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我来预测一下未来值钱的行业 I 0328

 大野633 2021-09-01

今年的疫情,是个社会的放大镜
据我所知,很多的商家倒闭关门,并不是因为疫情这个单方面原因
问题好多都出在了2019年
各种入不敷出的烂账,跑不动的业务量,以及毫无竞争力的商业结构,以至于疫情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家打着这面明晃晃的旗帜,裁员砍预算搞得理所当然,无伤风雅

我不是很看重黑天鹅事件
值得警醒的,是随时随地的,盲目自信

疫情开始后,我们自己的很多往来业务也基本停滞了
其实每个人都在一条食物链条上,受着不同的影响,但我的乐观和明白,恰又是在此阶段里加重催化的

未来值钱的行当,也许我正在握住它

今天就用极度主观的客观分析,来说一说,未来值钱的行业

内容行业,这个一聊起来就是风口,充满了资金的诱惑之地
什么是内容?
内容是无中生有的创造
比如我们之前没有iphone,于是出现了乔布斯的创造,带来了世界级的神话

而当这些实实在在的器具物件类,已经被人类造得差不多了的时候
硬件内容,过剩了
于是我们身边出现了第三服务业
它可能是周末聚餐的泰式火锅,可能是约闺蜜一起的美容spa,还可能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时候,什么是内容?
内容是撩拨我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幻想期望

如果说硬件的内容有一个疲劳的尽头
那这些软性的内容,不过才刚刚开始

因为人心,人性,是世上最难掌控,最多变化的存在
每个人的诗和远方,都在日新月异里不一样
过去因为一瓶汽水就开心半天
现在月薪一万都还感觉自己穷得叮当响

内容,是未来我们存活的理由,是我们对无限可能的心理投射,是不知道在哪儿,但大家都要找到它的一种存在

商业,永远需要这样的内容
因为物件都是没有感情的,商品的功能都是单一固定的,但它与人发生的关系,出现的场景,影响的情绪走向,却并不固定

因为今年疫情的倒逼,曾经一直处于纠结的懵懂商业们,终于下定了决心,希望自己在线上争夺一席之地,更希望自己能在传统之外,杀出一条不同的血路
他们无限渴求内容对商业的滋养
于是,值钱的行业出现了

内容行业,抓住了,参与了,终究会有些意料之外的收获

如何做内容?
这就是每个创作者日日冥思苦想的事情
心里没有货,手里是交不出作品的
想做好内容,必须首先成为一名生活的多面手,不仅仅要懂得专业的业务知识,还要懂市场,懂营销,懂运营,懂一切与人打交道的部分

内容的呈现,可能是我们理解的广告,可能是某人上门的推销,可能是朋友圈里发的一条动态,当然也可能是人与人沟通的信任
这些内容背后,都是商业目标在承载发展
会写文案,会做策划,会理清思路,会制定策略定位,不管是怎么样的技能,它必定都将成为复合形态,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所以单纯的技术匠人,在我心中还无法构成做内容的合格从业者
会做内容的人,需要的是与社会、与不同的人群,做情感上的链接和共情

有时候迷茫,就是从来无法定义好自己的工作,总在混沌中撕裂自我,掏空内心,再蹒跚前行
但这样的迷茫,也在催化着进步的可能,趣味的灵魂,总是需要未知的新鲜来养育,值此一生,又咫尺天涯

而我们应该用什么准确的语言去定义这个行业呢?
我认为没有
如果它已经被定义,那这早已成为一项流水化的无聊车间工作
不过是20岁的青春,被50岁的心态蹉跎罢了

依旧不明朗
但从未如此乐观
今天没有白活,但求脚踏实地的匍匐前进
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
又赚了

 更多延展阅读 

刚毕业就年薪百万,她的成功能被我们复制吗?I 0325

写作是个生产力,但想靠这个恰点饭,首先要明白这个道理 I 0322

你还在相信副业能赚钱?别傻了 I 0317

那些熟人圈里做着的各种交易 I 0315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职业困惑
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不明白前程里有没有那个想成为的自己
这本书虽然说的是职业生涯
但更多的是认识职场里的自我
如何做技能的迁徙
如何去做跨界转行的思考
首先要会分析,会看清
人的阶段就是老中青的年龄态
其实职业的阶段,也有它的存在面
人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取决于曾经做对了什么
加油吧
我们永远都是少男少女

一些其他有趣的小内容

会分享在【马蜂窝】和【小红书】

搜索: 大野633 

最近还开了个抖音账号

搜索: 拍照吧!老孙 

一直看好未来的场景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