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福如丨梅子理发

 金秋文学 2021-09-01

梅子理发

作者:周福如

梅子理发30年,一“丝”不苟,一“毫”不差。

邻近理发店顾客有限,梅子理发店人满为欢。

梅子30年如一日,钉是钉,铆是铆,从不降低服务质量,从不带半点含糊。“一丝不苟”入位入心。她剪吹拉染,细细节节,按部就班,顾客理发时如沐春风。

进店来,梅子微笑相迎,口罩里“请坐”招呼,让来者有如归之感。

忙得顾不上吃饭,和顾客打招呼咬几口素饼。

理发人多,梅子从不减时,从不减料,从不减质。

店内整洁度高,一次顾客咬饼干,饼屑掉地,马上捡起。烟民来店,憋住不吸烟。

理好发,梅子及时清理地上乱发。梳台上有条有理,人见人夸;墙纸画面精致,人见人喜;座椅各异,各取所需,人坐人赞。

理发时,一人一巾。每天门外挂着几十条蒸洗消毒的毛巾。

梅子人有谱,大家心有暖。

所谓一“丝”不苟,即每根不相称的头发都不放过。她说,每个人的发型在她手里都是独特的艺术品,修剪得自己欣赏满意,顾客自然称心。

所谓一“毫”不差,理发时,指缝里夹的头发,拨动娴熟自如,剪得分毫不差。如后脑勺有那么一毫出入,梅子非给其理“帅”不可。顾客当镜看不到后脑勺,而旁观者看得清清楚楚,无不交口称赞,佩服其精益求精。

久之,梅子口碑甚好。

碰到老人,梅子手功有别,让老人欢心而来,满意而归。

碰到坐大人腿上理发的顽皮小孩,梅子轻言巧语,“骗”得淘气鬼乖乖受其“摆布”。

碰到残疾顾客,梅子调节坐椅,让其开开心心,旧貌换新颜。

碰到染发烫发者,梅子梳染吹拉后,再加“小灶”,揉了又揉。洗发三次后,又来绝活,展示老道的家传搓法。顾客夸奖: “手法到位,心里舒坦!”

梅子端庄稳重,心慈技高,日善天诚,“窗口”文明。 

文/周福如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周福如,江苏南通退休教师。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