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明朝那些事儿》书评: 第一部第六章里的硬伤

 善财大叔 2021-09-02

《洪武大帝》的第六章“霸业的开始”主要讲述“朱元璋攻占了南京(集庆),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小说刚开始讲“和州地方太小了,冯国胜向朱元璋建议,应立即渡过长江,占领集庆 。”这个说法不符合历史书的记载。按《明史》的记载,向朱元璋提出占领南京这个建议的人是“冯国用”,不是“冯国胜”。 冯国用是冯国胜的哥哥。冯国用刚刚带领弟弟投奔朱元璋的时候,就帮朱元璋规划了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出“南京是个好地方,占领南京以后,以南京为基地,不要贪图金钱和美女,对老百姓讲仁义,收买人心,逐渐一统天下”。冯国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占领和州,朱元璋听了冯国用的建议,觉得他很有战略思维,才把他们兄弟二人留下来的。

小说里提到了“俞通海投降朱元璋的事”,并且强调了“俞通海就是沿江打劫的海盗。”小说作者在这里又开始了信口开河。《明史》上没有讲过俞通海当过强盗。《明史》里面记载“俞通海为人沉毅,对待士兵既严格要求纪律,又在其他方面关心士兵,士兵们爱戴他,喜欢听从他的指挥。俞通海是朱元璋手下最擅长水战的将军。俞通海后来跟随徐达攻占太仓,对待老百姓秋毫无犯。 ”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俞通海以前是个强盗,我不相信一个强盗出身的人能成为一个尊重百姓和士兵的好将军。小说作者在这里又随意侮辱了一位明代的将军。

明朝的那些事儿”这部小说,我读到这里,开始觉得小说写得实在是太不严谨。为了在小说里体现所谓的幽默感,小说作者随意捏造历史,给历史人物扣上大帽子,抹黑、侮辱他们,这样做的好处是小说会显得很好看,更能吸引读者。

小说里还讲了“此时的朱元璋是义军的左副元帅,而郭天叙是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祐是右都副元帅。”这也不符合历史书的记载。《明史》记载“刘福通封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朱元璋为左右副元帅 。”但是朱元璋没有接受副元帅的称号,因为他不想被刘福通指挥。

《明实录》对朱元璋共攻占采石镇和南京的经过记载得很详细,整个过程其实比较曲折和惊险。但在小说里这个过程基本就是一笔带过,没有费什么笔墨。

7.读明史,"明朝的那些事儿"—洪武大帝 ·可怕的对手

《洪武大帝》的第七章“可怕的对手”主要讲述朱元璋的几个主要对手“张士诚、陈友谅等人的”的起家经历。

小说在这一章提到“张士诚对元朝统治应该有着刻骨的仇恨,因为这个政府不让他卖私盐,还处死了他的很多朋友 ,所以张士诚就起兵反抗元朝了。”小说对于张士诚起兵原因的说法其实不准确。张士诚起兵的真实原因是他和弟弟杀了人。《明史》里说“张士诚经常卖盐给有钱的人家,这些有钱人经常欺负张士诚。有的富户还吃霸王餐,买盐的时候少给张士诚钱,有一个叫丘义的弓箭手欺负张士诚尤其厉害。张士诚特别生气,带领弟弟等十八个人杀死了丘义,同时还杀死了以前欺负过他的有钱人。”张士诚杀死了很多人,这些人的家属去报官,元朝朝廷肯定不会放过他。反正横竖都是死,张士诚就一不做二不休,带着很多盐丁起兵造反了。所以张士诚起兵造反的直接原因是他和他的弟弟们杀了很多人,并不是因为元朝政府不让他贩卖私盐。这些关键内容在小说里都没有讲。

小说还提到“唐朝的程咬金就是私盐贩子,看他的个头,应该不止卖一百斤私盐,居然还能通过大赦出狱 。”这其实是《说唐演义》这本小说里的记载的民间故事。《新唐书》和《旧唐书》是有关唐朝历史的两部官方史书,《新唐书》是北宋欧阳修等人编写的,《旧唐书》是后晋刘昫等人编写的。这两部历史书里面都有程咬金的传记,但是这两部书里面都没有记载“程咬金干过贩卖私盐的事。”所以小说的作者把自己道听途说的演义故事又贩卖了一遍,写到了自己的小说里。

小说还写道“元朝名臣脱脱率领百万大军(注意,这个是实数)攻击高邮 。”小说作者特地强调了元朝军队实际的数目是百万级别的。这也不符合历史书的记载。《元史》上只是讲了脱脱带领了很多军队去攻击高邮,“旌旗蔽空,金鼓震地”,西域和西番也派兵来帮助脱脱,并没有明确地说军队的数目达到了百万级别。《庚申外史》这部书里面倒是有一句“大军百万”,古人的书中即使提到军队百万,一般都是号称,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不是实际的数目。要是真的有百万军队围攻高邮城,高邮城分分钟就会被踏平,张士诚立马会被碾成渣。

小说里嘲笑“徐寿辉的地盘很小,只有黄州和浠水这一片地方,但他的排场却很大,元朝有的机构他都有,才那么几千人,就设置了统军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中央六部”说徐寿辉的地盘小,不符合历史书的记载,《明史》上说徐寿辉的地盘是很大的,他的军队曾经占领过浙江的部分地区,因为他一直在和元朝军队和朱元璋的军队进行拉锯战,所以他的地盘时大时小。

小说里花了很多笔墨描写“陈友谅倪文俊的过程。”这都是作者虚构的,《明史》里有没有倪文俊的传记。有关陈友谅杀倪文俊的过程,《明史》里只有很简单的描述:“后文俊欲谋杀寿辉不果,奔黄州;友谅因乘机袭杀文俊,并夺其军,自称平章军。”大意是“倪文俊后来想谋杀徐寿辉,没有成功,他就逃到黄州,陈友谅找机会杀死了倪文俊,然后陈友谅吞并了倪文俊的队。”

小说里还着重描写“陈友谅的人生哲学和厚黑学论。”小说里讲“陈友谅的心中信义和忠诚不存在,在他的心中,唯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地位。”难道朱元璋就不是陈友谅那种人了? 小说作者明很显对朱元璋持赞美态度,对陈友谅持贬低的态度。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将功臣屠杀殆尽,说明朱元璋不比陈友谅更高尚。可能因为小说作者认为“朱元璋最后做了皇帝,朱元璋成功了,朱元璋就是高尚的人。”这部小说的作者特别喜欢描述厚黑学和官场权斗之类的东西,在小说后面的章节里经常出现类似的人物心理分析,可能这样能吸引很多读者。在以前的地摊文学中,讲厚黑学的书就特别多。清末李宝嘉写的《官场现形记》就是专门描写官场生活的,我觉得李宝嘉写得挺好的,他写的书不是地摊文学。

小说里讲徐寿辉军队里的士兵背后写个“佛”字,徐寿辉的士兵在上战场前都要念经,还讲了天完政权名字的由来,还说徐寿辉的部队里,兄弟义气是为人看重的,如果有谁背叛了兄弟,是要受到大家的鄙视和惩罚的。以前的地摊文学最爱传播这类知识。这些东西听起来似乎很幽默,特别能吸引学生读者们。《明史》和《元史》里并未记载这些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