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赌毒培,都齐名了,K12老师还能接着干吗?

 司图雅绘 2021-08-31

    先不费那么多话说过程,直接说结论,我认为K12培训还能干,而且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是一个机会。当然这里的“还能干”指的是一定的限定条件下的。若果还想像以前那样,任何一个外行,有俩糟钱儿,就自己开个辅导机构,疯狂吸金,靠作为的“现金流”来得到很多利益,那样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里插播解释以下,什么叫外行开机构,顾名思义就是一些有钱的老板,本身不懂教育压根跟教育不沾边,可能之前是干房地产什么的发家的,看到前两年所宣传的“人口红利”,就兴冲冲的今进入到教育行业,这就是对教育行业的践踏,也是国家整治教培的原因之一,什么猴子、马、骡子的都忘教育行业里进,那还了得。当然了也催生了一系列专门割这种外行老板们韭菜的企业,比如众所周知的“人工智能教育”,这就是赤裸裸的割韭菜,割的是教培创业者的韭菜。

    另外再解释下“现金流”,其实就是在过去家长报辅导班,会预支很大一笔费用给机构,比如一课时200,会买50课时的课时包儿,那家长一下子就要交1万,但是其实并没有享受服。机构也并没有为这1万块钱付出任何成本,而是慢慢的去消费这1万。这也是机构常说这么一句话:“交的钱并不是挣的钱,把课时消费了才是挣钱”,也因此,机构老师会考核一个指标那就是“课消”也就是课时消费,相当于对老师的绩效,比如A学生一星期在你这消费了3课时等等……虽然交的钱不是机构挣的钱,但是机构确确实实拿到了钱,这就是现金流,有这么多现金,搞搞投资,钱生钱岂不美哉,就算存到银行,拿利息也是非常不错的啊?相当于机构从家长手里得到了0利息的贷款!正是这个原因,很多机构可能都不考培训挣钱,而且赔了钱也不自知,只要有后来的“冤大头”持续的交钱,那现金流就断不了。但是一旦新交钱的人少了,那就青黄不接了,也是为啥现在很多大小机构裁人,都发不出工资,就是因为给家长退费,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了。所以国家也出台了新政策,家长补课交的钱存银行里,由银行管着,定期打给培训机构,这招真的卡它咽喉永远的神!

    综上所述,想像一个资本家一样开一个教培“公司”,进行资本化运作是不大行了。但是教培行业会没落吗?我猜应该不会的。群里有位朋友说“教培”就像黄赌毒里的“黄”,只要有需求,就不可能被完全的禁止。这个比喻话糙理不糙,简直是绝绝子。仔细品一下还真是那么个意思,前些日子听说各地都动用了“扫黄打非”的力量去纠察课外培训,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可以开个玩笑,以后“黄赌毒培”就是齐名的了……不过细想一下,近几年教培行业的“资本家”们干的事,其下作程度以及对人民的危害可能还不如“黄”,“黄”至少没满大街做广告,没恶意制造焦虑,没有饥饿营销,没有想尽一切办法掏空老百姓的钱袋吧。人家靠的是纯纯的底层真实需求,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营销味道。而资本家们的教培怎么搞的呢?他家孩子6岁学英语,你家孩子就得3岁英语,我家孩子要1岁就开始学英语(这里没有针对应用的意思,就是拿英语举个例子),用一个词就是内卷啊,相当的卷,而且教培老板很喜欢这种内卷:学习不好的当然要补课,要不然就低人一等,学习好的当然要补课,要不然就是被别人反超,没上学的也要补课,要不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起跑线要我说出生的时候就是起跑线,哪来那么多次起跑的机会呢?

    再用网上网友说的一句精辟的话:学习好的补课,学习不好的也补课,补到最后,好的还是好,差的还是差,但是家长的钱包空了……所以说K12教培的“资本家”真的连jinv都不如!

    那继续留守在教培行业,能干点啥呢?我大胆的猜测一下!(注意是猜测不可当真)国家的双减政策,目的其实是把一些“伪”做教育的资本家们剔除出来。譬如大家看到听到市面上这些纷纷倒闭的教育机构没一个冤枉的,都是踏踏实实做企业,顺带手做教育的“伪”教育从业商。而留下来的一些真正做教育的人,还是可以继续做的,毕竟国家强调:校外培训是学校教学的补充。当然具体怎么补充,国家可能会继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

    我所能想到的,比如可能鼓励“家教”模式,或者叫个体老师模式,或者说放松对这种个体教师教学的管控。家教其实很早就有,且至今仍然有很多家庭会选择,我记得我曾经去一家培训机构面试,面试的老板问,家教和“一对一”有什么区别。我答:一个在家里,一个在机构里。他说不对,然后具体怎么说的我记不清了,大意就是“一对一”是专业的,有一系列的服务人员学管,顾问等等。当时我是一知半解,现在看了他就是完全扯淡。其实这两个是没区别的,之所以赋予区别还是为了买个好价钱,提高一对一的收费。当然不可回避的:家教也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但是机构一对一其实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在机构一个小时200,老师只能得30%也就是五六十块,但是家教的话,你给老师100/h,老师就得一百。作为一个正常人,自己拿60块钱,买80块钱的力气那就称得上道德高尚。所以家教可以极大的减少金钱的浪费。况且有的学生确确实实需要老师一笔一划的去教,这个学校老师是难以做到的,老师也是人,不可能对四五十孩子都细致入微,所以课外家教辅导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且这种模式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别看网上说北京还是那组织居委会挨家挨户查补课(可能是段子),但是能坚持几天呢?居委会的大妈没别的事干了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和学校合作,做所谓的to B 的业务。这里应该叫to S(school),国家要求学校要做课后服务,但是很多学校编制老师是不情愿的(应该没有人会愿意不涨工资的情况下多干俩点吧),国家要求是自愿。那就不好强迫,但是又要把课后服务搞好,怎么搞?是不是可以外包呢?当然相关制度要提前制定好。到时候聘几个专门的课后服务老师,先上两个小时辅导,老师转教师解答问题。对于学习特别困难的,上完课后服务直接在学校一对一教学。价格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这样是不是能双赢呢?

    这样也可以帮助把教师行业细分,有专门上新授课的,有专门课后辅导的,各司其事,所有学习任务都在学校里统一完成,一条龙服务!会不会增加教师编制呢?也没准,不过还是聘任制灵活一些。先试试,成熟了之后再往前推进。

    好了,我的梦醒了,这文章也写完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厚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