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然养生:道者,利而无害,为而不争

 开心康乐场贾泳 2021-09-01

​德然养生荐读转自刘余莉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七十三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三十四《老子》。圣人无私而不积藏,有德则教愚,有财则济人,尽其所有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因此,天道是全然利益而不侵害万物;圣人之道是遵循自然法则,帮助世人而毫不争夺。

“圣人不积”。学习圣贤之道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圣人。圣人就是把自己的明德和本善找回来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成圣贤,说明每一个人都有明德,都有本善,学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人之初的性本善。这就是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的本性由于种种障碍被遮蔽了。修行的过程,在于修正自己的烦恼、贪瞋痴慢等习性,只有扫除障碍,才能恢复明德和本性,智慧、德能就会自然显现。

我们的明德、本善被什么障碍了?我们的本善、明德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本来是光芒四射的,但是水晶球掉到了污泥里,沾上了泥沙,又进了油垢里,沾上了油,甚至还掉在了油漆里,又沾上了油漆。这种种的过程,把水晶球本有的光芒蒙盖住了,它有光也放射不出来了。怎么样让光芒重新显现出来?就是把上面的污染一层一层地剥落,最后这个水晶球本有的光明就会散发出来。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是这样修正自己的烦恼、贪瞋痴慢等习性回归明德本性的过程。明德是本有的,只不过是被贪瞋痴慢疑等障碍住了。我们要恢复明德,就要把障碍去除。

“圣人不积”,因为本来没有,积什么?“本来无一物”。如果一个人特别重视钱财,被钱财迷惑,“利令智昏”,在利益面前就昏头昏脑了,智慧就提不起来了。还有贪色、贪情,情令智迷。一个人情执重,放不下色欲,在情欲面前也就迷惑颠倒,明德就找不回来了。圣人是明心见性的人,是恢复了本善、明德的人,所以能够把财色名利等全都放下,放下才能够成圣成贤,找回自己的明德。

这里批注上说,“圣人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与贫”。圣人的特点是积累德行,而不是积累财富。因为本性里的财富、智慧、德能、相好都是具足的,只要把明德找回来,这些东西无一缺乏。圣人明白这个道理,虽然不积财,财也不缺乏。一个人之所以在财富上能够得到彻底的自由,就是因为他对财彻底看破了,对它没有任何贪恋。而且愈是拿钱去帮助别人,财富愈不缺乏,愈施愈多。

有德以教愚”,自己有德行、自己有智慧也不能够吝惜,要去教导别人,让别人也开启智慧,这就是法布施得聪明智慧。因为人每一次在给别人讲解的时候,就是在给自己讲,自己也愈来愈明朗,智慧愈来愈开显。这叫“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是尽、全部的意思。如果尽其所能地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地充足。批注言:“既以财贿布施与人,财益多。如日月之光,无有尽时”。正如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财布施得财富。施行法布施的仁者在布施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智慧,而施行财布施的仁者在布施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财富。“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之道,利益而不侵害万物。批注言:“天生万物,爱育之令长大,无所害也。”上天有好生之德,都是生养万物,希望万物能够自然而然地成长。为政者治国理政要效法天道的仁慈好生之德。如古人治国,倡导“礼主刑辅”,重视教化人心而不是重视用刑罚来惩罚人。即使设置刑罚,目的也是“刑期于无刑”,最终是让人不再犯罪、不必用刑,不是想去惩罚他,而是给人警戒。古人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其实也是因为效仿了天地好生之德来治理国家。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指圣人效法天道无私与好生之德。“为”指代尽心尽力地去造福万民,“不争”强调不邀功、不争名,甚至是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圣人只是一心把这件事情促成,使之成就,造福人民,并不是为了让大家认可,使自己的名声得以显扬。老子倡导功成、名遂、身退。因为如果不隐退,往往可能会招致嫉妒障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