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季金虎

 江北大汉 2021-09-02
读师专时,季金虎与我同坐班级最后一排,两人之间仅仅隔着一个过道。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后来有一次我们共同回忆那几年的生活的时候,他说我们曾经是同桌。
季金虎无疑是我们那个班知识功底最为深厚的。入学之前,他就已经是高中教师,甚至于跟我们的老师茅亭还是同事关系!——那时候南通师专刚刚恢复,师资极为匮乏,不少老师是从师范学校或者高中学校调来。比如说,后来成为国内极具知名度的“小说美学”的创始人吴功正,昔日就是如皋师范的教师;又比如说,与吴功正一度齐名,并称南通师专搞文学鉴赏的“三驾马车”中的另两位老师周荣泉和徐应佩就是如皋中学的教师。而季金虎的高考成绩,也应该是班上最高的,据说总分达320分。这样的考分,假如给一位25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应该能够进入南京大学这一档次的学校。可惜的是,作为老三届,他这时候已经是30开外了。这样的年龄,假如不是“扩招”,他有可能连南通师专也进不了。
季金虎也是班上学习最刻苦的同学之一。因为他的座位就在我身边,所以,他课上如何专心致志,早读如何念念有词,作业如何认真踏实,我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而我比他年轻不止10岁,记忆力应该更好、精力更旺盛,可无论如何在学习上都难赶上他,这让我十分惭愧和感叹。值得一提的另一件事是,这时候的他早已经做父亲了,有一个女儿,读小学。他妻子是上海知青。因此,同学中有他的同乡经常开玩笑地跟他说:你是怎么把上海滩上的洋媳妇骗到手的?介绍介绍经验嘛!
毕业之后,我跟他通过一封信:这也是我跟昔日同学所通的唯一一封信。记得那时候,我跟女友的恋爱处于困难之中,非常迷茫,去信的目的是想从他那里讨点主意。他在给我的回信中,鼓励我处理这类问题要有耐心和聪明的策略。他在信中同时还透露了他那一阵也有不小的烦恼:作为副校长的他,跟校长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和睦,有些工作很难开展——后来我才知道,这位校长其实也是我们南通师专的同学,并且还是同一届、同是中文科的。只不过那位同学比他要年轻不少,所以,那位同学或许感受到了来自他的压力——竞争的压力。有趣的是,后来他们两人在仕途上都有所进步,在季金虎担任南通市副市长的时候,那位同学成为南通市某局的局长——他们两人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一下又颠倒过来了。在那封信的最后,他邀请我和我的女友日后有机会去海门,并表示届时他会举杯为我们祝福。
这之后,我们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在2001年前后,那年高考,季金虎作为南通市负责文化卫生教育的副市长,到我们这个学校,也是当年的高考考点视察,我作为监考老师,监考的考场就在学校大门入口处不远的地方。眼见得他在小城的市领导、教育局的领导的簇拥下过来了,我有意走到考场门口,朝他微微点了点头,而他似乎认出了我,也冲我点了点头。再一次是在2003年左右,他到如皋出席一个活动,如皋的同学借机碰了一次头,地点是在那时小城最高档次的酒店——三星级的丽都假日酒店。那次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两句话:一句是他跟在场的人们说,我和他从前同桌;再一句是他说,在南通范围之内,假如大家需要帮忙,可以找他;假如是在如皋范围内需要帮忙,找我们如皋籍的另一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学。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们那位如皋籍的同学没有直接回应。或许,他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前不久,我遇到同学老缪。老缪告诉我和其他同学,过去这些年他还真去找过季金虎两次。每次去,季金虎都十分坦诚,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了他可能的帮助。而老缪也不回避他给季金虎的好处:两张竹席。——老缪家住农村,有片不小的竹园,哑巴舅子是个篾匠,打两张竹席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