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子点评】选评静如诗词八首

 杏坛归客 2021-09-01

英子点评静如诗词八首

 种萝卜花

静如

一对萝缨忘疫灾,盘桓绿意筑仙台。

约它惊蛰雷声起,羞向星边次第开。

英子点评:

      能以疫情期间写出极富生活情调的绝句,首先是个人心态的调节。这一对萝缨忘记眼前的疫灾,盘桓绿意而自筑仙台,其实是作者借种萝卜花以忘记恼人心绪的疫灾,以求内心的宁静。转结极见生气,当春雷乍起,带来了春天的生机,萝卜花长势甚好,一个“羞”字的拟人化运用将萝卜花的情态表现得生动可人。

拂霓裳·军嫂

静如

      燕双还,剪云穿柳报新年。春妆罢,又肥红袖绿襟宽。望君千万里,日夜界碑前。雪生烟。雨生冰、霜刺更生寒。    

      思长梦短,思故里、梦边关。儿小手,昨儿曾指月如盘。稼禾秋景好,羹米笑慈颜。莫相牵。国和家、同在咱心间。

英子点评:

      拂霓裳,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要写好“军嫂”这一群体形象着实不易,此词章法有致,布局合理,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塑造了心系家人与祖国、勤劳而朴实的军嫂形象,极具立体感。上片由“燕双还”开拍,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并选取“新年望归”这一特写镜头与之形成反差。随着镜头的移动,我们看到了军嫂为迎接丈夫回家时的梳妆打扮;看到了军嫂望眼欲穿的焦急等待;看到了军嫂对丈夫的丝丝牵挂:雪生烟。雨生冰、霜刺更生寒。过片由牵挂自然引入思梦,通过“与儿望月”“稼禾丰收”等场景进一步刻画了通情达理、勤劳持家的军嫂,形象丰满。军嫂不仅心有小家,更有国家。照顾好家庭是为了让丈夫“莫相牵”,因为“国和家、同在咱心间”。此结收得有力,升华了情感,军嫂的形象也益加高大。

浣溪沙·春景

静如

      东陌衔春柳色新。梨花如雪画中人。接天祥树接闲云。    

      一径红泥风剪绿,山人青苎动微尘。雨霏莲雾扑香门。

英子点评:

      描景要以一定的空间为序,否则画面则是凌乱不堪的,难以给人留下整体的印象。此词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上片由近及远,铺展春之画卷:东陌柳色翻新,春意盎然;梨花如雪,赏景人如在画中行;放眼望去,树木的绿意蔓延至天外,似与闲云相接,好一派祥和之景。下片调换镜头,落笔红泥与春风,道出春景之源乃是红泥与绿风,“山人青苎动微尘”顺势而写,尤以“动”字轻灵入味。最后由远及近,以“莲雾”之香突出春天扑面而来的气息,余味无穷。“人”字虽重,然于全词无碍。

画堂春·苑有古槐240岁(依梅琴大姐韵)

静如

      蝉鸣轻暑小弓弦。槐香落雨绵绵。古天衔木暗尘年,叶叶相牵。    

      因袭缘分无解,玉声还响廊前。纵横阡陌九千间,沧海桑田。

英子点评:

      这首词步张梅琴《画堂春·情牵》之韵,选取苑中240岁的古槐为表现对象,抒发人间沧桑之感。开拍以列锦手法写之,简洁勾勒出初夏苑中的环境。接着以“绵绵”状写“槐香”与“落雨”,突出槐香之浓郁,表现落雨之缠绵。“古天衔木暗尘年,叶叶相牵”是为佳句,“衔”字突出了古槐的高大,亦是作者的观感,“暗尘年”埋下议论伏笔。过片由“缘分无解”生发开去,“纵横阡陌九千间,沧海桑田”说明古槐见证了世事的变化,至少是看着苑中的人事变迁,感慨尤多。全词借物抒怀,玉声回响,让人回味。

西江月·陕北民歌博物馆听原生态《兰花花》

静如

      山峁山妮凝望,余音绕过山梁。山花十里又飘香,可是当年模样?

      鱼水相融滋味,那人上了前方。道情娓娓说忧伤,梦里声声清亮。

英子点评:

      这首词以倒叙的形式及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位忠于爱情、纯洁刚烈的兰花花形象。作者善于剪辑两个典型镜头,一为上片的“山妮凝望”;二为下片的“送别军哥哥”。词以山妮兰花花于山峁凝望远方写起,设置故事悬念。以“山”为轴心字,“山峁”“山妮”“山梁”“山花”连缀成一幅翘盼心上人归来的画面,“余音绕过山梁”即是“余音绕梁”之成语的有效化用,这美妙的袅袅余音带着对心上人的思念绕到了山的那一边。“山花十里又飘香,可是当年模样”以景歇拍,回到当年,自然过渡到下片,从而展开故事情节。过片回忆当年的“鱼水相融滋味”,含蓄道出军民之间深厚的情意,“那人上了前方”,由面及点,说明山妮子的恋人兵哥哥为了完成红军的任务不得已与她分别,从此天各一方。结拍回扣《兰花花》忧伤的感情基调,而这份忧伤,是以“清亮”的嗓音表达出来的,这种“清亮”,难道不是内心纯净的感情外显吗?

 

西江月·屈子祠拓“思美人”

静如

      谁刻美人石上,送来千载思浓。亭边玉伞袖边风,拓我昔时故梦。

      逐字细心堆过,谁怜额上嫣红。漫从相忆九分同,鬓影橘钗摇动。

英子点评:

      这首词善于以时空交错的方式将历史和自我融为一体,没有停留在对历史细碎的描述中,而是寻求一种与历史的“认同感”,从而表达自我情愫,说明自身的情感价值追求。词以问句开拍,一个“刻”字定格于“美人”,“送来千载思浓”将思绪拉到两千年以前,带出屈子《思美人》的理想追求与高洁的情感倾向。“亭边玉伞袖边风,拓我昔时故梦”回到所见,浮想联翩,展开自我“故梦”。下片由外而内,注重于《思美人》的内涵,那一抹“额上嫣红”是高贵的象征,有谁怜取呢?唯有真正懂她并且不懈追求的屈子才会思之念之吧!这种理想追求,是可以延续的,“漫从相忆九分同,鬓影橘钗摇动”情景交融,将自我对美的追求摇动于“鬓影橘钗”之间,留下遐想空间。

  

鹧鸪天·雨中屈子祠祭屈原

静如

      我揖楚魂三烛香。寒馨烟缕念思长。雨穹卷过晴云缈,桂树依然桂子黄。

      心底热,泪痕凉。蒹葭照水雪茫茫。先生莫掛人间苦,南岳相呼雁一行。

英子点评:

      这阕词紧扣题目,起笔即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继而融情入景,借“寒馨烟缕”道出“念思长”也。“雨穹卷过晴云缈,桂树依然桂子黄”进一步以景歇拍,苍穹飘洒着丝丝寒雨,恰如思念一般悠远,而桂树,依然伫立在屈子祠前长情地陪伴着,暗含着屈子的高洁情操依然散发出桂树的清香,于今依然影响深远。过片以“心底热”“泪痕凉”形成对比之势,表现内心的波澜。但见“蒹葭照水雪茫茫”,以景过渡,含蓄地托出屈原,为结拍铺垫,且一语双关,既是景语,又暗示着当年屈原的处境与心境。“先生莫掛人间苦,南岳相呼雁一行”以穿越两千多年的对话,突出懂得屈原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不,前来屈子祠凭吊屈子的诗人们,当是屈子的追崇者吧!景语即情语,在这阕词中得到最佳的体现。

卜算子·京华初雪

静如

      素影一千寻,万瓦黄金殿。拂我初冬别样情,白玉琉璃扇。

      一扇小风寒,一扇长风剪。一扇冰消雪化时,一扇春之眼。

英子点评:

      这首小令如京华初雪般轻盈可爱,给词人带来了别样的情怀。在作者眼里,京华初雪就像“白玉琉璃扇”那般无瑕美丽,此为总括。下片围绕此句展开想象,“扇”的循环复沓连缀出“小风寒”“长风剪”“冰消雪化时”“春之眼”这四种图景,循序渐进地表现了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并展望美好的未来。雪,是春天美丽的眼睛,正在翘望着春天的到来呢!如此,将心中美好的期冀自然而然地表现了出来。

静如简介

      静如,辽宁大连出生,现居北京。中华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残疾人诗词工委副主任、现当代诗词研究工委研究部部长。诗观:生命如诗,拟笔心弦。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70后,粤人居琼。倾心诗词创作与评论,创办《英子评诗》公众平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诗刊》特约评论员、中诗网“每日好诗”特邀点评、海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琼苑》执行主编、《儋州文苑》主编。

《英子评诗》微刊第318

撰稿、编审、制作:张金英

       “英子评诗”公众号设置英子评诗、英子说诗、英子视点、诗词漫谈、论坛撷英、名家风采、诗家风采、词家风采、诗词人物、琼苑新声、嘤鸣酬赠、群英诗会、群英点评等栏目。

微信号:yingzipingsh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