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名将熊国炳,失踪23年沿街乞讨,为何最终饿死也不去找组织

 丘山三也君 2021-08-31

曾经的战争年代,无数的战士为了国家人民的安定和平,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即使付出生命也要与敌人奋战到底。如今,新中国成立了,人们得到了解放,他们功不可没,理应得到应有的奖励。后来,这些战士们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却牺牲了,还有一些人却一直找不到踪影。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就属于第三种。他曾经加入红军驰骋在沙场上,但是却失踪了二十三年都没被组织找到,宁愿沿街乞讨、饿死都不愿去找组织,他就是熊国炳。但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1、出身贫困的“巴山勇士”

熊国炳1893年出生在四川通江县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中。家中生活条件十分贫苦,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但是却要养活家中好几个孩子。因此熊国炳仅仅上了两年的学,就因为家中就无法承担孩子上学的经费而放弃学习了。到了最后,家中实在连孩子都养不起了,小小年纪的熊国炳只能被父母忍痛过继给别人,后来从熊廷南改名为如今的熊国炳。

新家庭的养父是从事中医方面的,家中条件尚可,让一个孩子上学的能力还是有的。但是很久没有读书熊国炳已经跟不上进度了,于是放弃了读书,养父就让他随着一起去挖草药。熊国炳很懂事听话,和养父母一家一时间日子过得还算安逸。然而,好生活还没有享受多久,养父在行医的路上出了意外过世了,养母伤心过度也跟着养父一起走了,美好的家庭只剩下熊国炳孤独一人了。

不仅如此,年纪尚小的熊国炳还背负家中残留着一身的债务,只能想办法挣钱还债。从小经历了这么多磨难的他一个人辛苦地生活着,后来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村中的一个小姑娘,两人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随后还和他妻子一起搬到了深山老林中每天以狩猎、买卖山货为生。

日子虽然还是有些辛苦,勉强糊口,但是让一直过着颠沛生活的熊国炳,十分珍惜当下的片刻安宁,他感到很是满足。甚至在后来的狩猎过程中,熊国炳只身一人和山上的猛兽搏斗,并且侥幸活了下来,于是当地小有名气,被村民称为“巴山勇士”。

图片

2、加入红军,走向革命

1932年,全国革命正处于一片热情高涨中,熊国炳所处的小村庄也不甘落后,红色的气息遍布整个村庄红军进入四川之后,需要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和地势地貌等安排作战计划,于是来找到了村里小有名气的熊国炳,希望拉他加入红军的队伍,为红军队伍献计献策。之前就对红军有所耳闻的熊国炳当即就欣然同意了。

此时的熊国炳已经快四十岁了,甚至比军队中的总指挥还要大八岁,但是即使到了这个年纪他依然充满斗志,尽心尽力地与红军战士们并肩作战,就这样,熊国炳从此加入了革命的队伍中。由于熊国炳年纪大,经验丰富,思考问题比较成熟,因此被推选为当地的赤卫军队长和乡里的苏维埃政府主席。

一直以来熊国炳在革命队伍中表现良好,积极努力地参与到工作中去,屡立战功。一直以来为红军做出了十分出色的贡献,深受上级领导的赞赏。三个月后,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大家都觉得他干得好,因此纷纷推荐他加入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的委员,继续参加川陕省后续的苏维埃政府筹备工作。

图片

仅如此,熊国炳还连续三次被高票推选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仅仅三个月他就从乡级干部升到了省级干部,可以看得出他有多么努力了。在他上任后,他的工作能力又一次让大家感到敬佩。他仅用了10多天的时间,就带领工作组在川陕边6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这种高超的组织能力和卓越的办事能力让人们纷纷称赞。

终于在后来,熊国炳经人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川陕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熊国炳还当选为中共川陕省委常务委员会委员。然而随着熊国炳在革命中做得越来越风生水起的时候,正当他跟随大部队在各个地方陆续展开革命活动的时候,他的亲人们却在背后惨遭陷害。

看不惯他的军阀和地主们对他的亲人进行残酷的报复。他们来到熊国炳的家乡,将他年纪不满十岁的两个儿子杀害,将他的妻子活活饿死。就连他的生父生母也没有幸免,都被打残疾了,弟弟被百般残害,已经出嫁的妹妹们被迫流落他乡,家中的亲人无一不在遭受残忍的迫害。

此时的熊国炳却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前线战场上冲锋陷阵与敌军激烈奋战。后来知道消息后的熊国炳悲痛欲绝,对敌人的残忍恨之入骨,但是却没有放弃革命,反而将悲痛化为力量,更加专心地投入到革命的事业中。

图片

3、奔赴战场,浴血河西

1936年,接到上级命令,红四方面军进入甘肃后与其他两支军队共同合并成西路军,西渡黄河作战。西路军出征之前,三个军队商量着成立了军政委员会,共有十一个人,他们个个都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大家都身负重任。比如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等等,熊国炳也是其中一员。他在其中担任委员会及后勤部的处长。

图片

在战场上,西路军军队的战士们与敌人血战河西走廊。敌人拥有战斗力强大的骑兵,但是我军当时只有步兵。因此不管是从数量还是兵力上来看都很难与对进行抗衡,同时敌人还十分狡猾,采用各种手段。在一场狙击埋伏之后西路军军队中的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战场上。

熊国炳甚至还将后勤部的人员安排进入斗争中,但是队伍还是在被敌人的猛火攻击中冲散,死伤十分惨重。甚至熊国炳的警卫员也不幸中弹,熊国炳悲痛不已。最终熊国炳决定单枪匹马地冲向前,冲出重围与豁出性命敌人拼死搏斗。然而敌人的力量太过强大,他的马被敌人的枪林弹雨击中,他也不小心中弹被摔倒在雪坑里,一时昏迷了过去。

图片

4、艰难的归队之路

敌人以为已经将他杀死了了并且当时场面过于混乱,因此熊国炳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双脚却被冻伤了。醒来以后的熊国炳看到战场上一片尸骸,大部分都是自己曾经的战友们,他伤心欲绝却也无能为力。只得拖着他伤痕累累的身体去寻找大部队。

但是这时又被敌人杀了个回马枪,他被抓个正着。敌人认不出他的相貌了于是他称自己只是一个伙夫,敌人见他穿戴破烂,双脚被冻坏,估计也不是什么大官。于是就将他关到了隔壁村庄中的一个小黑屋子里面。这个村子里的裕固族人心地善良,见熊国炳浑身是伤衣衫褴褛的怪可怜,就放他走了,还告诉他逃跑的路线。

熊国炳光着脚走在满是石头块的山路上,疼痛和伤病缠绕着他,终于他坚持不住了,痛昏在路边,被当地的好心人给带回了家将他医治好了。后来他养好了伤,但敌人对周围都进行了严密的封锁,熊国炳始终无法和组织取得联系。尽管一直以来找寻大部队的念头一直在他脑海里存在,但一次次落空令他有些心灰意冷。

此时,国民党正大肆搜捕红军,毋庸置疑熊国炳被列入“首犯”之一。甚至还悬赏1200元大洋活捉他,或者600元大洋买他的人头。他知道这个时候他已经不能再拖累别人了,于是告别了这个好心人离开了这里,从此改名为张炳南。他的生活十分辛苦,一开始只能沿街乞讨。后来慢慢积攒了一些钱开始摆摊勉强的生活。

图片

5、心中有愧,不愿再找组织

慢慢的人们将他淡忘了,他也就这样凑凑合合的在当地生活下来,后来还再次结婚生子了。之后熊国炳还带着一家人再次回到了老家,他与父亲、弟弟同住。战争也逐渐有了结束的苗头,解放军打到他的家乡的时候,熊国炳十分激动,然而他却不愿意再去找组织了。

一直以来他自觉惭愧,也从来没有公开身份,最终他选择做一个普通人。不过如果这个时候他说出了身份,那么他就可以见到活着的老战友、老部下。但是他选择继续隐姓埋名,所以组织上一直以为他失踪了二十多年。

中间有知道熊国炳之前事迹的老乡们问熊国炳为啥不找党和政府?熊国炳十分悲伤地说:“我自己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就感觉自己已经是个“罪人”了。党把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却没有好好完成。出征时两万多人,最后回到延安的只剩下不到五千人。我哪里还有脸面再去见政府,哪里还有脸面再去见人民,我对不起死去的如此信任我的兄弟们。

于是就这样,即使熊国炳和家人默默地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但是他依然自己慢慢承受着这一切。直到1960年全国正在闹饥荒,这位曾经征战沙场的62岁原红军高级将领,在隐姓埋名20多年之后,在饥饿和病痛中闭上了眼睛。直到死去的时候,当地都没有人知道他真实的身份和曾经的那些丰功伟绩。

不过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是不会被人们所忘记的。熊国炳昔日的战友们后来知道熊国炳的晚年处境之后都十分的悲伤。在2009年的时候,原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被誉为“巴山勇士”的熊国炳的塑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四川省达州万源市竹峪中学举行。所有的学生和人民都在为这个英雄默哀。

图片

看完熊国炳的故事后,内心为他感到会非常的惋惜。他作为一个将自己生命都愿意奉献给国家的战士,本该后半生都伴随着赫赫战功和人民的拥戴,但是最后甘愿一人默默地离开。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革命事业做着巨大的贡献,没有他就没有当下我们美好的生活。

虽然熊国炳悄然生息地离开了,但是他所传承的精神却感染着今后的世世代代。我们要珍惜先辈们为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要感谢他们无私的付出,更要学习他们强烈的爱国精神。

古今历史人物

person-histor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