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 | 春天心情低落,3种方法帮你疏肝气,消肝郁

 素问健康 2021-09-02
 
春天一到,很多人整个人说不上的难受。
 
研究表明,春季是情绪病的高发季节。“菜饭不香、夜不能寐、容易生气、思虑忧愁、白天困乏,精神不集中......”,这些小症状不知道大家又中了几个呢?
 
但其实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想到,这些症状很有可能和“肝郁”有关。
 
肝郁又称肝气郁结,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小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气得我肝疼”,实际就是肝主情志的表现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在志为怒。”
 
肝主疏泄,是说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气的冲和条达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在五行中将其归于木。
 

情志是中医学“肝”的重要功能之一,《黄帝内经》中提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古人将肝比作一个有胆有识的将军,它不仅具有消化和解毒功能,而且对人体精神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很多人生气的时候,都会冒出一句:“气死我了,气的我肝疼”,也正是肝对人体情志的具体反映。
 

肝属木,春天极易发生“肝郁”

精神刺激或郁怒非常容易导致肝失去疏泄的功能,导致气机不畅,则见肝郁症状。
 
肝郁的人往往表现于情志抑郁,胸胁或小腹容易有胀满的表现。女性往往还会有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的表现,女性生理期期间,还会因此加重乳房胀痛的程度。
 

“肝郁”的具体表现

经常烦躁易怒,胸肋或少腹胀满窜痛;

有咽部异物感,常不自觉叹息;

有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癌等问题。


而病情的轻重,与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
 

肝属木,对应四季中的春天,春天人体肝气旺盛,很容易就会因为肝气升发太过而导致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
 
再加上现代人因为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导致本应升发的肝气受到压抑,导致肝气不舒,出现肝气郁结的症状
 

百病皆生于气,气机失于疏泄易百病丛生

百病皆生于气。情志的变化,特别是郁怒伤肝,就会造成气机失于疏泄,影响其他脏腑,以至于百病丛生。
 
肝郁与脾虚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既能调畅情志,又能助脾胃运化,还能使血液流通、三焦水道通利。肝失疏泄则气郁不畅,肝木失养,克伤脾土,所以脾胃不和。

这个时候,我们就胃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吃什么都没胃口。

肝郁与睡眠

生理上,肝藏血,主疏泄。


肝疏泄失常,可以导致情志异常,使心神不安;肝郁日久化火,可内扰心神;疏泄功能的失常,还会使肝气不畅,影响到肝的藏血功能,导致血不能归于肝脏;这几种情况都会最终引起失眠的产生。
 
肝郁与疲劳状态

肝气充足,升发调达,则疏泄功能正常,气机通利,气血和平,则血脉和顺,经络通利,气血顺畅利于营血循环和运动能源物质的补充。

养肝是消除疲劳乃至养生的最佳选择。 
 

调肝的最佳时机,疏肝气,消肝郁

情绪调理
 
人的心情变化,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疾病丛生。

春季养生必须注重精神调理,要学会调控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作息调理
 

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是保持旺盛的精神的基本保证,所以每天要早睡早起,对肝脏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认为,运动有助于肝气升发,春季建议可以晨起跑步,程度以微微汗出为宜

药食调理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肝气本应顺应自然之气而顺发,郁而不发,就应该多吃点辛散之品以助肝气。
 

春季正是喝花茶的好季节,用花茶的清香芬芳调节血气和阳气、疏肝解郁,又能润燥消渴,适量饮用确能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逍遥饮购买,请点击图片

日常饮用逍遥饮,可以温和的梳理体内的肝气,提高身体素质,有效缓解肝郁的表现。

肝气郁结的患者还可以多吃一些疏肝理气、降肝火、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南瓜、扁豆、高粱米、薏米、山药、大枣等健脾益气的食物;金针菜、油菜、丝瓜、山楂等降肝火的食物;茼蒿、萝卜、柚子、西红柿等疏肝理气的食物。
 
推荐药膳:薏米枸杞番薯糖水


【材料】番薯200克,薏米30克,枸杞子20克,菊花5枚,冰糖适量。(3人份)

做法】
(1)番薯削皮切小块,薏米和枸杞子提前浸泡备用。
(2)把薏米、枸杞子一起煮1小时。
(3)放入番薯块,煮沸后再小火煮15分钟。
(4)出锅,加入适量冰糖和菊花,盖上盖子焗5分钟即可。

【点评】春天属肝主生发调达,肝木易乘脾土,宜多食甘,选择番薯;广东气候湿气重,加入薏米利水渗湿健脾;枸杞滋补肝肾;菊花清肝明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