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孩子好习惯108法》【5】

 东方文捷 2021-09-02

《成就一生好习惯》【在线试读】

培养孩子好习惯108法,著名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推荐。  

作者:杨冰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杨冰为注明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出版家庭教育类图书十余种,发行量超过300万册,本书是其代表作品,发行量达100万册。 
◆本书由著名教育研究专家孙云晓作序推荐,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changxiao常销书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连续荣登全国46家大型书店书城图书销售排行榜,并被多所中、小学列为数目。 
◆本书详细讲述了培养孩子好习惯108法,针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一一提出了解决之法,理论和案例相结合,具有十分强的实操性,深受读者和媒体好评。 

内容简介


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教育。我们常说,家庭是教育的zui好教室,父母是孩子zui重要的老师。父母的di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di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位名人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本书针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一一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纠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出的坏习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帮助孩子少走弯路,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


杨冰,男,笔名冰洋,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位资深媒体人,一个执着于放牧灵魂的作家,曾发表过多篇诗歌散文,一个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研究专家,一个出版了30部文学专著和畅销书的作者。 
其主要家庭教育作品有:《成就一生好习惯》(①②)、《这样教子zui无效》、《好习惯·坏习惯》(与人合作)、《发现孩子》、《细节成就孩子一生》、《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左右孩子命运的黄金法则》等10 多部,总发行量300余万册。其中,《成就一生好习惯》由著名教育研究专家孙云晓作序推荐,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changxiao常销书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连续荣登全国46家大型书店书城图书销售排行榜,并被多所中小学列为书目,发行量达100万册。《中国图书商报》、《新京报》、《新文化报》、新浪网、dangdang网、jingdong网、豆瓣读书网、yamaxun网等先后连载或介绍。《左右孩子命运的黄金法则》曾在韩国出版。《细节成就孩子一生》由知心姐姐、著名教育研究专家卢勤作序并推荐。作者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实用独到的教育方法,打造了多部家庭教育优质畅销书,深受广大父母们的好评,被誉为zui接地气的“平民教育家”。 
2014年出版《细节成就一生好习惯》,被纳为2014年亲子教育类书推荐排名第二,2015年出版的《不能这样说,不要这么做---给父母的108个忠告》,被中国教育新闻网评为2015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一。2015年新作《教育就这么简单》反响很好。 
电子信箱:2659979587@qq.com

目  录


序  言

我们这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A篇:撑起一片思考的天空 ——思考习惯的培养 
第1种好习惯:给孩子一双“火眼金睛” ——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第2种好习惯:给孩子一对想象的翅膀 ——培养孩子富于想象的好习惯 
第3种好习惯: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 ——培养孩子勇于创造的好习惯 
第4种好习惯: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培养孩子乐于思考的好习惯 

B篇:爱是无岸的海——爱心习惯的培养 
第5种好习惯:给爷爷奶奶一片孝心 ——培养孩子关爱老人的好习惯 
第6种好习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第7种好习惯:一枝一叶总关情 ——培养孩子关心普通人的好习惯 
第8种好习惯:把善良根植于内心深处 ——培养孩子播撒善良的好习惯 
第9种好习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培养孩子懂得感恩的好习惯 
第10种好习惯:一个好汉三个帮 ——培养孩子帮助别人的好习惯 
第11种好习惯:做星星还是做月亮 ——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的好习惯 
第12种好习惯:有爱的世界美丽 ——培养孩子富有爱心的好习惯 

C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习惯的培养 
第13种好习惯:自己管理自己 ——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好习惯 
第14种好习惯: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习惯 
第15种好习惯:把“望子成龙”改变为“子望成龙” ——培养孩子自律自控的好习惯 
第16种好习惯:放手让孩子自己玩 ——培养孩子自己玩的好习惯 
第17种好习惯:自己动手做事 ——培养孩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 
第18种好习惯:做父母的好只有“一只手”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D篇:做人是重要的事业——品德习惯的培养 
第19种好习惯:“对不起,我错了” ——培养孩子主动承认错误的好习惯 
第20种好习惯:道歉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 ——培养主动道歉的好习惯 
第21种好习惯:犯错不怕,怕一错再错 ——培养孩子正确对待错误的好习惯 
第22种好习惯 :“我宁愿不要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听到你撒谎” ——培养孩子诚实的好习惯 
第23种好习惯:有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培养孩子努力改正自己过失的好习惯 
第24种好习惯:做人是一辈子的事 ——培养孩子学会做人的好习惯 

E篇:架起心与心的彩虹——沟通习惯的培养 
第25种好习惯:言必信,行必果 ——培养孩子遵守信用的好习惯 
第26种好习惯:众人拾柴火焰高 ——培养孩子富有合作精神的好习惯 
第27种好习惯:退一步天高地阔 ——培养孩子宽容的好习惯 
第28种好习惯:架起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好习惯 
第29种好习惯:独木难成林 ——培养孩子与人合群的好习惯 
第30种好习惯:与优秀的人交往会使自己变得优秀 ——培养孩子自己选择朋友的好习惯 
第31种好习惯:分享幸福,也分享快乐 ——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 
第32种好习惯:心口相应,言为心声 ——培养孩子善于语言沟通的好习惯 

F篇:出类拔萃——优秀习惯的培养 
第33种好习惯:“教,是为了不教” ——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好习惯 
第34种好习惯:成大事须重细节 ——培养孩子精益求精的好习惯 
第35种好习惯:世界上怕“认真”二字 ——培养孩子严谨细致的好习惯 
第36种好习惯:雷厉风行 ——培养孩子敏捷利索的好习惯 
第37种好习惯:谦受益,满招损 ——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好习惯 
第38种好习惯:不要让自己被任何东西打倒 ——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好习惯 
第39种好习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培养孩子意志坚强的好习惯 
第40种好习惯:行船不怕顶头浪,走路不怕路不平 ——培养孩子富有勇气的好习惯 
第41种好习惯:做事情善始善终 ——培养孩子有坚强毅力的好习惯 

G篇:阅读改变人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第42种好习惯:书是成长进步的阶梯 ——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第43种好习惯: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培养孩子善于读书的好习惯 
第44种好习惯:读书之法,莫过于循序而次精 ——培养孩子掌握读书方法的好习惯 

H篇:把学习作为终生职业——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45种好习惯:兴趣是好的老师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好习惯 
第46种好习惯:书山有路勤为径 ——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第47种好习惯:读书要专一无间断 ——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第48种好习惯 :学习能达到你所希望的境界 ——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第49种好习惯:学海无涯苦作舟 ——培养孩子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第50种好习惯:不问几个“为什么”,什么也学不到 ——培养孩子虚心好问的好习惯 
第51种好习惯:学贵在用 ——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第52种好习惯: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 ——培养孩子自学的好习惯 

I篇: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习惯的培养 
第53种好习惯:珍惜生命的每一秒钟 ——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第54种好习惯: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 ——培养孩子合理分配时间的好习惯 
第55种好习惯: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培养孩子善于利用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J篇:百炼才能成钢——行为习惯的培养 
第56种好习惯:建筑起“人格长城” ——培养孩子人格健全的好习惯 
第57种好习惯:相信自己是棒的 ——培养孩子独立的好习惯 
第58种好习惯:自制是金光灿烂的马缰 ——培养孩子有良好自制力的好习惯 
第59种好习惯: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培养孩子不怕挫折的好习惯 
第60种好习惯:意志是永不会耗竭的力量 ——培养孩子坚强意志的好习惯 
第61种好习惯:重在慎独 ——培养孩子自律的好习惯 
第62种好习惯:自信是成功的要诀 ——培养孩子自信的好习惯 
第63种好习惯:勇敢是衡量灵魂大小的标准 ——培养孩子具有勇敢精神的好习惯 
第64种好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第65种好习惯:祖国是我们亲的母亲 ——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好习惯 
第66种好习惯: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培养孩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K篇:人无礼则无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第67种好习惯:彬彬有礼 ——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第68种好习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培养孩子有良好教养的好习惯 
第69种好习惯:让网络成为良师益友 ——培养孩子注意网络文明的好习惯 
第70种好习惯: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培养孩子宽容忍让的好习惯 
第71种好习惯:心理健康是财富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好习惯 
第72种好习惯:学会自我解压 ——培养孩子自己解除心理压力的好习惯 
第73种好习惯:珍惜生命,珍爱自己 ——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好习惯 
第74种好习惯:让孩子认识“性” ——培养孩子正确认识“性”的好习惯 
第75种好习惯:尊重孩子的隐私 ——培养孩子正确认识隐私的好习惯 

L篇:笑并快乐着——乐观习惯的培养 
第76种好习惯:做一个被狮子逼上树仍然欣赏景色的人 ——培养孩子乐观放松的好习惯 
第77种好习惯:笑一笑,十年少 ——培养孩子富于幽默的好习惯 
第78种好习惯:快乐每一天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好习惯 

M篇:美,无处不在——审美习惯的培养 
第79种好习惯:到大自然中寻找灵感 ——培养孩子欣赏自然之美的好习惯 
第80种好习惯:文学是潜移默化的好工具 ——培养孩子欣赏文学之美的好习惯 
第81种好习惯: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 ——培养孩子欣赏美术之美的好习惯 
第82种好习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培养孩子欣赏生活之美的好习惯 
第83种好习惯:没有音乐,生命是一个错误 ——培养孩子欣赏音乐之美的好习惯 

N篇:节约每一分钱——理财习惯的培养 
第84种好习惯 :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培养孩子正确“识钱”的好习惯 
第85种好习惯: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 ——培养孩子理智消费的好习惯 
第86种好习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培养孩子学会储蓄的好习惯 
第87种好习惯:勤俭是持家之宝 ——培养孩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O篇:劳动是美丽的——劳动习惯的培养 
第88种好习惯:用双手美化生活 ——培养孩子勤劳的好习惯 
第89种好习惯:劳动是光荣的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第90种好习惯:从家务劳动做起 ——让孩子养成喜欢做家务的好习惯 
第91种好习惯:珍惜劳动成果 ——培养孩子爱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P篇:每天进步一点点——激励习惯的培养 
第92种好习惯: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培养孩子以兴趣为导向进行学习的好习惯 
第93种好习惯:成功在于选择 ——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好习惯 
第94种好习惯:选择就是机会 ——培养孩子积极选择未来的好习惯 
第95种好习惯:尊重孩子的选择 ——培养孩子学会做正确选择的好习惯 
第96种好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 ——培养孩子渴望成功的好习惯 
第97种好习惯:“你真行,再来一次” ——培养孩子激励自己的好习惯 

Q篇:健康生活每一天——生活习惯的培养 
第98种好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培养孩子讲究个人生活卫生的好习惯 
第99种好习惯:干干净净每一天 ——培养孩子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第100种好习惯:行为卫生,学习也要卫生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 
第101种好习惯:五谷杂粮都要吃 ——培养孩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 

R 篇:写作成就正确的人 ——写作习惯的培养 
第102种好习惯:写一手工整的字 ——培养孩子正确书写的好习惯 
第103种好习惯:写作是一种重要表达 ——培养孩子喜欢写作的好习惯 
第104种好习惯:有想法就写下来 ——培养孩子即兴写作和用电脑写作的好习惯 
第105种好习惯:每天记录成长的故事 ——培养孩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S篇: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习惯的培养 
第106种好习惯: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第107种好习惯:我运动,我快乐 ——培养孩子享受运动的好习惯 
第108种好习惯:不但健康也要健美 ——培养孩子身材健美的好习惯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我们这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教育。我们常说,家庭是教育好的课堂,父母是孩子重要的老师。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的责任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位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位名人说过:“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人生的坚实基础,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培养良好的习惯,就能收获良好的命运。因此,我们说,习惯决定命运。 
一位父亲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到酒馆里喝上一杯酒,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他依然在吻别了妻儿后,又径直走向酒馆。没有走多远,他感觉后面有人跟着他,当他转身时,发现自己不满8岁的儿子正踩着他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并且兴奋地说:“爸爸,你看,我正踩着你的脚印!” 
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震,他想:我要到酒馆喝酒,但儿子却在跟随我的脚印!从那天起,他改掉了每日早晨喝酒的坏习惯,从此再也不光顾酒馆了。 
有道是,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习惯。人的行为总是在重复,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习惯是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层次。 
我在很多书上都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记者又问:“在幼儿园里,你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要学习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身所学到的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家庭,是人生的课堂,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在这里生活、成长;习惯,在这里养成;教育,在这里开始;情感、是非观、善恶观和信念,在这里奠定。家庭初及持续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等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位老师,也是孩子的个朋友。每一个孩子从生下来到长大成人,其间要遇到多少个次:次啼哭,次说话,次自己吃饭,次穿衣服,次坐汽车,次上学……在这无数个次中,孩子逐渐走进人生的世界。这些次摆在他们面前的各式各样的事物,使他们觉得陌生而好奇。同时,他们所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疑虑,都需要父母来帮助、指导与解答。而这些次灌输的观念和认识,会给他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带来终生的影响。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鹅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这个人弯腰捡了一些鹅卵石放进口袋。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鹅卵石,而是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捡了一些鹅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捡一些。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父母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习惯就像是那些鹅卵石一样,你现在多培养孩子一些好习惯,明天你的孩子将会得到更多的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所以,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为孩子多捡一些鹅卵石呢?明天,这些鹅卵石将会变成孩子一生的财富,带给他一生的幸福。 
事实表明,习惯决定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给这100个人写了100封信,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其中,有两封回信留给这位心理学家深刻的印象。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外一封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是同一件事,即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 
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中间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红的那个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后,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小的,把那个的让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而那位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红、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每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好,谁就有资格得到它!”于是我们三个人开始比赛修剪草坪,结果我赢得了那个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是她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也是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好的东西,就必须努力争取。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我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代价! 
习惯支配人生。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有决定性影响,因为它是一贯性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他们的品德,显示着他们的本性,决定着他们的成败。 
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就仿佛是一条缆绳,我们每日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其实,习惯既可以养成,也可以打破。但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养成。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分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分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分享受生活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好习惯是一个人存在银行的财富,这个人终身都在享受它的利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我们常常讲“塑造容易,改造难”。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而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该抓早,抓好。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醒悟—改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所以,在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不要着急,要一点一滴地坚持,只要不动摇,朝着一个方向不停止,就有了习惯的雏形,再一点点地坚持,习惯就养成了。父母在培养孩子好习惯方面,要做到:以身作则,示范导向;明确要求,贵在坚持;重在练习,积极鼓励;说话算数,做不到就不要说;学会对孩子说“不”;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切忌“虎头蛇尾”;好习惯的养成要注重“次”。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习惯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 
◆认识习惯的重要性。俗话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对自己的人格、精神与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任务,千万要重视。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抓住关键期。孩提时期养成的习惯为牢固,这种影响贯穿一个人的一生。 研究表明,幼儿期(3岁至6岁)、童年期(7岁至12岁)、少年期(13岁至十六七岁)都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幼儿期和童年期,尤为关键。因此,在习惯的培养中,我们应该抓住儿童身心发展中的这些规律和特点。在儿童素质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青少年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正是纠正不良习惯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都是习惯培养的好时机。 
◆有明确的目标。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审视自己的理想与人生目标,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有哪些条件不具备。在这些不具备的条件当中,哪些是不良习惯在阻碍自己成长。现在,有不少的孩子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具体规划,整天糊里糊涂,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不良习惯。 
◆制订改变计划。通过自我剖析,你可能已经十分清楚自己的弱点与不良习惯,而需要培养的美德却很多,怎么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找出需要改变的那一点,比如懒惰、马虎等。或者像富兰克林那样,将自己要培养的习惯制成表格,划分时间段落,每天督促自己改进。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制订习惯培养目标,需要孩子以及父母老师一起参与。让孩子自己知道:这个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养成这个习惯。目标要一个一个地去实现,习惯要一天一天地去培养。 
◆注重孩子的“次”。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次开始的。父母作为孩子的位老师,应重视并抓住每一个“次”的教育时机,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端。一位母亲讲了自己的经历:“女儿小小现在7岁了,从小到大不知摔了多少跤,但自从小小会爬开始,我每次都不主动抱她起来,而是鼓励她,'自己爬起来,你真棒!’有了次,不管摔得多厉害,小小都能自己爬起来,还会拍拍小手和衣服上的灰尘。她以后会遇到比摔跤更需要自己应付的事情,我希望她永远记住'我能!我会!我很棒!’小小一天天长大,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日益强烈,吃饭、穿袜子、戴帽子……什么事情她都要自己试一试。尽管几乎每次我们都要“返工”,花的时间比直接代办多得多,但是,如果次不让她自己尝试,无异于剥夺了孩子学习、实践的权利。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懒或笨,其实,原因全在于当初的“次”没做好啊!教育家陈鹤琴对此曾有过精彩论述,他认为:“无论什么事,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儿童的种种坏习惯,都是由于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他们的教师或父母没有留心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要想把小孩子教好,一定要在他们次的时候教好。所以,对于次的动作,做父母和教师的要格外留意,以免留下隐患。” 
◆每天进步一点点。有人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关键是头三天,重在一个月。这是有道理的。“贵在坚持”,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也不深奥,遗憾的是它往往不容易做到。如果能够做到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后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榜样引导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他的表总被他拨快了十分钟。 
◆进行持久的训练,不断强化。习惯的培养有很多的技术手段,你们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成为习惯一定要训练21天以上。这种训练不是天天重复走正步,而是要进行反复的剖析、评估、引导等。 
◆前后一致,没有例外。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自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有例外。家长们应该谨记:在习惯未养成之前,不应有例外,即便是在习惯已养成之后,也不应该发生与习惯相冲突的事情。在培养习惯时,前后要求要一致,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心情很好或者很糟,就对孩子的要求有了例外。 
《成就一生好习惯》第1版是2002年出版的。冬去春来,花开花落,已经14个春秋。当年出版后,该书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欢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许多报刊也争相发表评论。该书被称为“本系统研究教育习惯”的图书,它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好书,一本让天下父母不再遗憾的好书。随后,该书重印了18次,还出版了箴言本、精华本,并于2009年出版了第2版。 
该书不仅受到读者的欢迎,而且还收获了不少荣誉。它先后获得了2003年度第七届天津市优秀畅销常销书奖,2004年度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连续荣登全国46家大型书店书城图书销售排行榜榜首。《中国图书商报》、《新京报》、新浪网、当当网、卓越网、亚马逊网等,先后对其进行连载或介绍,并被多所中小学校列为书目,还在中国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有的城市还把这本书列入全民读书月活动书目,有的网站把这本书推荐给父母们,将其列入百部家庭教育枕边书,众多读者还就其撰写了评论或读后感。 
我为之深感欣慰,但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是众多老师和家庭教育专家理解支持的结果,在此深表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每一位看到本书的朋友们,无论你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无论你我是否相识,只因为我们共同关注家庭教育,关心孩子成长,关注孩子成功,所以,我们心心相通…… 
好习惯出能力,好习惯出效率。习惯是思想和行为的载体,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捷径。 
如果你为孩子培养了一种好习惯,那么,你将看到未来生活里的希望。在通往成功和梦想的道路上,好习惯将成为孩子灵感的源泉,成为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我们做父母的,也许不能给孩子万贯家产,但如果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使孩子从小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就会使孩子多一分自信,就会使孩子多一分享受生活的能力,就会使孩子有一个积极的人生,就会使孩子多一分成功的机会。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五彩缤纷的百花园,那么,好习惯就是这座花园中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她的果实对生命的成长往往影响深远,就像鸟儿偶尔衔落到一个荒岛上的一颗种子,这不起眼的种子,往往就是森林的孕育者,是改变荒岛“荒之命运”的制造者。 
如果说生命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原野,那么,好习惯就是我们在这片原野上悄然踏出的一条心灵之路。有了这条路,我们就不会再因误入荆棘之丛而被伤害,就不会在漫长的岁月里迷失自我;有了这条路,我们就能去漫游我们的理想之国,就能一天一天接近我们渴望的美好生活。 
如果说生命是一部激越高亢的乐章,那么,好习惯就是在这部乐章中,我们用不断地拾取愿望的音符独自创作的一首动人的歌。唱着这首歌,我们就能享受到生活的节奏之美;唱着这首歌,我们内心深处就会涌动一种催促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教育我们的孩子,先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成就孩子的未来,先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杨 冰 
2015年8月于北京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第1种好习惯  给孩子一双“火眼金睛” ——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观察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让孩子长一双“火眼金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人生。 
观察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基础。观察力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一个人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谈不上聪明,更谈不上成才。观察可以激发求知欲,增进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使人获得更多的信息。人类获取知识主要依靠的是视觉和听觉,而依靠视觉摄入的信息量又远远大于听觉。人们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户,名人获得成功无不和他们重视观察、善于观察和有较强的观察力密切相关。 
光学家白春礼教授之所以对光学感兴趣,得益于小时候的善于观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淘气地用瓶子压住了一只蚂蚁。于是,他看到了一只特大号的、比平常大几倍的蚂蚁,于是便问父亲,父亲说这是凸镜放大的原理。这种有趣的光学现象激起了白春礼的好奇心,激发了他对神奇的光的兴趣。从此,他经常找来相关的书籍进行研读,并终成为全国著名的光学专家。 
事实上,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都必须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观察力的确是一个人基本的能力。细致是培养观察力的基本要求,准确是观察习惯的根本,全面是观察习惯的基本原则,发现特点则是观察的目的。所以,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自己的实验室中贴上“观察、观察、再观察”这一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观察。 
精彩案例 
任寰,7岁写诗,9岁发表作品,10岁出版本诗集,12岁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18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至今已出版诗、文集共7部,发表各类文章近500篇,多次获国际、国内文学大奖。 
任寰小时候不爱说话,这与她从小患过敏性哮喘有关。每次住院、打吊针、输氧,她也不多话。这种性格使她自然形成了善于用眼睛观察的好习惯。任寰上小学二年级时,父亲有意识地培养她观察、描写大自然的习惯。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又教她注意观察人物,观察人的心理,进而观察社会和思考人生。《10岁女孩任寰诗文选》就是她观察、思考生活的结晶。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称她的诗具有思辨性。 
有一次,父亲带她到公园去玩,出门前就告诉她:“你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特点,越细致越好,回来写篇日记。”这样,到了公园里,任寰就非常注意观察花、鸟、草、虫等。任寰本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父亲很好地利用了孩子这一天性,经常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在尽情的玩耍之中,观察万物的悄然变化。去看春天的绿芽、夏日的鲜花、秋季的果实、寒冬的落叶,去听蝉鸣鸟唱,这些都引发了任寰的兴趣和思考。 
任寰的父母平时注意引导孩子观察,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充实了孩子的生活。比如,让任寰观察家里养的花草、小鱼;晚上带任寰观察星空,讲讲简单的星系;白天观云,看到云的流动,就给她讲“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披蓑衣”等谚语的简单道理。 
任寰的父母经常引导她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接触生活,观察世界,扩大眼界,鼓励她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孩子思考问题。这对任寰后来的成功有极大作用。 
巴甫洛夫说过,在你观察、研究的时候,不要做一个事实的保管人。你应当力图深入事物的根源,应当百折不挠地探究支配事实的规律。这就是说,巴甫洛夫主张观察不但要准确,而且还应该达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程度。但这并非一日养成。比如:艺术家有艺术家特有的眼睛,人们眼中白色的墙壁,在画家的眼里却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生物学家能一眼认出动物、植物的种类;检测员则能从建筑物的外形上识别其不同的结构;当你沾沾自喜地买到一件“十分满意”的商品时,可能商品质检员一眼就看出了它是一件拙劣的仿制品…… 
父母在鼓励孩子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孩子善于观察。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培养观察力的好方法是教他们在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培养孩子目的明确、态度积极的观察方式。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观看和感知的活动。观察目的越明确,孩子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越深入,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孩子在观察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不相同的。明确目的就是要弄清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这两个问题。观察者的态度积极与否,对观察能力影响极大。比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转半天,回到家里,也说不清看到的事物。如果要求孩子去观察公园里的小鸟,那么,孩子一定会仔细地说出小鸟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眼睛的大小、声音的高低等。这样,孩子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从中获得更多的观察收获。 
●提醒孩子观察前的准备要充分,思维要跟上。观察前要进行有关知识的储备,以便让孩子看得懂;同时,要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其观察兴趣。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他熟悉的、喜爱的、特征比较明显的、容易辨认的事物,激发孩子积极观察的强烈愿望。例如,打开盛放浓盐酸的玻璃瓶盖子,看到瓶中冒出白色的烟雾,如果不懂得浓盐酸的有关知识,就可能得出“盐酸挥发出白色气体”的错误结论。只有懂得浓盐酸的相关知识,知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本是无色的,之所以会变白,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而形成了白色的酸雾,这样,观察才能正确反应物质变化的本来面目。在观察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种现象,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对观察中出现的每一种变化,都要彻底弄通弄懂,使这些感性认识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 
●耐心解疑释惑,培养孩子浓厚的观察兴趣。孩子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用心观察,并在观察过程中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否则,他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父母应该注意选择一些新奇的、具有吸引力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来激发、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在户外散步,听到林中的鸟鸣,可以对孩子说:“听,这是什么声音?是什么东西在叫啊?”并提议去看看。父母利用这样的方式可有效唤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若孩子对事物表现出了一定的观察兴趣,父母就要及时满足孩子的观察愿望,与孩子一起仔细观察,津津乐道于有关话题,并及时耐心地解答孩子的疑问。 
●引导孩子细心、准确地进行观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化学教授曾做过一个精彩的表演。他拿了一个装有煤油、蓖麻油和醋的混合溶液的玻璃瓶,并伸进一个指头沾了沾,然后把指头伸进嘴里,好像用舌头尝混合液的滋味似的。然后他把瓶子递给他的学生,让他们照着做。这些学生照老师的样子,果真一个个都尝了起来,尝后,他们不是蹙眉皱额,就是呕吐不止。可见,他们尝的绝不是什么美味。这位教授哈哈大笑说:“我是在考察你们的观察能力,看你们观察仔细不仔细,我伸进瓶子里的是中指,而伸进嘴里的是食指。”学生们一个个面红耳赤,羞愧难言。从此,这些学生都非常注意观察了。这说明,观察者在观察时要专心致志,要将事物的形状、位置、变化过程等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应该准确无误地反映到大脑之中,这样才能获取科学的知识。 
●告诉孩子观察方法要科学,还要有恒心。观察过程中,父母要告诉孩子如何看,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指导孩子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比如,父母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看大象时,就可边看边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孩子回答,如:大象的身体大不大?牙长在什么地方?鼻子有什么特点?鼻子是干什么用的?等等。只有经过父母有意识的启发,孩子才能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此外,父母还可以教给孩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观察活动,例如:色彩、形状、声音、气味等,需要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有时甚至还要尝一尝。只有这样用多种感觉去亲自感受,孩子才能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留下丰富深刻的印象。观察过后,父母应该要求孩子口述观察结果。这一要求会大大促进孩子观察的积极性,并使他在观察过程中变得更加仔细更加认真。 
●帮助孩子选择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整分合观察法。就是先整体观察,然后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观察事物的各方面的各种特性,后再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对事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例如:要想掌握人体解剖的知识,就应当首先观察人体的整体形状;再将人体结构分成各大系统,分别地进行观察;接着将各系统再分为各个器官分别进行观察;然后观察各器官、各系统之间的位置和联系;后再回到对人整体的认识。 
对比观察法。就是改变两个相同事物当中一个的存在条件,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异常变化。比较是一个鉴别的过程,只有通过比较,孩子才能提高观察能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观察其他孩子的绘画作品,并同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肯定好的,指出不足。再比如,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同样湿润的种子,一部分放在常温下,一部分放入冰箱中控制低温,结果发芽时间不一样,我们就可以获得该种子发芽时间与温度变化的有关知识。 
动静观察法。动态观察指按先后顺序或方向位置观察物体的变化。静态观察指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进行观察,建立基本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法则。父母要指导孩子学会动静结合观察法,为孩子以后看图数数和看图列式打下基础。 
反复观察法。对于某一动作,父母可以让孩子进行重复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强化孩子大脑皮层形成暂时性的联系,并能使各个暂时性联系之间相互贯通,逐步形成动作的连贯一致。反复观察能让孩子对事物形成整体认识,并掌握复杂的、难度大的各个环节。 
顺序观察法。事物的发生一般都有一个先后顺序,如植物的生长。父母可以让孩子认识一个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使孩子养成按顺序观察的好习惯。让孩子有顺序地观察,能使他们有条理地思考,达到思路清晰、言之有序,并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来说,观察的顺序可以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先中间后四周或先四周后中间、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等。 
重点观察法。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如植物生长是其从生到死过程中的主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即是重点观察的对象。这些训练对培养孩子抓主要问题、抓中心环节、掌握大局都有好处。 
定位观察法。父母可以让孩子通过定位观察来培养兴趣,如引导孩子读书,可以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从正面反复观察,还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这种方法能引发孩子对读书产生更大的兴趣。 
分类观察法。即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分别进行归类观察,如,观察燕子、麻雀,虽两者形状、颜色不同,生活习俗也有差异,但都属于鸟类,从而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告诉孩子观察要做笔记,记录要真实。对观察到的现象要认真地记录下来,以便进一步研究。因为观察到的感性知识不见得能立刻上升为理性知识,原因有可能是知识和能力的问题,也可能是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还不够,需要继续积累,所以要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今后有可能继续进行观察和研究。另外,观察时,各种现象数据很多,光凭记忆不可靠,应记下来避免遗忘,以便将来准确地使用这些观察结果。记录一定要真实,不能凭主观想象乱修正。这种不尊重观察结果而且任意修改,人为地制造“数据”的做法,是一种极不严肃的学习态度。 
●引导孩子观察时排除主观因素的介入。观察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往往会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到观察对象上。这种现象在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观察上是很普遍的。例如看花鸟,杜甫在《春望》诗里看到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江南春绝句》里看到的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作为文学观察,这两种结果都不失为独具匠心。科学的观察则要求客观、真实,不能透过有色眼镜去观察,否则就会失真。当然,客观的观察有时也需要想象,如果不借助想象力,也难以达到观察目的。为了使观察客观、真实,父母要引导孩子抓主要特征,排除干扰,不为假象所蒙蔽。 
●鼓励孩子多提问。观察力的高低与孩子视野是否开阔有关。孤陋寡闻的孩子,缺少实践的机会,观察力必然受到影响。看到同样一种现象,有的孩子能说出许多,有的孩子却说不上几句,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与孩子知识掌握的情况有关,知识学得扎实,道理融会贯通,观察问题就比较深刻。不要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的心灵深处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常常会向父母提出一连串精彩的问题,如:“天冷了水为什么会结冰?”“我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对于孩子们的问题,有许多父母觉得是意想不到的,或者觉得可笑、荒唐。面对孩子的提问,有的父母可能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哪有这么多为什么?”也许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也许认为这些问题不值得回答。如果是这样,会使孩子很扫兴,挫伤乃至磨灭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与思考兴趣。 
●引导孩子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观察力是感知与思考的结合。父母在培养孩子观察力的同时,还应引导孩子在观察中积极思考,把观察过程和思考结合起来。科学家看到某种奇特现象,也是要经过一番思考才能有所收获的。接收信息而不处理信息就没有创造。做父母的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孩子的观察能力才能一天天地敏锐起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