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谢你,金庸先生

 新用户1013UNT8 2021-09-01

这是九匠的第33篇文章




谢谢你,金庸先生

作者 | 果家

公元2016年3月10日是金庸先生92岁生日。我们来聊聊这个侠骨柔肠的老人。

许多新媒体公众号选择名人做文章是因为他们的名气,可我们聊金庸,不是因为名气,甚至也不因为他的年龄,只是出于感激,出于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少年以及跟我类似的一众少年的感激。

在那个什么都懵懂,什么都有待确立的年纪,选择学习工具是件很危险的事情,选的工具是正气的,是非善恶分明的,那你就可能走在向上的路上;而如果选择的工具是低级的,狭隘的,那未来迎接你的就有可能是一片一片的沼泽。幸好当年选择了读金庸。

关于金庸的作品,熟读过的人对那个“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纷纷代表什么作品均是熟捻于心吧,当然还要外加一部《越女剑》。先生小说的好已经被说道了太多遭,关于人物刻画,关于浪漫主义,关于侠义精神——上面沾满太多讨论者的口水了,老规矩,我们说点别的。

现在人们习惯通过手机来阅读了。但一些固执的读书人还是喜欢捧着纸质书看。这些固执的人总是会觉得用手机看似乎有些轻佻,有些浅,似乎只是读了字而没有真正读到书。在之前手机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在之前人们把读书当做一件很光荣很高贵的事情的时候,几乎每个姑娘都会读琼瑶,而每个小伙都会看金庸。那是个注重仪式感的年代;那是个让人怀念的年代。

金庸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写出了这些好书,难得的其实在于勾起了人们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快乐。能让人喜欢上阅读是件功德无量的事,从小了说能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往大了讲是能影响一个民族的。

高二时的一个周末,读先生的《笑傲江湖》,从早上开始,一直读到天黑,中间上了一次厕所,喝了一杯水,都是匆匆忙忙完成的,也没吃饭,重要的是压根没想起吃饭这件事。到了天擦黑的时候,右手捏的部分越来越薄,竟有种不舍和难过,就故意看慢些,或者把前面的精彩部分再重温下,就是为了不那么快结束,让这阅读带来的快乐能够延续得长一些。

那种感觉就像热恋的男女晚上约会的时候,总希望黎明永远不要来一样。想想看,我们有多久没有体验这样的快乐了。

许多时候,人们读书是带有目的的,比如为了工作需求,为了增强专业知识,一旦带有功利心,读起来就累,就尝不到读书的乐趣。

读金庸就纯粹是因为喜欢,因为有乐趣。而阅读这件事,又如同其他类似的美好事情一样,是会传染的,你会因为一本书而喜欢上这件事,然后去找来更多的来读。因为你是从金庸开始喜欢阅读的,那么他已经给你树立了一个标准,让你知道什么是值得拿来看的,而什么又是不值一顾的。从哪里开始喜欢阅读这事也挺重要,尤其是在这个作家到处是,作品满天飞的当下。幸好当年我们选择了从金庸开始。

基于以上种种,才要在老先生92岁生日的时候,说上一声:谢谢。如果你也有同样经历,不妨再去把那些书找来重看一下,重温一遍当年的热血奔流和琴心剑胆。

别那么急着老去。


果家,

出过海,定居过西藏;

当过码头工人,做过报社记者。

现为“九匠”水果品牌创始人。


新朋友如何关注“九匠”

①点击本文标题下方蓝字“九匠”,会出现“查看公众号”,进入之后,点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