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6 唐诗解读——杜甫之《登岳阳楼》

 耕读人家jkhpb3 2021-09-03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

吴楚:今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上古属楚地。今江苏、浙江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上古时为吴地。

坼:裂开。

凭轩:凭栏远眺。

解读:

湖南的岳阳楼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之所以称之为名楼,主要是与唐诗有着密切的关系。前文多有提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

该诗中提及到的黄鹤楼,相传为三国时期吴国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唐代玄宗时期中书令张九龄贬谪到岳州时,在洞庭湖边修楼,并正式命名岳阳楼。后世文人雅士经过此地时,多有题咏。其中最为著名有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的《登岳阳楼》以及北宋时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其中孟诗前文已经提及,不再赘述。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冬天,杜甫从湖北江陵、公安一带辗转来到了湖南岳阳,来到他心仪神往的名胜之地岳阳楼,面对着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水,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涕泗横流。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写诗人初登岳阳楼时的欣喜之情,因过去常听人说过洞庭湖和岳阳楼,只是无缘得见,今天这个梦寐以求的圣地如此真实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实在是人生第一大快事。“昔闻”与“今上”对仗,隐含了诗人来岳阳之前的企盼之情以及身临其境的激动心情。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洞庭湖在楚之东、天之南,浩瀚的湖面,不见边际,仿佛在古代吴、楚两国之间划出一道宽广的大裂缝,日月星辰也都似乎在湖水中漂浮隐现,也难观诗人登楼远眺,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两句极力形容洞庭湖的壮阔,有俯视一切的气势。杜甫这一联可与前辈诗人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称为唐诗中描写洞庭湖壮观诗句。只是杜诗在诗中化用了郦道元的《水经注﹒湘水》:“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其中”之典,悄然无痕,观者当察。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诗人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诗人此时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既有亲友远离或逝去的伤感,又有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精神上非常苦闷。“老病”,既老且病,前途茫茫,何处安身。“孤舟”是指诗人在一条小船上漂泊度日,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身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聪,牙齿豁落大半,还患有慢性肺病。

杜甫的晚年诗歌,大都在描写秋日时会极力将天地之间表现得无限辽阔苍远,且在博大寂寥的空间背景之下,诗人的自我抒情形象显得渺小孤独,进而产生强烈的反差,以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观这一联,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心情落寞,情郁深痛,熔铸了诗人十余年来辛苦漂泊孤独,四处流寓,无处为家。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从眼前的洞庭湖向长安望去,中间隔着数重关山,想到北方战事又起,国家动荡不安,黎民百姓又要生灵涂炭,而自己报国无门,内心十分哀伤,从而将这首诗的内蕴更富有时代意义。清人黄生在《杜诗说》中对这一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不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足见诗人内心深处永远跳动着的是那颗忧国忧民火热的心。

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相比,孟诗超出视野的局限,以融入太虚之中的整个身心去感受洞庭湖云气蒸腾、天水混茫的气势,和洪波涌起、撼动岳阳的伟力。着重在夸张云水和洪波的关系。杜甫这首诗形容洞庭湖的壮观,同样超出了视野的局限,但着眼于它分裂吴楚的地势和包容乾坤的度量,即脱略了洞庭湖的水景,从地理位置更拓开到整个天地乾坤。由于星辰日月的循环周转都浮在湖水之上,那么与乾坤对应的洞庭自然是更加浩淼无边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