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彭州市乡村振兴新变化之五——《彭州市农业高质高效行动方案 (2021—2025)》等4个行...

 yanyahoo 2021-09-01
图片

今天我们来揭晓

新政策之五

《彭州市农业高质高效行动方案 (2021—2025)》等4个行动方案》

新时期

开启新征程

迎接新挑战

2021年彭州市提出4个农业农村行动方案

《彭州市农业高质高效行动方案(2021-2025)》

《彭州市乡村宜居宜业行动方案(2021-2025)》

《彭州市农民富裕富足行动方案(2021-2025)》

《彭州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动方案(2021-2025)》

彭州市农业高质高效行动方案

(2021—2025)

建成全国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示范市

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图片

总体目标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完善“1+5”产业发展体系,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补齐短板,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农业生产服务社会化,推进生产方式不断转变,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全面建成中国西部菜都,全国“早蒜、种蒜之都”,“中国川芎之都”。筑牢农业生态本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粮食综合产能提升至25.2万吨,农业增加值突破70.2亿元;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3个以上;新培育成都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示范场(社)20个以上。

到202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6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以上。

工作举措

(一)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1.守住“米袋子”“菜篮子”。坚守耕地红线与粮食安全底线,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生产。推动农业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发展,建设标准化粮经生产基地,推广“菜-稻-菜”“菜-稻-菜-菜”等高效粮经种植模式。2021—2025年,每年粮食种植面积不低于5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不低于80万亩(含复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保持在75%以上。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耕地分类管控,做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稳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高质量推进全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到2021年底,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40万亩,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0%以上。

(二)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3.构建“1+5”特色农业新格局。以全力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国家级蔬菜种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总目标,重点实施中国西部蔬菜品种测试评价中心建设等项目,加快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中国西部菜都”。以敖平镇为核心,推进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推进彭什川芎产业园建设,建立川芎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形成川芎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中国川芎之都”。启动大蒜产业园建设,培育和扶持大蒜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强化彭州大蒜品牌建设,扩大彭州大蒜市场影响力,全力打造“全国早蒜、种蒜之都”。发挥猕猴桃基因库作用,推进彭州猕猴桃品种改良和更新换代,科学规划猕猴桃优势种植区,推进产业稳步回升。围绕彭州姬菇、黄背木耳等主导品种,以食用菌产业园区、基地为重点,在通济镇、敖平镇、九尺镇等区域科学布局全市食用菌产业的空间和产业发展重点,打造彭州食用菌品牌。在龙门山镇布局以鲑鳟鱼品类为主的种苗研发和多品种展示的观光农业,在通济镇布局以鲟鱼养殖为主的标准化池塘示范基地,充分挖掘冷水鱼发展潜力,延长冷水鱼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4.做强种苗繁育基地。重点实施中国西部蔬菜种质资源库(圃)建设,建立完善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扩大丰碑、禾润蔬香等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建成天府蔬菜种苗繁育中心。探索建立“专家团队+科技服务队+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基地+农户”等新型经营方式,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到2025年,新增蔬菜育苗龙头企业2家,全市年育商品苗达到4亿株以上,产值达2亿元以上。

(三)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5.推动农产品品牌认证。依托国家(省级)、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推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应用,健全电子信用档案、及时更新信息,实现电子信用档案动态管理。以三界莴笋、敖平川芎、隆丰大蒜、朝阳韭菜、小鱼洞冷水鱼、九尺板鸭、白鹿白茶、宝山红茶等种植类、加工类优势农产品为基础,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到2025年,申报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

6.大力培育市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全力打造“龙门山”蔬菜公用品牌,规范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名录,形成“彭州造”农产品品牌体系,打造“彭州造”特色拌手礼,推动“彭州造”产品“买全川、卖全球”。支持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打造自主品牌,培育农业传承人和农业工匠,开发高端产品,推进特色产业聚集成势,打造品质高、品牌响、效益好的拳头产品,形成“市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文创品牌”链式结构。

7.着力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立足彭州农业实际,结合产业发展方向,编制《彭州市有机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激发有机认证潜力,推动有机产业规模发展,完善认证监管体系,保障有机产品品牌质量。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机产业发展沃土。加快生产基地建设,培育有机产业品牌载体,依托蔬菜品牌基础,打造有机产业“彭州品牌”。强化宣传培训,扩宽有机产品市场渠道。到2025年,有机获证组织达到35家以上。

(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换

8.促进农业科技入乡转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强化配套资金注入和智能装备投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转化。聚焦四川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府蔬菜种苗繁育中心、天府蔬菜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搭建科技转化应用平台,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加大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提升本土专家队伍水平。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化建设,建成“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互联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技推广服务平台。到2025年底,聚集和培养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70名以上,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0项以上。

9.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围绕“1+5”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装备集成配套,持续推动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开展叶菜及根茎类蔬菜机械化采收试验示范推广,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创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到2025年底,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蔬菜全程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

10.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应用。推进“数字三农”平台建设,建成“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加快电子商务与农产品商贸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拉伸彭州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力打造品类齐全、功能完备、业态先进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价格中心、质量中心、信息中心,形成“农业+商业”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农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合作关系,对2个农贸批发市场进行管理升级,吸引农商互联企业2家以上。到2025年底,农业信息化水平达到80%以上。

(五)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1.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坚持融合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基本路径,以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精品林盘为载体,以特色农产品为纽带,做强“龙门山”蔬菜品牌、隆丰大蒜和敖平川芎,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科创、农业+康养、农业+民宿、农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到2021年底,全市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70亿元,蔬菜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其中大蒜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到2025年底,全市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100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55%以上。

12.拓展休闲农业产业业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抓住特色小镇发展定位,以市场导向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生态、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特色小镇。深入挖掘川西林盘独特魅力,开展现代特色林盘试点示范。启动青龙水乡等16个川西林盘的保护修复,建成三圣鹭栖香楠精品林盘和天府蔬香林盘聚落。2021年,启动保护修复利用川西特色林盘16个,打造1个以蔬菜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A级林盘景区6个,实现乡村旅游年收入120亿元。

彭州市乡村宜居宜业行动方案

(2021—2025)

打造生态大美乡村

构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空间

图片

总体目标

坚持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深入推动林盘、绿道和农田重塑大地景观,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营造“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大美农村城乡形态,发展绿色农业、大地景观、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新业态,打造形成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建成生态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到2021年底,统筹推进农房风貌改造、大地景观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美丽蓉城·宜居乡村”示范村13个,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到2025年底,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农村面貌有较大改善,“三水共治”有效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初步呈现“大美田园、天府农耕、蜀山乡韵”的乡村振兴展示窗口。

工作举措

(一)坚持规划引领,强化乡村建设顶层设计

1.加强乡村发展规划设计。坚持“先策划后规划、不设计不建设”原则,围绕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全面启动乡村振兴全域策划和规划设计。深入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特色,分类推进村庄建设,科学把握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文化传承和历史脉络,保护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使乡村风貌与自然风光、乡土文化相得益彰,打造彰显彭州风韵的特色村庄。到2025年底,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二)优化基础配套,提高乡村生活居住质量

2.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水平。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提升特色小镇、产业功能区、特色林盘和乡村旅游景点外连道路等级,打通城乡“断头路”“瓶颈路”,确保农村交通循环成网。深入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深化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试点工作,提升绿色出行水平。加快完善市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到2021年底,新(改)建农村公路50公里,新增及调整5条公交线路,畅通城乡双向快捷物流通道。到2025年底,新(改)建农村公路120公里,优化形成54条公交线路,14条农村客运线路,市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布局优化提升,农村物流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3.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持续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通过截污清淤、生态补水、系统修复等措施,系统推进区域内水体整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确保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镇(街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加强农村供水管网建设,做好全域供水后续工作,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普及率,推动实现自来水入户全覆盖。到2021年底,全市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到2025年底,全市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4.提升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水平。积极推动电网、农村配网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和城镇规划范畴。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解决线路和设备过载、低电压等短板问题,构建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农村电网,让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2021年,改造10KV配电线路3千米,低压线路10.5千米,10KV柱上变压器39台总容量12.4MVA。到2021年底,完成两条配电线路及39个配电台区的综合治理。到2025年底,完成新建改造10KV线路300千米,优化网架结构,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5.提升城乡燃气管网建设水平。全面完成农村拆迁安置区、集中居住区天然气安装,以乡村振兴示范区为重点,推进沼气生物质能、浅层低温热能、空气能等农村清洁能源应用。2021年,新建燃气管网40千米,完成老旧管网改造13千米。到2025年底,完成新建管网200千米。

6.提升乡村通讯网络建设水平。深化电信服务普遍化,加快农村地区宽带和场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持续加强农村宽带、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农村互联网建设规模、提高农村互联网传输效率。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村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推广适合农村、方便农民的信息化产品。到2021年底,实现重点场镇第五代移动通讯网络基本覆盖。到2025年底,实现农村地区宽带和场镇第五代移动通讯网络全覆盖。

7.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升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服务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1年底,力争新增2家三甲医疗机构。探索“政府+村(社区)+企业”模式的农村污染治理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提升社会化服务组织13支以上。到2025年底,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不低于3.6人,全市千人口床位数达到9.2张,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2.2岁以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满足全市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全覆盖”和“待遇全覆盖”。

(三)提升乡村风貌,全域打造生态美丽乡村

8.开展农房风貌改造。突出展现川西民居风貌特色,采用以点带面方式,对新建农房进行建筑风貌设计,推荐农房建设通用图集。对历史建筑、古民居进行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对蔬香路、彭升二通道、S106环线、天桂路、东西轴线等市域内农村主要交通干线、重要生态廊道及乡村旅游沿线的乱搭乱建进行集中清理,对破旧农房、危房进行环境整治和建筑风貌提升改造,形成区域建筑风貌协调、色彩和谐、整洁有序的川西风貌示范带、示范片。深入开展村庄清洁美化提升行动,实施重点院落风貌打造和环境整治,促进农村环境提升。到2025年底,实现50%以上行政村(涉农社区)农房风貌达到“美丽蓉城·宜居乡村”示范村标准。

9.改善庭院居室环境。高标准建设花园式院落,引导居民建设外形统一、美观整齐的庭院围墙,规整庭院空间,做到庭院地面平整干净无积水,生产生活用品堆放规范整洁。绿化美化村旁、宅旁、路旁零星地块,合理植树种花,打造村庄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景观。保护修复川西林盘院落古遗址、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等资源,适当进行提档升级,建设体现村庄特色的小品景观。到2025年,农村庭院居室环境总体评价走在全省前列。

10.建设川西林盘聚落群。深入挖掘川西林盘独特魅力和生态价值,开展现代特色林盘试点示范,建设一批示范性精品林盘和林盘景区。探索“林盘+产业园”“林盘+大地景观”等建设模式,强化植绿筑景、种花添彩。2021年,启动青龙水乡等16个川西林盘的保护修复,完成天府蔬香林盘聚落、三圣“鹭栖香楠”林盘建设。到2025年,建成5个林盘聚落群,15个精品林盘。打造一批以精品林盘为载体,以农事体验为抓手包含多元复合消费场景的民宿产业集群。

11.全域打造立体山水美丽乡村。完善覆盖全域的“湔江、官渠、泉水”三大绿道体系,加快呈现“六山拱卫、湔水九分、蜀源沃野、林泉蔬香”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凸显成都北部生态屏障功能。重点打造“百里画卷,两带星河”立体山水景观通道,串联牡丹文化、湿地公园、欧式小镇、中医药、民宿集群等以康养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和旅游资源,构建现代乡村生态圈。加快建设“一廊两区多点”的湔江竹林风景线,到2025年,完成3000亩低效慈竹林提升改造,打造20公里竹林旅游观光翠竹长廊,建成“万亩林亿元钱”笋用竹示范基地。加强龙门山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高标准推进龙门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聚焦“龙门雪山下·七星耀湔江”IP定位。2021年建成“七星耀湔江”场景1个以上。

(四)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大美乡村宜居环境

12.巩固“厕所革命”成果。加快实施户厕扫尾改造工程,确保应改尽改。倡导公共厕所免费开放。加强做好厕污共治,推动已建好三格化粪池与新建市政污水管网及微污处理设施的碰接。扎实做好“厕所革命”后半篇文章,建立具有彭州特色的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抽取、科学化管理的农村厕所后续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维修服务、清运服务、处理利用三大体系,成立管理队伍,健全管理网络,做好厕所后续管护工作。2021年,改造农村户厕800户,新建农村公厕20座。

13.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集中处理、分散处理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规划、梯次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全市2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院落、经审批的20户以下农村院落实施“三水共治”。2021年,完成34个以上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治理,配套建设微型污水处理设施及附属设施,全市20户以上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90%以上。到2025年底,全市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14.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在全市13个镇(街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建设,落实推进行政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培训,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到2021年底,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新(改)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100处。

15.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大气十条”,深化“大清洁大整治”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PM浓度完成成都市下达任务目标。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到2025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5%。深化河长制,大力改善濛阳河、白土河等流域水生态环境,彭州市国控、省控以及成都市下达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推进养殖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治理,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实施“治土十条”,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试点,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持续促进化肥、农药减量控害,每年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0%以上、农药使用量每年减少1%以上。加强农村废弃物管理,建立农业固废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推进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2%,农膜回收利用率≥85%。

16.加强农村生态监管。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检查和执法力度,加大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执法监测,实行“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杜绝在农村死灰复燃、异地转移。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完善机构、人员和装备配置,推进乡村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监督。

(五)促进创业就业,营造富有活力宜业氛围

17.推动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探索“产业功能区+特色小镇+川西林盘”发展模式,充分挖掘产业功能区、特色小镇、川西林盘优势,以市场导向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持续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促进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规划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整体布局,引导市场因地制宜发展物质多层利用型、生物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观光旅游型等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网红、生态农业+社群、生态农业+私人订制等“生态+”产业集群,建立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体系。

18.扩大农村居民就业范围。打响做强泉水蔬菜、川芎等地方特色品牌,通过政策扶持和技能培训,引导和扶持更多农民在加工、服务等行业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注重开发污水处理设施管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不能外出就业或低收入农民。到2025年底,实现公益性岗位建制村全覆盖。

19.引导人才返乡创业。完善创业政策支持,加大创业成功奖励力度,常态开展技术推广、市场拓展等行业服务以及政策、资金、法律等专业化服务。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等,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社区服务、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领域创业,增加乡村就业岗位。

彭州市农民富裕富足行动方案

(2021—2025)

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图片

总体目标

力争用五年时间,让全市农民增收能力明显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未来5年年均增速超过9%,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1.5:1以内。

工作举措

(一)调整结构促增收

1.依托彭州市蔬菜产业优势,以“西部菜都”十大行动和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园的标准为抓手,提高蔬菜科技创新水平,每年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20项以上,提高蔬菜单产水平,促进经济作物年总产量达到150万吨以上。按照“补链、强链、优链”的原则,做强大蒜、猕猴桃、川芎等特色产业。制定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大力改善特色产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市场流通体系,强化特色品牌建设,塑造具备特色优势的区域品牌,加大区域品牌宣传、使用,鼓励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二)融合发展促增收

2.坚持融合发展的思路,把促进高产高效生产与农产品初(精)加工、快捷冷链配送基地建设和农业休闲旅游发展融合起来。加快构建创意农业、产业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体系,推动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全产业链发展。依托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和农产品原产地初加工项目着力培育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结合、上中下游产业配套的农业加工集群。打造一批产业生态、能级凸显、功能复合的生态小镇、生态社区,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乡村旅游、彭州十三品、文化创意等业态,打造提升官渠郊野、龙门·柒村、鱼凫湿地公园等知名网红打卡地和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进农家乐“四改一提升”、星级乡村酒店、高品质民宿等建设工作,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到2025年底,新增消费场景10个,乡村旅游年收入达到120亿元。

(三)就业创业促增收

3.大力推进农村创新创业,做好农民工就业促进工作,搭建回引交流平台带动返乡创业。在农村开辟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基地建设,加快引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城乡大中专学生、乡土能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新增50家以上,到2025年底,全市达到2000家以上。推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每年扶持一批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联合社。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科研院校(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高经营主体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针对各镇(街道)劳动者的就业需求,通过到基层开展“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企业招聘面对面”“就业专场”等系列就业活动,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促进其就业,实现工资性收入增长,到202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万人。

4.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技能提升计划、“彭州工匠”培育五年计划,聚焦“3+2”产业体系、产业功能区和重点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开展农民技能提升培训,重点开展企业职工岗前、劳务品牌、返乡下乡创业等培训,综合提升农民发展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生产经营能力。积极对接成都市和四川省农业科研院所,借助其智库优势,构建“供需衔接、精准瞄准、分类培训”的培训机制,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每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240人次以上,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00名以上、农业职业经理人240人以上。

5.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优质市场主体引育,发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支持开发新职业新工种,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增加高收入岗位供给,加快打造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健全产业生态圈供应链体系,完善总部经济政策体系,搭建引育总部企业大平台,引育高能级总部企业。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充分发挥农副产品生产、家具制造、家纺、医药、食品加工、住宿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量吸收劳动力的优势,以中心城镇和工业园区为主要集中点,吸收农村劳动力。鼓励企业和个人抓好技能提升培训,对规范使用农村劳动力的企业给予税收和相关配套优惠,促进产业发展。

(四)深化改革促增收

6.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土地资源“同地同权同价”,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以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运营模式和实现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等可变现资产,采取入股、联营、租赁、自主开发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7.多渠道打造农民财产性收入新引擎。全面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力争2025年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77%。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为抓手,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各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发展,推广“整村共富宝山”“区域联动渔江楠”“租赁自营白鹿场社区”“平台孵化丰碑村”等模式。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鼓励进城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权益。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通过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力争发展一批年收入超百万的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农交所等平台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农村产权入场流转交易,引导各类主体将交易鉴证书等证书记载的成交价格作为抵押融资标的资产价值评估的重要依据。

8.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促增收。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新型经营主体”评定结果运用,在信贷规模、贷款利率上予以优惠,在信贷政策和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充分利用涉农奖励补贴等政务数据,推广整村建档、整村授信模式,创新“政补贷”信用类信贷产品,有效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升级“农贷通”数字化平台,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入驻。到2021年底,力争实现“农贷通”平台累计放款突破36亿元,2025年底突破50亿元。

(五)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

9.落实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的发放工作,促进产业振兴的相关配套政策落地落实,做大做强经营主体,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使用财政资金支持建设的各类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管护主体,强化农民参与和全程监督力度。

彭州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动方案

(2021—2025)

加快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

图片

总体目标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确保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2021年,推动文明村镇创建,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25年,各级文明村镇建成率达到80%,全面完成村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工作举措

(一)加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1.建立健全基层治理机制。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做好镇(街道)区划调整和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镇村两级换届,着力加强镇(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选拔、培养、监管和激励机制。实施换届后新进班子成员提能培训,进一步提升村(社区)党组织引领发展和治理能力。抓好优秀农民工回引工作,形成以45岁左右、高中文化程度以上、中青年致富带头人为主体的队伍结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明显提升。2022年后,形成从优秀农民工中主体性发展党员、阶梯式培养后备力量、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制度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开展2021—2023年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补短板、强功能”三年攻坚行动,建强活动阵地,规范组织运行,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教育、管理、引导和服务,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凝聚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开展党建引领乡村社区示范建设行动,利用5年时间完成全市乡村社区的提档升级。

2.持续创新社区发展体系。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合理划分社区规模,加强新建住宅区社区居委会组建,健全社区居委会下属和网格组织。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推动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优化社区便民服务,统筹社区内外志愿服务资源。加强社区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社区减负政策,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信息化服务水平。培育群众主体意识,充分引导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社区社会企业、驻区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各类治理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落实“互联网+双报到”党员志愿服务机制,健全农村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通过积分兑换、星级评定、评比表彰等形式落实志愿者激励机制。

(二)加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任务,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点)的建设,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大力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契机,优化“走基层”文化惠民和“百姓故事会”活动,深入乡村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4.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细胞建设。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教化滋养作用,利用道德讲堂、友善优雅市民文明大讲堂深入开展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教育,加强善行义举榜、道德红榜建设,引领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着力整治农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炫富攀比、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赌博败家以及巧立名目收取礼金等不良风气和陋习,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培育文明乡风。选拔农村文明典型,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积极发掘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等基层优秀典型,引导群众发现典型、学习典型,实现思想道德素质自我提高。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以先进典型为原型,创编文艺节目,利用道德模范巡讲巡演、文化惠民演出、百姓故事会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生态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开展“绿色乡村”“绿色标兵”等评比活动,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民共识。

5.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地打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制作与环境相融的宣传栏、文化墙、标语旗等,打造乡村文化风景带。围绕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对“三农”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扶持力度,多创作符合农民审美的文化产品下乡演出,鼓励支持文化馆、图书馆等深入农村开展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依托农村传统节庆活动等文化习俗,以“我们的节日”“百万市民学礼仪”等主题,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农民丰收节等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生产、生活方式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基层工作者的榜样带头作用,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6.深化开展农村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加强农村卫生知识科普工作,运用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理念,从社交礼仪、行为规范、卫生习惯、饮食文化、“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普及工作,构筑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提高群众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参与度。各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举办“万步有约”“全城热炼”等品牌活动,推动村民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三)加强提升农村治理能力

7.强化依法依规监督。建立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开展监督评议、定期向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组织村(居)民开展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的内容、权限、程序,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质询制度,对村(社区)“两委”成员、议事会成员和其他村(居)务管理人员的评议制度。

8.提升群众自治能力。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深入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探索推行民选、民议、民建、民管的村级公益项目建设新模式,落实农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组织建设、村级事务、公共服务、工程项目等重大事项。增强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创新村务公开的有效形势,推动村务事项从结果公开向全程公开转变。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完善基层法律援助机制,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

9.提升治理支撑能力。提升村(社区)干部综合能力,实现转观念、强手段、促发展,为乡村治理提供智力支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制定发布《以集体经济为转轴推进乡村社区发展治理指导指标体系》,建立乡村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在有条件的村(社区)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社会企业、壮大社区经济,增强社区造血功能;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以社区基金等方式撬动社会多元力量参与,为乡村治理提供持续支撑。探索农民集中居住区智慧化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