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下上海常见鸟类40---中杓鹬

 动物园馆长 2021-09-01

每年9、10月去湿地观鸟,有可能会见到中杓鹬,比如青甸湖国家湿地,我常去看鸟的地方,那里有一大片的湿地。上海的崇明地区湿地我没有碰到过,可能时间不对,或者运气使然吧。

中杓鹬(学名:Numenius phaeopus):眉纹色浅,具黑色顶纹,基部淡褐色或肉色,嘴黑色、细长而向下弯曲呈弧状;头、颈淡褐色具黑色纵纹;头顶具乳黄色中央冠纹,头两侧具黑色侧冠纹,眉纹皮黄色。背黑褐色具皮黄色和白色斑纹。下体淡褐色,胸具黑褐色纵纹,两胁具黑褐色横斑。飞翔时可见腰和尾上覆羽白色。

中杓鹬虹膜黑褐色、嘴黑褐色,细长而向下弯曲,基部淡褐色或肉色,脚蓝灰色或青灰色。

中杓鹬栖息于北极和近北极苔原森林和泰加林地带,通常在离林线不远的沼泽、苔原、湖泊与河岸草地活动。有时也出现在无树大平原。通常结小至大群,常与其他涉禽混群。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蟹、螺、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中杓鹬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和觅食,但在迁徙时和在栖息地则集成大群。行走时步履轻盈,步伐大而缓慢,也常在树上栖息,特别是当无适当的栖息位置时。常将朝下弯曲的嘴插入泥地探觅食物。飞行时两翅煽动较快,飞行有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