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 流感高发季,知道这些早远离!

 素问健康 2021-09-02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当年那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章?文中作者的岳父,因为流感29天后死亡,而家庭经济也被拖垮了。流感焦虑席卷朋友圈,没错,流感的确可以致命,但是它也是可防可治的!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2019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19年流行性感冒发病一共608511例,其中死亡143例,死亡率约0.023%,可见绝大部分的流感都是可以痊愈的。下面我们来科学认识一下流感。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又分成许多亚型。流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每年流感活动高峰一般均发生在当年11月底至次年的2月底,而南方多发生在冬夏两季。流感一般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

流感通常急性起病,有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出现以上症状,即可以考虑疑似的流感,如果要确诊,是需要进行病毒抗原及血清学检查。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经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感染。在人群密集且通风欠佳或密闭的场所里病毒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流感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流感是病毒感染,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付细菌在行,但对病毒并没什么效果。如果发烧是因某种细菌感染所致的并发症,抗生素才会有效。因此,若流感症状迟迟不愈或恶化,应就医查清病因,再对症下药。而不是自行购买抗生素治疗。

误区二:得了流感不用治都能自愈

虽然流感疾病具有自限性,绝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自行痊愈,但是不代表就不需要治疗,如老人、儿童(<5岁)、孕产妇、有慢性基础疾病、肥胖者等体质虚弱者,则特别需要重视!!!因为这类人群往往抵抗力虚弱,患有流感后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导致重症流感的出现,这时候若出现病情变化,还是需要及时就医。

误区三:打疫苗后就不会感染流感

现在新兴了注射流感疫苗,但是并不是打了疫苗就可以100%的预防流感,因为流感病毒有许多种分型,而且有较强的变异性。每年的流感病毒种类不一定相同,上半年WHO(世界卫生组织)会针对该年的流感病毒做一个流行病预测,预测出3~4种可能在该年流行的病毒株,并制作相应的疫苗。但是如果某一病毒株没有被准确预测,就不会被流感疫苗覆盖,所以即便注射了疫苗,仍有可能患上流感。

本次流感如何有效应对?

 流感永远是防重于治,这方面的资讯网上很多,反复强调的关键永远是护住自己的正气,注意休息好,注意清淡饮食,勤洗手,适度隔离,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简单说就是增强自己的体质,避免被传染的途径。本季节昼夜温差大,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及时更换汗湿衣物,以免毛孔开张、感受外邪。

次流感以小儿居多,且化热的多,尤其是平时容易上火,容易积食的小儿最易中招,所以一方面务必注意清淡饮食,避免积食,一方面建议大家每天观察舌头,出现舌苔腻的,尤其是黄腻的,特别是同时大便不通畅的,无论有无流感症状,都要及早干预。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的颜芳主任经临床统计总结后发现:本次流感的高发人群有三类,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具体的防治建议,大家可以对号入座,一旦发现自己符合这些征兆,就要重视了。颜主任给出的方法不妨一试哦!

第一种情况:平时体质偏寒,不易上火,因气温下降,不慎受寒,单纯表现为寒性为主症状的,主要表现为:怕冷、鼻塞、喷嚏、流涕,肌肉酸痛,无汗,发热,可伴头痛、咳嗽,舌苔薄白或白微腻,无明显口干苦,咽喉不痛的,这类仍然可以试试五虎汤,不要随意冰敷。

第二种情况:平时体质相对容易上火,起病后出现咽干,口苦,恶心或者呕吐,咳嗽等症状为主的,可以冲服小柴胡颗粒,如果见效,之后可继续服用,阻断病势。如病情反复,需及时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第三种情况,今年流感可能表现为少阳、阳明、少阳阳明合病和三阳合病更多见,和今年的五运六气有关系,尤其是那些平时有积食,容易上火,大便不通畅的人,情况会比较复杂。一旦发现自己有舌尖红,舌苔黄腻或黄白腻,牙龈痛,大便不通畅,夜眠多梦,可以及时服用乌梅冰糖水,并到医院门诊就诊,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使用中药。

流感其实支持治疗最重要!因为流感是一个自限性疾病,只有自己的身体抵抗力提高,才能更好更快地痊愈,所以要多休息!高热时适当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

另外,如果孩子反复高热,使用退热药退热效果不佳,或者精神疲倦萎靡,或者异常烦躁,或者出现咳嗽、气促、剧烈呕吐等其他症状,年幼儿出现拒食拒饮等情况,均应尽早就医。

流行性感冒,可防可治,不可怕!祝愿大家远离流感,健康幸福!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