉。二是手机使多少年轻人成为低头族,危害了交通安全,损伤了颈椎。三是影响了正常的作息,现在的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但很多人睡前还要把微信、微博等信息看一遍,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线发布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41分钟”。可见手机对人的影响多么大!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每天看手机是不是不能用次数衡量了,因为已经数不清了!只要是没事,就想拿出手机看看,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发消息。人们对手机已经成了依赖,要是突然间没带手机,生活就会很不习惯的,真是可怕!

       手机是人类历史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手机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掌控。相信未来,我们一定能够掌控手机,让手机更好的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

       ——本文刊载于2020年《北海道》冬季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