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石之路”艺术家|孙宗慰的敦煌西行

 颐源书屋 2021-09-01

正在展出

图片

孙宗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孙宗慰作品展区

策展人导语

孙宗慰的经历比较特殊。他追随过徐悲鸿,也协助过张大千,中与西的兼容并蓄,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令其艺术面貌独树一帜。而且他在有限的创作时间里,创作出相对数量可观且高质量的作品,其艺术态度和个人坚守,让人肃然起敬!

孙宗慰的艺术创作可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段是去敦煌之前在重庆中央大学时期,第三段是敦煌之后在北平、北京时期,这两头都有很多的创作,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批描绘北平北京旧貌新颜的作品,表现一个艺术家对新中国的希冀和赞美。但是我觉得孙宗慰的“敦煌时期”才是他人生艺术的“Highlight”,艺术界不乏去过敦煌的,比如常书鸿、张大千、董希文等,他们都是西行的先驱。

孙宗慰先生在1941年的4月份,由当时中大艺术系主任吕斯百先生推荐他做为张大千先生的助手去了敦煌,直到1942年的5月份回来,归途中遇到了山洪坍塌,在甘肃待了三个月。在这前前后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孙宗慰创作了上百幅的作品,高产高质,表现蒙藏人民的生活、人物、场景的,有大构图的,也有小幅的作品。

我们此次展出的这一批作品,是其蒙藏单个人物组画的一部分,因为我们这个展厅有限的展线,没有完全展出,以后我们还有机会看到剩下的作品。这里每幅作品都是单个的人物,姿态各异,服饰华美,颜色鲜艳,据孙宗慰家人说,他的很多作品的颜料是他自己研制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画面依然是亮丽如初的。

这组作品构图有正面的,有侧面的,也有背面的,为他日后创作《蒙藏生活图》系列奠定了基础。他有一组《蒙藏生活图》共13件,尺幅不大,每幅一平尺多一点,201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孙宗慰百年诞辰展的时候,这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所以说家属手上遗留的组画也只有这部分了。这一批作品,同样的形制、大小、尺寸,应该是作者自己特意为之,留存下来的,这应该是孙宗慰对蒙藏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的整理和研究,这里面的这些人物形象之后分别出现在他别的作品里,由个体融入到整体创作之中。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艺术家简介


孙宗慰(1912—1979)江苏常熟人,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留校任教。擅长油画,师徐悲鸿、吴作人、吕斯百等人;亦作中国画,取法唐宋。1940—1941年随张大千赴敦煌等地研究古代壁画,间赴青海描写蒙族、藏族人民生活。1946年起,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建国后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1955年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油画多作风景、静物及人像,曾作《蒙藏生活图系列》。孙宗慰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



图片
蒙藏女,纸本水墨设色,73×38cm,1941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一,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二,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三,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四,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五,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六,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之七,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八,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九,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十,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十一,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十二,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十三,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图片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系列之十四,纸本水墨设色,52.5×29cm,1943年


冯宇|整理
张雨婷|编辑
段建辉|制图
势象艺术文献库 2021年1月25日

展览前言

势象空间自2016年创办以来,一直以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和百年新绘画为基石和主线,推广自晚清、民国以来的二十世纪重要艺术家。

2017年4-5月,势象空间成功举办了“光华之路——中国现代艺术展”,展览集中呈现了中国现代12位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参展艺术家有卫天霖、张光宇、吴大羽、张正宇、丘堤、厐薰琹、张仃、沙耆、祝大年、古元、吴冠中、苏天赐等。作为策展人的势象空间创始人李大钧表示:“这不是一次全面的展览,参加的艺术家仅是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一部分代表,还有多位重要的艺术家没有展出。而研究和思考则刚刚开始,我们期待下一次展览”。

“基石之路——中国现代艺术展”正是在“光华之路——中国现代艺术展”基础上的延伸和深入的展览。参展艺术家包括:卫天霖、张光宇、林风眠、吴大羽、蒋兆和、张正宇 、许幸之、李瑞年、宋步云、王式廓、孙宗慰、冯法祀、董希文、祝大年、宗其香、古元、吴冠中、李斛、庄华岳 、韦启美、罗尔纯等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21位艺术大家。

2020年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宗师林风眠诞辰120周年,主办方特别展出了部分林风眠与吴大羽的往来信函,以兹纪念。同时还展出了一份珍贵的包括潘天寿、林风眠、关良、李可染等14人《珊瑚碧树交枝柯》的册页,以丰富“基石之路”这一主题的展陈。

中国现代艺术的基石之路,是一条继往开来、融会贯通的文脉之路,是一条独立自主、不断进取的革新之路;是一条筚路蓝缕、大师辈出的自强之路;是一条彪炳史册、指引方向的未来之路。

“基石之路——中国现代艺术展”由李大钧和冯宇担任策展人。通过邀请业内重要媒体,利用艺术座谈和推送文章,多方面全方位呈现中国二十世纪的艺术样貌。希望展览成为一次学术性强、规格高、影响大的中国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特展,为特殊的2020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开启崭新的2021年。

我们谨向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基石艺术家”致敬!

李大钧   冯宇

2020年12月1日




图片


《求其在我——孙宗慰百年绘画作品集》

编辑委员会:吴鸿亮、景晓萌、孙景年、许红

主编:吴鸿亮

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时间:2012年7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