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主任带你认识痛风

 素问健康 2021-09-02

在过去,痛风被称为“帝王病”、“富贵病”,因首发见于欧洲宫廷。当时的宫廷生活奢靡,大量进食肉类、奶制品等这些高蛋白的食物,导致血液中尿酸异常升高,进而导致痛风的发生。近20多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

那么,中医是怎么认识痛风的呢?有什么优势?我们有幸邀请到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陈党红主任给大家分享她的中医治疗思路。

中医是怎么认识痛风的呢?

痛风是西医的病名,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并发症。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朱老认为:痛风之名,中西医病名虽同,概念则异。从临床上看,该病多以中老年人,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多以夜半为甚,或有结节,或溃脂溢。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故朱良春老将痛风命名为“浊瘀痹”。

 “泄化浊瘀,调益脾肾”是治疗痛风的大法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为代谢病,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类似,中医认为:代谢病产生缘于机体气化功能障碍,痛风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肾两本亏虚,与人体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有关,通过“泄浊化瘀”,解除痹痛,改善人体内环境,促进血液循环,把垃圾排出体外,从而降低尿酸;而“调益脾肾”乃正本清源,恢复人体自身气化能力,使湿浊瘀之邪不得容身。

医案分析

40岁的罗先生因“痛风反复发作5年,左脚踝肿痛3周”就诊,服中药7剂后,诉左脚踝肿痛消失,服至18剂后,痛风再发,出现右脚踝肿痛明显伴低热,同时查血尿酸指标由服药前的542μmol/L下降至402μmol/L,予继续服中药7剂后,同时配合针灸、外敷、泡脚等外治法,右脚踝红肿基本消失,疼痛明显缓解。目前继续坚持后续的治疗。

我们知道,降尿酸一般都需要用西药(比如苯溴马隆),此痛风案例发病时间较长,运用纯中医治疗,7剂疼痛得以消失,再服尿酸明显下降!起效快,疗效明显。中医不是慢郎中。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痛风是个慢性病,尿酸的下降只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一环,降尿酸是个长期的过程,尿酸一般需要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才会有所明显下降。同时尿酸应该循序渐进地降,并非降得越快越好,且治疗过程中尿酸也可能会有所波动,不能急于求成,得顺其自然。

2018年8月7日,治疗前的血尿酸指标为542μmol/L

(2018年8月26日,服中药治疗后血尿酸指标降到402μmol/L

医生点评

⬛ 不少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尿酸指标在下降,痛风发作却更厉害,什么原因呢?

陈主任解释道,这是因为长期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其皮下、关节、血管壁沉积了大量的尿酸盐结晶,经过辨证治疗后,血中尿酸短期内下降过快,打破血液和组织之间尿酸的浓度梯度,可谓是“融冰”现象,痛风石溶解,释放出不溶性针状结晶,尿酸结晶会刺激身体里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诱发急性非炎症反应。

这类反应去医院抽血检查会发现白细胞或升高,这类白细胞升高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等处理。待反应减轻,自会降低。但若局部痛明显,建议采用刺络放血、外敷清热类中药,以减轻局部组织压力。当然,如果合并其它情况,须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治疗周期按年计,需打持久战

陈主任提醒大家,治疗痛风,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痛风的形成至少经过好几年,痛风石的形成甚至达数十年的积累,因此,要想把它软化缩小、甚至消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 患者需做好自我管理措施

除服用中药外,陈主任还会要求患者做好平日生活调摄:

  1. 调整饮食习惯。痛风患者饮食甚为重要,平时宜少吃或不吃肉食、不吃高嘌呤食物、避免饮酒,在治疗期间,尤其重视忌口,清淡饮食,多食五谷杂粮。

  2. 作息规律,早睡早起,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 坚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4. 调畅情志,避免过度紧张,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和。

  5. 少吹空调、避免受寒,以及配合艾灸等外治法,均有助于巩固疗效。

医生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副主任中医师

全国扶阳学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国医大家朱良春教授学术继承人

        简介:医学博士,全国扶阳学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帕金森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治未病委员会委员。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7篇;编著1部,副主编1部,参编2部;主持和参加课题10余项。

        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识疾病,以一气周流、六经辨证为基础 ,结合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辨治各种急危重症(如急性脑血管意外、眩晕、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消化道出血等),疑难杂症(如神经系统疑难杂症、失眠、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痛风、肿瘤、睡眠呼吸障碍、2型糖尿病等);各种原因的发热、咳嗽、汗症、便秘及时行疾病、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调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