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病二三日,脉弱

 tong0579 2021-09-02
第二百五十一条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燥,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本条文中得病“二三日”,“四五日”均未提不大便的病症,但是到下面“不大便六七日”则是言外在说主证为不大便,古文简练,应仔细斟酌。

一、“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燥,心下硬”---

1、“得病二三日”:即不大便刚开始二三天。

2、“无太阳柴胡证”:指无太阳表证和少阳柴胡证,意指邪不在表与半表半里。

3、“烦燥,心下硬”:说明邪在里,从下文中能食来看,应为热烦而非虚烦;

4、“脉弱”:

a.属不及的脉,如是阳明病见此脉一定要细辩证,慎重用药。尤其是脉弱而心下硬,更当先考虑其虚,即使有一二实证,也不可妄试攻下(大承气)。

b.也是意指虽是阳明病,但热并不盛。

二、“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

1、到了四五天不大便,说明里实已经开始形成,虽能食说明胃有热,也是判断有阳明证的依据。

2、但因脉弱与阳明病的脉大成矛盾,而心下硬为胃弱胃虚的表现,即使不虚也只是结在心下还能食说明结的不严重。

3、所以用药时不可过猛,轻用攻法,少少用,微和其胃,稍安其烦燥,再行观察。

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

到第六天如并没有仍没有大便,再加小承汤量至一升(意为再加点量,再观察之)

四、“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

过了六七日不大便,并且已经无食欲,似乎说明里实已经很重,这时是否可以用大承气攻之,需要确定大便的硬的程度,这就要看小便,如果小便少,大便就没有完全硬,如果这时用了攻法就过早,强攻的话必定前头硬后面泄溏不止。

五、“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如果这时小便利,就可以确定大便必硬,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之。

六、本条作用仲景治病周详观察、谨慎用药。 辩证施治的很好的范例,着眼于辨屎硬而以大承气汤攻之者,即使无潮热谵语,亦必有或满,或胀,或者痛之苦,,是需要认真体味的。

七、从不大便二三日,四五日,六日,六七日,观察何等详细,治大病难,治疑似病更难,病家急躁,医者粗心,未有不败事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