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不入川

 山行老六 2021-09-01

李宁还用过这四个字做标志?这么好的主题不推广可惜的。

又是一周没写。真是出差了。有我朋友圈的自然能看到我每次做作的定位。就这点营生,各位也别觉得很烦。

老六这名字估计能在酒量上解释一下,六两极限,这老六之名算是坐实了。

成都呆了三天。我想到了这么句话。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其实没琢磨明白到底哪里好玩,只是觉得悠闲。尽管我一点都没能悠闲的过。呆了三天里就只有一天晴天。第二天去古蔺县的时候也是被冻的要死。哪里好?

说不清。山青之间,长久的路。我犹记漫长的等待,大雾伴小雨。

小时候看三国,喜欢刘备。毕竟小时候喜欢根正苗红主视角,兄弟感情重于天。这大耳长臂的大哥让我觉得是我的理想目标。身边有人帮衬,手底下全是智囊。所以我翻来覆去看走麦城之前的所有的故事。我觉得五虎上将帅的很,我觉得卧龙凤雏必成事业。

实际上哪个时代的小说都一样,需要一个主角。只不过刘备适合成为这本小说的主角而已。

刘备在蜀地。

刘禅被抓,被人问到之后说了“此间乐不思蜀”,与其说不思蜀可能是想要命。

我没办法用一种很科学的方式去解释蜀地到底哪里好。西南重镇,天府之国。物资丰富,气候适宜。噢哟?这东西不是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直接理由。

我想了无数的原因。我没能看到打麻将的成都人,我也没看到悠哉的时光。相比较休闲,我反倒是更喜欢在这个城市里跑来跑去,去寻求自己需求的目光。

扯远了。

少不入川。

担忧的是入了川变得懒散。

老不出蜀。

是怕外面世界没这蜀地舒适。

这解释人人都知道。不知现在少年是否可以入川。

难言。

很多事情想来想去是难有头绪的。很多事情想也没有头绪。

四川给我的感觉总是好的。尽管做了三个半小时的飞机,尽管和我的家乡是在斜对角。但我仍旧会觉得四川不错。

绕了个远路从成都到古蔺,眼睛睁了闭,闭了睁。

在昨天从北京坐高铁回到上海的途中,我想到了这种感受。

但是商务车的宽松是高铁远远比不了的。

车速不减,往前开。

人生脚步,不停走。

少年入川,又如何。

待到暮年,难入蜀。

我想想我第一次到成都的时候,打上出租车,奔向天府广场,想看看天府之国。后来天府如何不知,只知美食无数,吃到吃不完。我才明白我的旅程好像追求的是节奏。无论是缓慢还是快速,我不喜欢景点,就像我现在怎么都想不懂我当时去苏州为什么坐公交去了寒山寺。

回到家,打开箱子,发现12年,高中毕业求来的玉。五台山开光的东西很贵,贵的不讲道理。玉的绳子15年断掉了,在部队里也没再去找个什么地方重新串好。四年过去了,上面积了灰尘。

拿出来想了想还是清理一下,老六不是纯粹的宗教徒,但出于对佛祖的尊重,我还是把他洗涮了一下。

我突然想起来说,少不入川。

嗨,不入川的原因太多,不出川的理由些许。哪有年少不年少,只有半生不动摇。

最后一张是唯一的那个晴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