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邵东千子村:善建善治美丽家园 文化多元亦自信

 开心明智 2021-09-01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湖南邵东千子村:

善建善治美丽家园 

文化多元亦自信

司马牛/文 图

【点睛】 竹篱笆分隔好的几畦菜地里,丝瓜、茄子、辣椒挂果累累;高大的桂花树下,小鸡和小狗正在为一只翩跹飞来的蝴蝶儿振羽磨爪……

千子村,隶属湖南省邵东市仙槎桥镇。2021年3月25日,该村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届湖南省文明村镇”称号,同期,该村还获得湖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的“湖南省卫生村”等更多嘉奖。

倡导建设美丽庭院扮靓乡村、引领生活好习惯共建共治共享、寻求出彩树立文化自信……千子村,在接续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正阔首前行……

善建  美丽庭院扮靓小乡村

走进湖南省邵东市仙槎桥镇千子村,尽管青山绵延满眼皆绿、农田果蔬四时应景,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还喜欢栽上几颗桂花树,再种点花花草草,让自家庭院养眼养心。

小三层中西结合的新型别墅线条流畅明洁通透、造型别致的常青树开窗既视、水泥掌平的前坪里桂花树绿荫如盖、健身器材和大理石打磨的桌椅安放其中。后有青山绵延,前有良田阡陌;近可闻花开花落,远可观云卷云舒……“老了,就想有个舒心的养老之处。”站在自家的庭院里,千子村十组村民申娥英告诉记者,“因为美丽庭院建设,我们村成了网红村,节假日有不少人前来'打卡’。”

“建设美丽庭院,因地制宜是关键。”千子村党支部书记莫海云介绍,“靠山吃山,我们千子村多的是楠竹,两位党员志愿者又是手艺出色的篾匠,征求乡亲们的意见后,前期共编织了1980米的竹篱笆分发给了部分家庭,让他们围拢庭院菜地和禽圈。”

令莫海云意想不到是,千子村的“竹篱笆”后来被很多游客和游子点评为“久违的影子”和“乡愁印记”。他们认为,仅凭这一点,千子村的美丽庭院建设的确实现了村域人文特点、农户想法和美化效果的有机结合。

村民胡远思家的院子,俨然是一个留住了湖湘特色的农家庭院:竹篱笆分隔好的几畦菜地里,丝瓜、茄子、辣椒挂果累累;高大的桂花树下,小鸡和小狗正在为一只翩跹飞来的蝴蝶儿振羽磨爪;墙角边摆放的古老石磨、墙壁上挂着的旧时斗笠蓑衣、装酒腌菜用过的坛坛罐罐在各种绿植映衬下,这些老物件格外醒目,“虽然年纪大了不能再下地耕种了,但这些老物件天天看着心情舒畅。”胡远思说。

申娥英家的庭院建设和胡远思家的庭院建设是千子村美丽庭院建设中的一个缩影。一个“善建”、一个“善留”,两道风景线,扮靓小乡村。

为了做好美丽庭院建设,千子村倡导村民在设计规划上“请进来”的同时,还组织村民“走出去”。“学习先进村的经验,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尊重村民选择。”莫海云介绍,村民的庭院建设在规划用地和新建翻修上村里牢牢把关,至于篱笆围拢、花坛花树、景观小品设计时则尊重村民选择因户制宜,让他们各有表达。资料显示:因为善建善留、特色鲜明、干净整洁,村民胡远思和胡远义两户获评为2020年度邵东市最美庭实施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下一步我村将以打造绿色美丽庭院为主,让农村更加宜居。

善治  引导群众生活好习惯

作为村里聘任的保洁员,每天早上6点起,村民胡伯瑜都会准时上班,在他服务的区域内挨家挨户将已分类好的垃圾收纳好,然后就近运送至垃圾投放点。

“每天早晚3次收纳,乡亲们都习惯了。他们在家很自觉地将垃圾按照易腐(厨余)、有害、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分类好,我们负责收纳运送到投放点,上级环卫部门会派车来运走。”胡伯瑜介绍。

“前期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接续的村容村貌治理就方便得多。”千子村支委委员、村委委员王金华告诉记者,“我们村共28个村民小组,设有15个垃圾投放点,为确保公共卫生干净整洁,我们村共聘任了四位保洁员。”

当然,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跟乡亲们近年来养成的好习惯密不可分。

“我常年在外经商,每次回来看到村里的环境卫生工作做得这么好,哪怕行走在路上看到什么垃圾,我也会自觉地将它们捡拾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村民李新云笑呵呵地说,“去年村里将我老屋门前的水泥路修好了,这次回来打算将老房子翻修一下,建筑垃圾我一定会按照村里的规矩来办。”

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分类精准,千子村是如何让乡亲们养成好习惯的呢?

“我们召开村民大会,让大家畅所欲言,并采纳了乡亲们的'金点子’,设立光荣榜进行评比。”莫海云介绍,自2017年以来,根据'金点子’所综合的垃圾分类、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禽畜圈养等多项指标比对,分别评选出最清洁户、清洁户、合格户、不合格户,每月一小评,每季度一大评,并进行张榜公示。“乡里乡亲的,谁都不想因为垃圾分类做得不好丢面子,大家都很上心。”保洁员李秀连说。据了解,近4年来,在千子村762户中,已评选“最清洁户”46户、“清洁户”325户。

编写垃圾分类家庭责任手册,志愿者入户宣讲、现场“教学”。为更好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该村把垃圾分类作为好家风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村容村貌、乡风文明治理中垃圾分类是一件关键小事,也是一件民生大事。”莫海云与记者交流,“2020年4月1日,现任湖南省委书记,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同志视察千子村时,对我村文明卫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善用  文化多元亦自信

牛笛鸣春,唱响千村前进曲;梅香入画,描红万里瑞祥图。”走进千子村村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么一副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大气豪迈、应时应景的楹联。

“这是莫海云书记写的。”陪同采访的何俊良老师介绍。

令人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位高大健硕、孔武黢黑的村支书竟还是邵阳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邵东市楹联家协会主席,拥有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及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等多个文艺标签,其作品并多次获奖。

“我们村虽地僻壤远,但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的自信。”莫海云介绍,“我们村还有一位国家级楹联、诗词协会会员,多位省市级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会员。逢年过节,他们都会携带纸笔走村串户给村民家里送春联送祝福,而且坚持很多年了,这很难得。”

据了解,千子村还是革命先烈胡铮的出生地。

胡铮(1904--1949),1924年考入东北讲武堂,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发动成立华南人民解放军祁邵衡边区纵队并任司令员,后遭白崇禧警卫团围困,不幸被俘,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挥笔直书“奋斗终身何所求!工农不作马和牛。阎罗小鬼不足惧,革命从来多断头。”牺牲时年仅45岁。

“前几年我们将胡铮烈士墓进行了修缮,每年清明节都会有学生和群众自发前来扫墓,日前还被认定为地方党课及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莫海云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以青山绿水为背景、以红色文化为基调、以美丽乡村为视角、以创建“邵东—最佳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为目的的由邵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邵东市楹联家协会特向海内外发起开展的“千子村楹联碑林”征联活动即将启幕。

今日得安居,脱贫牢记攻坚力;他时可乐业,致富勿忘报国心。”这是莫海云题写在该村贫困户集中安置区乔迁之际的一副楹联。

宏图擘画,千村共谱振兴曲;绿荫流风,万众齐吟幸福歌。”拙联来相对,祝福千子村。

【作者简介】司马牛,湖南邵东人,祖籍江西丰城,现供职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