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再见!

 新用户1013UNT8 2021-09-01

photo by 不追

楼下的花店突然转让了。

上个礼拜出差回来,还没有来得及回家放行李,我就习惯性地拐进了巷子里的花店。就像别人出远门回家的时候,总要先路过一下自家的花园。可是,那一天,我刚好遇见了老板和别人谈转让……

花店的老板之一书悦是我的老熟人。她是一个85后的二胎妈妈,高高瘦瘦,皮肤白皙,戴着精致的细框眼镜,透过镜片总能看见她笑得月牙儿似的眼睛,一看就是那种温雅且乐观的人。

她是湖南人,十年前来的深圳。

那一年,她刚从长沙的一所大学毕业,脑子里都是对大都市的憧憬。于是,当学计算机的男朋友说要来深圳时,她就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家里安排好的国企的工作,和他一起坐上了来深圳的硬座。那是一趟没有空调的硬座,行程十几个小时,可是他们却一点也不觉得辛苦,热了就打开窗户,饿了就泡一盒自带的来一桶。“下火车的时候,我们两个人都成了黑炭。因为一直开着窗,沾了一身轨道上的煤灰”,她提起第一次来深圳时的场景,眼睛立刻笑成两弯月牙。

说是来深圳打拼,其实二十二岁的她和男朋友并没有制定什么宏伟的蓝图,就是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多赚一点钱,多看一下外面的世界。那时候流行来广州、深圳打工,却还没有流行在广州深圳买房。

于是,在他们找到工作之后的第三天,正式入住了白石洲30平米的一房一厅。房子虽小,好在五脏俱全,不仅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还有一个小阳台。有点文艺情结的她将客厅布置成了集吃饭、喝茶、休闲、会客于一体的小厅,将卧室打造成了睡觉+梳妆+办公的静室。一动一静两个场所划分,加上阳台上慢慢添加的花盆,使得他们的小生活显得很滋润。唯一不足的是,因为楼距太近,客厅的光线不是很好,常常一进门就要开灯。

那时候,他们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有8000多块,房租1200块,除去房租和日常花销,他们每个月都有不少盈余,银行卡上的数字肉眼可见地上升。

因此,来深圳的头几年,他们的生活很惬意,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自己做做晚饭,然后手牵手在白石洲充满烟火气的夜色中散步。每一年回家过年,他们都能给长辈带很多礼物,还会给小辈们每人包一个大红包。看到如此光景,连当初不支持她来深圳的父母,也慢慢放下了心。

“没想到结婚生子可以给生活带来这么大的改变。

2012年底,她意外怀孕了,这意味着他们的婚期不能再拖。2013年春节,他们在老家举办了婚礼之后,又简单地在深圳开了几桌酒席。算是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与结婚同时扑面而来的,是很多现实问题的暴击。而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是:1、没有房子。2、孩子谁带?

那时候深圳的房价已经到了两万左右,凭他们自己的积蓄根本付不了首付,家里的条件也有限,因此他们放弃了在深圳买房,只是应急性地把租住的地方换到了关外:1700元一个月在宝安的城中村租了一个60多平的两房一厅。她老公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经过考量和协调,她把自己退休在家的父母接到了深圳。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2013年六月,他们满怀欣喜地迎来了家里的第一个小孩——大女儿豆芽。在自己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她身体恢复得很好,产假结束之后就正常回公司上班了。

貌似生活还是如以前一样平静,家里多了老人和小孩,反而比二人世界的时候更加温馨。豆芽出生没有两年,他们终于筹够了钱,在老家的省会长沙贷款买了一套房。

女儿三岁的那一年,她拥有了一家很多女人梦寐以求的花店。

孩子三岁的那一年,她的闺蜜君君跟她说想开花店,恰好她也厌倦了办公室的工作,觉得开花店时间更自由,又可以照顾到家庭。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们就在自己所住的城中村里开起了花店。

虽说开店的速度比较快,但她们准备的用心程度绝对没有丝毫敷衍。从整体的装修风格到每一个花瓶摆放的位置,她们都经过了反复的权衡调整。花店的名字还取自两个人的名字和生日,叫做“拾悦”,寓意以花捡拾生活中的喜悦。“我以前一直有一个开花店或者甜品店的梦想,没有想到就这样实现了。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人都向往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当自己真正开始做那件事时,却发现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

因为她们的花店开在巷子里,位置相对不起眼,起初可以说是无人无津。我们知道,鲜花是一种有生命期的植物,如果卖不出去,两三天就枯萎掉不能卖了。更让书悦吃力的是,她之前没有学过花艺(只有君君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不太会制作花束,很多时候顾客上门,她都不敢轻易帮他们包花。

因此,第一个月下来,她们的花店亏了本。

为了及时止损,性格本来很佛系的她们制定了一套营销策略:在路口放广告牌、请人手写黑板报、开启会员制、在地铁口做9.9元的花束引流、建微信群、做外卖订单……她们几乎一天12个小时呆在店里,把能做的宣传手段几乎都试了一遍。忙的时候,还要把老公和老人接到了店里来帮忙。

经过三个月的大力推广,她们的花店终于扭亏为盈,积累了一百多个忠实会员。并且那一年的七夕节,花店的订单特别火爆,即使请了外援,也忙了两天两夜才做完。在这之后,很多开业花篮和活动花艺设计也自然而然地找上了门……“我们第一次尝到了创业成功的喜悦”。

在花店的运营上了正轨之后,她们请了一个会花艺的小妹替班,给自己分出一些时间拓展大客户和度假休闲。也是在这段静谧美好的时光中,书悦生下了小儿子。

3年打造的花店,7天亏本转让了出去。

今年是她们开花店的第三年了,前一阵子还和他们谈到开分店的事,没想到突然就变成了转让。从做决定到把店转出去,她们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为了尽快转手,她们甚至不惜亏了几万块钱。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没办法,孩子要上学”,书悦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眼睛不是两弯月牙,而是一条直线。她的大女儿和君君的孩子都要上小学了,可是却因为没有小区房的学位,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就读,而附近的私立学校的学费太贵,他们无力承担,加上又考虑到长沙的房子早就已经装修好(君君也和她一起在长沙买的房),回去就可以直接上学,因此他们两家人决定转出花店,一起搬回长沙。

因为这几年经济不好,她们各自的老公的离职已经很快进入了走流程阶段。

因此,花店的转让刻不容缓。

“舍不得这个花店,希望接手的人可以好好经营下去”,书悦和君君对于接手的对象也做了很多考量,专业技艺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要足够爱花,足够爱爱花的人。她们甚至在已经亏本转让的情况下,把店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无偿留给了她,只希望她能把这个店好好地经营下去。

“回长沙了,再一起开花店”。

如今长沙到深圳的距离并不远,坐高铁才3个多小时,而且回去之后,孩子上学方便,老人们也不用背井离乡,觉得没有归属感,其实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选。

九爷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所有的断头路都会拐弯》,“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方向盘,当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可以换一个方向走。

人生不需要太多执拗的坚持,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重心。我们可以在年少的时候带着梦想来深圳,也可以在中年的时候带着梦想回老家。

在深圳,每一天都有决定回老家发展的人,他们有的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工作,有的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和老人,有的是为了成全一份真挚的爱情,还有的人来深圳本就只是想来闯荡一回、看看世界(连我本人也曾经打算要回去)……只要对未来的向往还在,或许不管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

君君说:“等在长沙安顿好了,还可以继续开花店”。

书悦说:“对,我们还是一起开。”

希望有一天回长沙的时候,可以去你们的花店看看。

不追: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努力自在的超龄青年。

微信号:Jiujiangguojia

新朋友可长按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