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古今研究:斑蝥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1-09-01
中药古今研究:斑蝥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邪疰,蛊毒,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2、《名医别录》:“主疥癣,血积,堕胎。”

3、《本草备要》;“外用蚀死肌,敷疥癣恶疮;内用破石淋,拔瘰疔肿,下 犬毒,溃肉、堕 胎。

4、《本草便读》:“直走精宫,腐肉堕胎毒至猛,专行血室,通淋逐积味辛寒。治疯犬之毒邪,达下窍而攻泻。”

5、《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

6、《日华子本草》:“疗淋疾,敷恶疮瘘烂。”

7、《本草纲目》:“斑蝥专主走下窍,直至精溺之处,蚀下败物,痛不可挡。治疝瘕,解疔毒、猘犬毒、沙虱毒、轻粉毒。”

8、《本草崇原》:“主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9、《本草撮要》:“功专入下窍利水去毒,得糯米治风狗咬伤,得滑石治便毒。”

10、《本草分经》:“辛寒毒,专走下窍,逐败物治石淋瘰 ,溃肉堕胎下犬毒,外用蚀死肌、敷疮疥。”

11、《本草经集注》:“主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 ,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伤人肌,堕 胎。”

12、《本草蒙筌》:“治寒热鬼疰蛊毒,疗鼠瘘疥癣恶疮。去疽蚀死肌,除石癃血积。堕 胎溃肉,孕妇忌之。”

中药古今研究:斑蝥

13、《本草易读》:“外用蚀死肌,敷疥癣恶疮,内用破石淋,拔瘰 疔毒。利水道而坠 胎,除疝下鬼疰蛊毒。”

14、《得配本草》:“专走下窍,直至精溺处,引药气下行,取其以毒攻毒也。惟瘰癫犬伤者可暂用,余皆禁用。”

15、《雷公炮制药性解》:“主寒热鬼疰,虫毒鼠瘘,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利水道堕 胎。”

16、《新修本草》:“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 ,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伤人肌,堕 胎。”

17、《药性切用》:“辛寒有毒,直入精溺之窍。内服破石淋,下蛊犬毒;外治蚀死肌,敷恶癣疮去头足,糯米粉炒熟用。”

18、《玉楸药解》:“消肿败毒,利水通淋。斑蝥辛寒毒烈,坠胎破积,追毒利水,止瘰疬疥癣、癞疽瘕疝,下蛊毒,开癃淋,点疣痣,消垒,解疯狗伤。”

19、《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伤人肌,堕 胎。”

20、《证类本草》:“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伤人肌,堕 胎。”

21、《千金翼方》:“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伤人肌,堕胎。”

22、《冯氏锦囊秘录》:“性能伤肌肉,蚀死肌,故主鼠 疽疮疥癣,辛寒能走散下泄,故主破石疮血积及堕 胎也。”

中药古今研究:斑蝥

23、《医学入门》:“斑蝥辛寒须炒熟,内消瘰 敷癣毒,破血 又破石癃,通经堕胎溃人肉。”

24、《本草汇言》:“斑蝥,倘用之不善,如溃伤肌肉,攻害脏腑,崩败气血,为害不可胜言者,详慎用之可也。”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斑蝥素;并含脂肪、树脂、蚁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斑蝥素是本品的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

2、药理:

1)发泡作用:斑蝥(主要是其所含的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发赤、发泡作用,曾用作抗刺激药。其刺激性颇强烈,但其组织穿透力却较小,因此其作用较缓慢,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肤深层,所成的泡很快痊愈而不遗留疤痕。对粘膜或皮肤创口,则其作用较为剧烈。亦较难痊愈。

2)抗癌作用:斑蝥素对小鼠肉瘤-180略有抑制作用,能使瘸组织呈碎块及糜烂状。临床上治疗肝癌有效,唯副作用较多,有待进一步研究。

3)其他作用;斑蝥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蓝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人报告斑蝥素有雌激素样作用.

3、作用:本品有抗癌、抗病毒、抗菌、抗炎作用,促雌激素样作用。能刺激骨髓而升高白细胞,有免疫增强作用。

4、临床:

1)治疗风湿痛、神经痛等:用斑蝥贴敷穴位治疗四肢关节、腰背部的风湿痛(包括职业性良性关节炎、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炎、因神经血管疾病或外伤而引起的关节疼痛等)及神经痛(肋间神经痛、三又神经痛、手术或外伤瘢痕区的反射性神经痛等)、传染性肝炎恢复期的肝区痛等,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2)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取斑蝥粉0.2克,置于药油摊得较薄的膏药中心处,然后贴在病侧的太阳穴上(嘴歪向左侧贴在右侧,歪向右侧贴在左侧)。1昼夜后局部发泡,刺破后揩干渗液(防止流入眼内及附近皮肤上),隔2~3日再贴,直至痊愈。局部发泡有感染时,待痊愈后再贴。治疗过程中忌饮酒。据近千例的观察,一般在用药后4~7日内口眼歪斜即渐减轻,10~14日可望痊愈。

3)治疗肝癌:从斑蝥中提取的斑蝥素,对普通型原发性肝癌前期有一定疗效,表现为治疗后癌块缩小,自觉症状改善,生存时间延长。但对黄疸、腹水型肝癌的疗效较差。

4)治疗神经性皮炎:斑蝥浸入酒精中,1周后取浸液涂患处。涂药后数小时,局部即发生水泡,用针刺破,敷料包扎,3~4天后即结痂脱落而愈。

中药古今研究:斑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