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安奎:游“李商隐”公园,追忆那“普天同庆”的往事-谨以此文献给第37个教师节

 乡土大河南 2021-09-03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游“李商隐”公园,追忆那“普天同庆”的往事

-谨以此文献给第37个教师节


作者 | 常安奎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我有一个小学的同学叫留才,我和他在小学时同窗共读四载,无邪童年,欢乐时光,当年感情深厚,留才后来由于家庭原因辍学,后来就一直没有见到他。
10年前我和留才在平顶山不期而遇,再后来他告诉我他去郑州荥阳定居了,曾多次邀请我前去看他,恭敬不如从命,盛情难却,前些天我去郑州荥阳再次看他。
当天晚上老同学用美酒佳肴款待我,让我分外兴奋和感动,第二天留才和他的外甥-英俊潇洒、帅气十足的尹生带我去荥阳李商隐公园游玩。

尹生是李店老坟李人,和当年我读小学时曾教过我的惠天庆老师是同村,这样一来我和留才及尹生我们就有了关于惠老师的共同话题,我给留才及尹生讲了一个我和留才上学期间发生的一件我与惠天庆老师之间的叫做“普天同庆”的插曲,此事我一直铭记心间,至今不能忘却。

这一切还是要从游李商隐公园和李商隐的诗说起。那天上午留才和外甥一起陪我畅游李商隐公园,留才外甥担任摄影师,公园内茂林修竹,碧草青青,小径弯弯,有曲径通幽的深邃意境,也有禅房花木深的葱郁静谧
我和留才来到小径旁一片火红的枫叶树林边站好,那枫叶正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殷红的枫叶在阳光普照下,映在留才黝黑而略带皱纹的脸庞上,我似乎感到了一丝岁月的流逝,人生重逢的不易和喜悦。

我让留才的外甥尹生给我两个照相,这是我和留才平生第一次合影,也许由于激动,感慨的世事沧桑,人生易老,于是就赋诗《重逢》一首赠与留才共勉:
人生似木有枯荣
世事沧桑亦峥嵘
莫道故交难重逢
荥阳煮酒枫叶红。
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李商隐先生官场斗败之后,人生失意之后,在这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乡间小路上,感遇伤时,奋笔疾书写下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千百年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所表达的真实意境和情感的寄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对自己现在人未老,头发斑白,概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所以对“晓镜但愁云鬓改”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是留才告诉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我们读小学那个年代赞美老师经常用的诗句,可惜当时不知道这句诗是李商隐写的。
这时留才问我是否还记得当年曾教过我们音乐的,家是老坟李的惠天庆老师,我说当然记得,而且记得非常深刻,我问他当年曾发生的一桩“普天同庆”插曲是否还有印象,留才说他已不记得了,于是我就向他和尹生讲了这则插曲的真实经过:
上世纪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李店乡的西杨庄小学读书,校园里有一位多才多艺的数学老师,但是他又会音乐,他是全校的音乐老师,当然也是我们的音乐老师。
那时教的歌曲有《歌唱华主席》、《义勇军进行曲》的新国歌(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朝阳沟》选段、《卖报歌》等,时常也教一些乐理知识。
每次看到惠老师拿着教鞭(实际是个木棍)打着拍子,如醉如痴,闭眼摇头地哼着曲谱教我们唱歌,刚开始学生唱得不好,他表现出非常生气,满脸怒气和愁云,等同学们唱好了,而且能和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齐唱,他就会开心地笑着,挥舞着他那有力的双手,两个眼睛高兴地眯成一条缝隙,俨然一个伟大的音乐指挥家所展示出的造型和pose!
他教聂耳的《卖报歌》时,把歌词首先写在黑板上,然后逐句给我们讲解,当讲到“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惠老师说你们生在和平的新中国,沐浴在这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阳光下,和当年重庆街头的报童相似的年龄能坐在这里读书,三餐无忧,你们是多么的幸福!
惠老师写一手好的魏笔体书法,字体苍劲,很有特色,不是一般人能模仿出来的。
记得上六年级的一个周一的早自习,我班的同学正在早自习晨读,这时惠天庆老师拿了一沓子白纸进来,满脸怒气,然后用小刀裁剪成小片,分发给班上的每位同学,然后他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普天同庆”,让每个学生都要在发的白纸片上写出这四个字,并在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看到惠老师这样的行动我的心里就已经有数了,于是在发到的纸片上故意一改正常写法,歪歪扭扭写了“普天同庆”四个字并署上自己名字,于是和同学们一道交给了惠老师。
惠老师把所有人的纸片收了之后,然后告诉大家今天让大家写这四个字的目的:他说他出生在解放前,从小家里贫寒,读书困难,国家贫穷积弱,他的父母期望有朝一日普天之下百姓幸福,人民安乐,能够普天同庆,于是就给他起名“天庆”。
然后他说早几天不知是谁在他的办公室的木门上写了“天庆”二字,他很生气把字擦了,但是没擦干净,还能看到“天庆”二字,昨天周日他回家不在学校,今天来了,发现木门上又有人在原来“天庆”二字的旁边,用铅笔再次写了“天庆”二字,这是对老师我的极为不尊重,难道你父母的名字是你们随便叫的吗?难道老师的门上是你练字的黑板吗?
他说希望在我门上写字的人要自觉承认,争取宽大处理,否则他会凭借今天各自写的纸条字迹一定把在他门上写字的这个人找出来,一定让校长把此人开除学籍。
惠老师走后,同学们都嘀嘀咕咕地说不是自己写的,当然也不会害怕。
但是我清楚铅笔写的“天庆”二字是周日我从惠老师门前路过,看到原来写的“天庆”二字写的很好看,于是就模仿一下,结果竟然闯下如此大祸,紧接着的一周我非常害怕被查出来,所以一直内心忐忑不安,惶惶无助,后来到底也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但是后来每次看到惠老师就有一丝自责和不安。
那时惠老师虽是小学公办老师,由于离家远就在学校生火做饭吃,夏天就把饭碗、菜碗放在校园里的地面上吃饭,我时常去学校很早,看着惠老师和赵玉峰校长一边各自吃饭,一边聊天。

那时我经常向惠老师请教数学,当然是多数是数学应用题,时间长了惠老师告诉我,应用题的本质是用数学语言把文字的内容表达出来,还告诉我要学好语文要把题意真正领会,就容易把应用题的式子列出来。从此以后我认真领会惠老师教诲,那年我的数学有了较大的长进。
那个时候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农村小学教学基础差,教具要自己制作,号召小学生收集废弃牙膏壳皮和废弃电池等来制作数学教具:如圆锥体,长方体,天平砝码等。
惠老师手工制作的木制钟表,正好分针转一圈,时针转动一个格子。据说当年在县里所有小学校教具展览比赛中,惠老师手工设计制作的木制钟表获得二等奖。
在那个时代,那个岁月,国家困难的日子,贫困学校的老师自己制作教具,给学生诠释深奥的科学道理是很普遍的现象。
乡村老师很多的身份都是民办老师,农忙时他们种地收庄稼,农闲时他们登上三尺讲台讲课,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为祖国的未来奉献一切,密密麻麻地书写教案,为的是一堂好课,青灯孤影,遍查群书耗尽了他们美丽的青春,飞扬的粉笔碎末染白了他们的双鬓。
当年惠老师也许只是亿万农村小学教师中的一员,也正是他们在共和国困难的日子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我们离开了小学上了初中,有时在上学或回家的路上会碰到惠老师骑着自行车行路,他见了我总是笑眯眯的,鼓励我要努力学习。
每一次遇到我就对当年惠老师让写“普天同庆”的事浮现一次,但最终都没有向惠老师道歉。
正好上初中时,和惠老师的二儿子惠自壮成了同学,在一次课余时间,把这个“普天同庆”的故事给自壮讲了一次,希望他回家的时候能讲给他的父亲,后来听自壮说,他回去给他父亲提及了此事,说父亲记得此事,但已经不生气了,让自壮转告我不要太自责。
也许自壮说的是安慰我的话,但我总感觉愧疚,希望方便的时候要向惠老师当面道歉,不知是何缘故,但始终未能如愿。
前些年我在李店街赶年集正好碰到惠老师,他年龄已大,毕竟是70多岁的人了,他体态稍胖,头发已掉光,我向他问新年的祝福,惠老师还很热情,知道我是他教过的学生,是岗常的,和他二儿子自壮是同学,但我叫啥名字他说不记得了,只说我当年学习刻苦,经常到校早,向他请教数学题,当我告诉他我的名字的时候,他说你们村的学生能从名字区分辈长免,从上到下辈分杰、安、广、运辈分的学生我都教过。
他说年龄大了,走不动了,今天开老年摩托到集市办点年货看看热闹,年货已经买齐了准备回家,欢迎我有时间到他家做客,我让惠老师转达我对他儿子自壮的问好,然后我和惠老师握手告别。

我望着惠老师开着老年三轮远去的背影,当年“普天同庆”的往事再次涌向我的心头,我再次有一点愧疚和自责,由衷祝福我这位小学的老师,祝他健康长寿,福如东海。

当我和留才、尹生一起在李商隐公园游玩即将结束,李商隐公园东门口一道矮墙上“春蚕到死丝放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赫然在目

这时留才的外甥尹生说我给他讲的关于惠老师的故事让他也非常感动,但是他说给你透漏一个过时的消息,惠天庆老师已于去年就去世了,听到尹生这么一说我马上有一阵悲伤,我分明感觉到此生将永远再没有机会向惠老师就“普天同庆”的事件向他老当面道歉,这件事情也许成为我对惠老师此生永远的愧欠。
今天至此我国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的国家已真的已政通人和,人民安康幸福,真的已如惠老师名字寓意和生前所愿:普天同庆!他生前钟爱的教育事业也早已如他生前所愿,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已成为光荣的历史,但他们昔日用青春和汗水铸就的共和国教育的丰碑永留天地之间。
至此难忘的日子我再次回首往事,榨出自己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以表达对当年所有教过我的已去世老师的怀念和健在老师的感恩。
(全文完)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