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历代鲁王墓葬综述

 日月存心 2021-09-03
鲁王文化,记录真实的历史

关注 鲁王文化

一起走近真实的大明历史

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


明历代鲁王墓葬综述

 韩善琪

      明代的墓葬,自朱元璋称帝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一改唐宋旧制,由注重灵魂的上、下宫制度,改为突出皇权和礼治的“前朝后寝”制度。他所创建的明孝陵模式,为明清两代帝陵所沿用。
      亲王陵墓的营建,大都按照明制规定,遵循帝陵的设计理念,选址建造,但规模小于帝陵。其中由于帝、王关系的亲疏,藩国实力的贫富,地理环境的限制而形制略有差异。
      据《明史》载:“诸王及妃公主丧葬诸仪,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樉薨,诏定丧礼,礼部尚书任亨泰言,考宋制宜辍朝五日,今遇时享,请暂辍一日,皇帝及亲王以下至郡主及靖江王宫眷服制皆与鲁王丧礼同,皇太子服齐衰,期亦以日易月,十二日而除,素服期年从之,定制:亲王丧辍朝三日,礼部奏遣官掌行丧葬礼;翰林院撰祭文,谥册文、圹志文;工部造铭旗,遣官造坟;钦天监官卜葬,国子监监生八名报讣,各王府御祭一……;凡亲王妃丧……,布政司委官开圹合葬,继妃、次妃祭礼同,其夫人则止御祭一坛,但造圹衬葬;郡王丧辍朝一日,行人司遣官掌行丧葬礼,余多与亲王同。” ⑴
      鲁王一支自朱檀首批封王起,至末代鲁王朱以海取消鲁王监国止,共传十代十三王,历时283年。他们死后,除朱以海葬于金门岛外,其余各王均在鲁藩境内建造了陵墓,现根据所掌握资料,分述如下:

一、明鲁王陵
      据《兖州府志》载:“鲁荒王园在九龙山。”⑵即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北约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麓,为第一代鲁王朱檀及其嫔妃的陵墓区。
      因朱檀系明代第一个薨逝的亲王,陵墓系第一座营建。所以当时朱元璋虽然对朱檀之死又疼又气,且又忙于国家的恢复建设,但还是昭令各部,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陵园。
      首先是选址,由钦天监安排通晓阴阳风水的术士,踏遍了鲁藩的山山水水,最终选定了朱檀生前就在此烧炼仙丹的九龙山下,作为其万年吉壤。
      九龙山有连峰九座,由东南而西北,蜿蜒起伏,逶迤如龙,故名。南为龙头,北为龙尾,龙头前两侧有“白马”二泉,是为龙眼,为白马河源头,由东北往西南而西北绕山而过,环抱有情,南面一片沃野,与朱山遥遥相望,东西两侧有卧虎山、玉皇山拱卫,朱檀墓就建在这龙头山下,完全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神方位。整个陵区居高临下,向阳濒水,一派皇家气派。(图1)

1 鲁王陵前门(原貌)

      陵址选定后,由其舅舅武定侯郭英负责督建,坟茔于洪武二十三年丁酉(1390年5月25 日)建成,不久即应将其下葬。时值农时正忙,地面建筑当为二期所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陵区共分导引,外城,陵寝主体三个部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导引部分:建有鲁荒王陵牌坊、守陵卫士住所和外御桥。
      二、外城部分:陵区外郭城墙,南至外御桥北约20米处,北至九龙山第一个山头后(现有石墙遗址一道,俗称“龙锁子”),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800米,总占地面积约96万平方米。在这个范围内,分布有棂星门、石像生、宰牲亭、具服殿、内御桥等。
      三、陵寝主体:该区域属内城部分,其中又分前朝区和后寝区。前朝区为陵园,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0米,主要建有陵门、二门、三门、享殿等;三门至地宫后部为后寝区,南北长为215.3米,其中包括明楼、朱檀墓、汤妃墓、戈妃墓等。
      据当地群众回忆,陵区的最南端,当年建有牌坊一座,为二柱冲天式,横额上书“鲁荒王之陵”,因早年毁于战火,建筑规模无考。陵区的东面,有一村名曰“老营”,为当年守陵卫士住所。据《邹城市地名志》载:“明初,鲁王朱檀墓在九龙山建成后,此村成了护守陵墓的军卒驻地,因而改成九龙营,后渐成老营”,⑶大约取当年为兵营之意。
      牌坊往北约500米处,为外御河,(现有一条东西河沟,当地群众仍呼之为“午门沟”),神道正中现有石板桥一座,当为外御桥遗址。
      外御桥往北约20米处,为外城的南门,当年建有棂星门,为四柱三楹式、当地群众称之为“午门”,具体形制无考。由此往北,神道两侧列有石像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现已无遗迹可寻。石像生北面,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宰牲亭、具服殿,由于毁于明末清初战火,地面建筑无存,但当地群众口碑相传,仍能指出其位置所在。
      由此而北为内御河,其东西两侧为“白马”二泉,中间架石桥一座,为内御桥,桥为单孔起券,桥上以石板铺面,桥两侧精雕石莲柱栏杆,柱头为火焰状二十四节气刻纹,栏板饰有透雕宝瓶图案。桥南北长16.2米,东西宽8.5米。
      过御桥40米便进入内城,修复前尚存原址的残垣断壁。陵园南墙有三门,为陵门(俗称前门),中门独高,侧门较矮,翼然并列,系门洞式斗拱建筑。中门道宽约3.6米,左、右侧门道宽约3.2米,四周建有高 3.7米,宽0.7米,基厚1.4米的围墙,为冰盘檐式砖石结构,墙体均用40厘米长的青砖砌成,异常坚固。据说早年内城墙的四角建有角楼,为守陵人员护陵之用,布局严谨,各具格局。陵园中间设一隔墙,分前后两进院落,前院稍大于后院,呈后高前低状。
      第二道门,亦称祾恩门,与南门建筑在同一条中轴线上,为四柱三楹式木结构歇山飞檐建筑,墙壁外侧为青砖建成。后院中部的享殿,又称祾恩殿。台基东西宽33.68米,南北长20.4米,殿前有长10米,宽15米的月台,周围镶有玉石栏杆。享殿为陵区主体建筑,是谒陵祭祀举行活动的地方。清代倾倒后,改为三间关帝庙,“文革”期间损坏,现有26根柱础尚为明代遗物,1987年按原规格恢复基础。从台基的高大宽广和柱础的规模,可以推知当年享殿的巍峨宏大。
      沿陵园三门而出,到达陵区的后寝部分,迎面而立的是方城明楼,通高13米,方城高7.5米,砖石结构,下为线条雕刻粗犷有力的须弥座,顶部是正方形平台,东、南、西三面建有女儿墙,北面则修建矮垣一道 ,东、西、北三面设石阶以通上下。明楼高5.5米,为歇山飞檐斗拱建筑,建在方城之上,四面辟门,明楼中原立石碑一座,碑额前后刻有二龙戏珠,正面篆刻“大明”二字,碑身正面刻楷书“鲁藩荒王之陵”,字体端庄有力。登明楼四望,陵区风光一览无余。
      明楼后23.4米为地宫墓道,全长50余长,墓室全长20.6米,分前后两室,平面呈“T”字形,距地表26米深。墓顶及墓道上面系用五色土层层夯筑,封土面积约1.3万平方米,发掘前保存完整。封土系从陵区西面的溪湖村运来,由于建墓的大量用土,其村成了一片洼地,故名“溪湖”。墓顶遍植柿子树,以谐朱檀为十子之意。这座工程浩大的陵墓,系在山上凿石开圹,然后用砖砌垒,动用土石方约20万立方米。据专家估计,按当时情况,以二百个劳动力计算,需二、三年时间才能建成。
    墓道正直向北,外口宽,向里渐窄,呈外高里低斜坡状,里口宽3.9米,北距金刚墙1.5米。墓道内筑有用石灰、糯米汁、豆汁混合浇铸的三道挡土墙,其中第三道墙亦称封门墙,高 8.86米,上部厚1.6米,向下渐宽作砥墙状,墙基向外伸入墓道中。墙用大砖砌成,封堵牢固,至今痕迹可见。
      封门墙后为红色金刚墙,通高8.2米,宽5.35米,上部是用绿色琉璃砖、瓦筑起的门楼,墙面敷一层坚硬的红灰泥。门楼的上部、左、右、后三面附有砖砌的档土墙,与前面的挡土墙接齐。在门楼上又筑起一道东西长条形的护槽,顶上覆盖两层石条,用以负担上面的夯层封土,防止损坏门楼建筑。
      墓门在金刚墙下部的正中,门洞高2.4米,宽2.25米。上部用一米厚的石条横担,发掘时已有裂痕,洞口以砖封门。
      墓室通长20.6米,共有两重石门,分前后两室,亦为前朝区和后寝区,两室之间有甬道相连,除门部为石料制成外,余为砖砌券顶,方砖铺地,四壁及顶部敷以白灰,壁上饰双条墨线。
      两道门形制相同,第一道门缩入洞口1.5米处,双扉枢轴式。墓门以整块巨石做成,高2.4米,宽1.3米,厚0.2米,每扇重约1500公斤。正面雕有纵横九排乳状门钉,门涂朱漆,门钉贴金,镶有铁质涂金铺首衔环,色泽鲜艳。门环以长57厘米的插簧式铁锁锁住。
      地宫的前室,南北长8.05米,东西宽5.25米,高4米,顶部为东西起券。甬道的券顶较矮,高1.9米,长1.95米。后室为棺室。南北长5.45米,东西宽8.2米,较前室高大宽敞。(图2)

2  朱檀墓平、剖面图

      前室正中部置一大缸,直径1.1米,高1.5米,缸内有铁芯灯座,即万年灯。中部随葬品有庞大的木雕彩绘俑群,共432个,分别为仪仗、车、马俑等。比例相称,刀法简练,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有手持金瓜、钺斧、朝天镫,刀、枪、剑、戟的武俑;有手持各种乐器的乐俑;有拱手而立的文官和身材魁梧的侍卫。后部中央设御案一张,案上放盝顶宝匣3只,内置木制贴金“鲁王之宝”印。
      后室中部砌有南北长3.85米,东西宽3.1米,高0.5米的砖质须弥座,朱漆金丝楠木棺椁,置于棺床之上。棺床两边有桌8张,其中4张为镶砾石桌心。东侧放有两个戗金漆箱,内装冠、冕、袍、靴和玉圭、玉带等,西边桌上放文房四宝和琴棋书画等物。其他随葬品为木、竹、铜、锡做的小冥器。东西两壁各有三个殡仪木牌,分别为“云纹”、“钺斧”、“??”三种,正合亲王礼制。随葬品的摆放,体现了古代帝王“事死如事生”“厚葬以明孝”的思想。
      朱檀墓西60余米处,有次妃戈氏墓,地面有何建筑,史无记载,墓室较鲁王墓浅,距地表约8米,墓室为砖砌券顶,分前后两室,通长15.2米,宽4.3米,高4.13米,前后室两侧及后壁各有一龛室,当为放置随葬品之用。墓门高2.3米,宽1.3米,厚0.2米,为双扉枢轴式,共两道石门,以自来石支顶。从建筑工艺上看,做工远不如朱檀墓精细。
      据史料可知,戈妃死时朱檀早已下葬,因鲁王是第一个薨逝,未定合葬丧制,所以衬葬于此。
      戈妃墓于1975年被当地农民耕地时发现,除墓志及少量文物现存于邹城市博物馆外,其他文物被盗窃一空。
      正妃汤氏墓亦葬于此处,目前位置不详。
      朱檀墓于1970年由山东省文物部门组织发掘,出士各类珍贵文物1300余件,其中多为国内孤品或珍品(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一一介绍)。是山东省建国后发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明代亲王墓葬,为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明代亲王生活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85年冬,邹城市委、市政府,为了保护文物、开发旅游,在省文物、旅游部门的指导下,组成专门班子,搬迁陵区居民,清理加固墓道,按原貌恢复地面建筑,作为文物旅游景点,于1988年3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1992年6月12日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 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鲁靖王陵
      鲁靖王陵位于邹城市东北约14公里处的云山之阳,为第二代鲁王朱肇煇及其嫔妃的陵墓区。
      据《兖州府志》载:“鲁靖王园在云山”。⑷与1973年出土墓志记载相符。
      该墓始建年代不详,约建成于成化二年(1466年),同年十一月葬入。陵区背依云山,南望阳山,东有四基山,西为荆山,按照四神方位选址营建。
      地面当年建有陵园、享殿、陵门等,因毁于明末清初,地面建筑无存,附近地面散见琉璃砖瓦、柱础等建筑遗物。墓室于1957年被盗,除墓志一合现存邹城市文物局外,其他文物被盗一空。墓室距地表约8米,分前后两室,前室放随葬品,后室为棺 郭室,青砖起券,条石铺地,现墓门封死,墓顶封土高约3米,长宽各5米。(图3)

靖王墓

      该墓西距朱檀墓约2公里,东南1公里处为其嫡二子朱泰墱墓,三墓呈携子抱孙状,与孔子墓葬式相仿,为传统的墓葬格局。
      靖王陵1992年与荒王陵一道,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将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鲁惠王陵、鲁端王陵、鲁恭王陵
      该三陵位于山东省泗水县东南约12公里处的二歧山南麓。为第三代鲁王朱泰堪,第七代鲁王朱观  ,第八代鲁王朱颐坦及其妃子的陵墓群,俗称“三王墓”。(图4)

三王墓位置图  (赵宗秀绘)

      二歧山形如蛟龙,雄伟高大,往东有山4座,形状相同。二歧山前峰号称龙头,往西南方向伸展一山名虎尾。二歧山前面共有五座小山,状如龙爪,惠王墓居东,在第四个小山头偏东;端王墓居中,在第三个小山头偏东;恭王墓居西,在第一个小山头偏东,东西两墓相距约800米。据《兖州府志》载:“鲁惠王园、鲁恭王园两墓在泗水县东南三十五里处九奇山,” 与清光绪十八年版《泗水县志》记载同,且惠王及妃赵氏已有墓志出土,是为佐证,地名九奇山即今二歧山。
      陵区背依二歧山,南与益母山相望,西南与尼山为邻,东有朝母山拱卫,境内陆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按照四神方位选址营建。
      惠王墓约建成于成化十年(1474年),同年十月葬 入,该墓早年被盗,现为平地(图5),【泗水县志】记有鲁惠王圹志铭(不全),1980年11月又发现鲁惠王 妃圹志(亦残),该县文管所原所长进行了抄录,后又不知所踪。
      端王墓约建成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该墓据《兖州府志》载:“鲁端王葬于费县洙湾山”,⑹ 但《泗水县志》及《山东省文物志》均载:“鲁端王葬于二歧山”,⑺ 经实地勘测,应以《泗水县志》记载为准。该墓早年被盗,现存封土高3米,南北长10米,东西宽14米,南面已遭破坏,露出夯土层。(图6)

      恭王墓约建成于万历二十二年(1595年)。三王墓中惟恭王墓规模最大,座落于二歧山前卧龙岗下,处于整个山脉的中央部位,墓室营建在由九块长方形梯田连成的所谓“九级台阶”上。墓前原建有陵园,陵园内建有享殿等建筑群。现建筑已毁,地面散见柱础石及琉璃瓦残片。“九级台阶”下现为一条南北大道,应为当年神道。距墓南约500米处,现存有陵门基址,长约6米,宽约3米,高约1米,为石灰岩砌垒,附近散见大量石灰及砂子。门址前200米处,建有御桥,桥长4米,宽3米,高2.5米,为拱券单孔石桥,桥基东西两边各有一对伸出的兽头石刻,除兽头稍有残缺外,整个桥座保存基本完好。向南300米处,原建有石坊,上题“鲁恭王之陵,万历年建”。惜其十年动乱期间被砸烂。
      该墓时遭盗墓者挖掘,惟99年破坏最重,墓顶封土被炸两个大坑,墓室券顶被炸毁。地面建筑毁于明末清初,现存封土高4米,长宽各约14米。(图7)

鲁恭王墓

      三王墓1986年被公布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鲁庄王陵
      鲁庄王陵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南约10公里处的南沙镇上营村后狐山之麓,为第四代鲁王朱阳铸及其嫔妃的陵墓区。(图8)

鲁庄王陵

      据《兖州府志》载:“鲁庄王园在县东南二十里狐台山麓,俗谓壶山是也。”⑻  今称狐山。狐山主峰突出,两冀有小山峰往南伸出,状如簸箕,其东西两侧又有两山,向北与主峰连接,左为东山,右为审贼山,南有南山,鲁庄王墓就建在主峰前面的簸箕形中间,形胜优美,符合四神方位。该陵于嘉靖二年(1523)由工部负责营建,约于嘉靖四年(1526)建成,同年四月二十日葬入。
      墓前原建有陵园、享殿,现已圯毁,地面散见有柱础石、琉璃瓦等物。2003年此处被误认为是皇姑坟,被人承包,作为公墓开发地,以推土机整地时挖到地宫甬道,发现墓志一合,埋于墓道正中,距地表约3米。从圹志记载方知是鲁庄王墓,墓门已发现,墓室早年被盗。
      陵区当年建有内外城墙,外城遗址现仍可辨认。
       以上是笔者2004年8月实地考察之情况。据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考古研究所2014年出版的【鲁荒王墓】记载,鲁庄王与王妃是同穴不同室的合葬墓,各有墓道和墓室,后室有通道相连。“鲁庄王圹志”和“鲁庄王妃张氏圹志”分别发现于各自的墓道中,前者收藏于滕州市博物馆,后者保存于上营村委大院内。2012年 再次考察时,墓道部分掘开,暴露于外,砖筑的墓壁有两个拱顶券门,墓门外侧各自砌“八”字形矮墙作为墓道;墓门朝南,西侧墓道出土鲁庄王圹志,据此推测西侧墓室为鲁庄王墓。墓室填土已被村民清理,墓门尚存石质门扉,其上浮雕鋪首衔环;门扉后是前甬道,长2.1米,其后是为前室,长2.68、宽3.15米;后甬道长2.1、宽2.34米,甬道内有门槛和门枢,但不见门扉;后室长6.36、宽3.17米,整个墓室均为南北向券顶。后室的后部中央有石质矮棺床,长3.56、宽1.9、高三米 ;后室东部有一通道,与王妃墓相通;东、西、后壁各有一个壁龛,尺寸大致相同,高约1.1、宽约0.75、进深约0.8米。东侧王妃墓室积满填土,未知其祥。

五、鲁怀王陵、鲁悼王陵
      两陵均位于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小山后村北的毓秀山南麓,为第五代鲁王朱当  ,第六代鲁王朱健杙及其妃子的陵墓区。
      据《兖州府志》载:“鲁怀王园,在县西南八里毓秀山,即南成山,亦曰鲁子山,鲁悼王园在毓秀山 。”⑼ 与《平邑县志》⑽、《山东省文物志》⑾ 所载相同 。毓秀山为五个山头相连,由西向东渐小,当地人称为小山,左为青龙山(系人工堆筑),右为白虎山。正南有四个小山相对,亦名小山,上面现有日伪时期修建的碉堡遗址,当地人有“前悬四,后悬五,左青龙,右白虎”之说。其实应为“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怀王墓居东,在第四个山头下,约建于弘治十八年(1505),建成于正德二年,同年七月二十日葬 入。(图9)悼王墓居西,在第五个山头下,约建于正德十五年(1520),建成于嘉靖元年(1522),同年八月二十九日葬入。(图10)。陵区当年建有内外城墙,墓前建有陵园、享殿、御桥等建筑,现已毁坏,地面散见有琉璃砖瓦,外郭城墙部分遗址仍可辨认。

      两墓均于1966年被盗,墓中文物流失,1972年出土墓志各一合,现存于县博物馆,据《平邑县志》载:“两墓相距25米,东为鲁怀王墓,墓高10米,直径30米,西为鲁悼王墓,墓高7米,直径16米,墓室均为砖石结构,底部用条石铺成,上部为拱形,青砖砌垒。
      两墓现已进行保护,为平邑县文物保护单位。

六、鲁敬王陵、鲁宪王陵、鲁肃王陵
      据《平邑县志》载:“鲁敬王陵位于郑家峪乡东午门村北。”⒀ 1972年出土的鲁王妃程氏墓志载:“妃程氏,东城兵马副指挥程良琏之女,生于隆庆二年二月二十四日,万历十四年选配鲁恭王之子、富平王寿 曾,万历十九年闫三月十八日以疾薨……,万历二十四年六月初一日,富平王寿 曾袭封为鲁王,妃程氏追封鲁王妃,万历二十九年十月初六日合葬于兖州府费县地方奎山之原,奎山在东午门村北,当地人称王山,距平邑县城约十公里,原属费县管辖,1946年划归平邑县郑家峪乡,现改为丰阳乡。
      奎山有连峰两座,由西南往东北渐小,敬王墓在西南第一个山头下。南面有一小山,有如案山,再往南为凤山,以形如凤凰而得名,东面为东山,西为柴山,符合四神方位。(图11)

图⑾  鲁敬王陵

      敬王陵及程妃墓约建于嘉靖二十八年(1600),建成于嘉靖二十九年(1601年)。地面当年建有内外城墙,墓前建有陵园、享殿、御桥等,现已毁坏无存。只有地面散见琉璃砖瓦、柱础石等建筑物。该陵于清末被盗,墓中文物洗劫一空。程妃墓1972年被盗,出土有墓志一合,1984年才被发现。墓志详细记载了程妃的生平、葬地,为研究明代鲁王陵的珍贵实物,现藏于平邑县文管所。
      据该县文管所王馆长介绍,墓室被盗之后,当地群众可随意进出墓室,得知墓为前后两室,青砖起券,条石铺地。现墓门已封死,墓表封土高约3米,长宽各约5米,为平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代鲁王朱寿 宏,第十一代鲁王朱寿镛,两王墓葬情况,因无确凿资料,目前位置不详。

七、鲁安王陵
      第十二代鲁王朱以派,因清兵入关,大破兖州,自缢而死。此时朝廷自身难保,所以安王的葬仪就不像平时那样依照程序。据兖州于家村朱以派后代所修牒谱载:“王缢死,封子袭王职,子因父死无葬,愿尽孝道,兄与弟私将父王之灵柩运到城西丁家庄,二百步许安葬,母亲妻子搬来,遂在丁家庄隐居避住。”⒁ 丁家庄在今前海乡, 而《滋阳县志》则载:“朱以派墓在栗园”,⒂ 栗园在今城北谷村镇,与谱牒所记有异,不知孰是。现附丁家庄墓碑照片一张,供读者参考。(图12)

图⑿  鲁安王朱以派墓碑

      另外,兖州于家村亦有一碑,称朱以派后人所立,但所记内容多与《明史》不符。
      其墓位置不可确认,待今后有更确凿材料,再做定论。

八、鲁王监国陵
      第十三代鲁王朱以海,为最后一代鲁王,肃庶六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袭封,清兵入关后,兖州陷落,王携眷南逃,后监国于绍兴,永历十六年(1662年)薨,因离帝遥远,未上谥号。据兖州博物馆樊英民先生处惠赠《明监国鲁王圹志之研究》载:“朱以海葬于金门金城东门外,西红山之阳,其地前有鼓岗湖(俗称古坑湖),再往前为青山,左有山仔尾山(土名),右有献台山(土名东红山),乃鲁王生前常来游玩之地,山上有鲁王亲题“汉影云根”四字。”⒃  (图13)

13  鲁王朱以海墓

      该墓于民国四十八年(1959年),被驻福建金门国军军官刘占炎,指挥部队开山采石时所发现。墓葬保持完好,墓为单室,长2.3米,宽0.87米,深1.03米,墓室墙厚0.2米,火烧红砖铺底,缝线灌有水银。出土鲁王遗骸一具及永乐钱三枚,并有墓志一块,详细记载了鲁王以海的生平,此墓志的出土,校正了长期以来关于记载以海之死的一些讹误,实为难得的珍贵资料。
      墓志现藏于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九、鲁王宗室其他墓葬
      据史料可知,除十代十三王外,鲁王一支共封郡王70位,其中首封19位,将军387位,中尉376位,这些后裔,也均在鲁藩境内营建了陵墓……

      纵观历代明鲁王墓葬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据已知资料,鲁荒王陵与全国明代其他王陵相比较,堪称明代亲王第一陵,具体表现在:
朱檀为最早薨逝;    陵墓为最早营建;
陵区规模最大;      地宫距地表最深;
出土文物最完整;    文物价值最高;
鲁藩贤王最多;      鲁王传世最长。
      二、鲁王一支除第十代、第十一代葬地不详,第十二代葬地不能最后确定,第十三代鲁王葬于金门岛外,其他均葬于鲁藩(今山东省)境内;不像其他王陵,集中葬于一地。
      三、历代鲁王墓葬均按四神方位选址营建,依山傍水,形胜优美,主要分布于山东境内兖州、邹城、泗水、平邑、滕州等地,因五市、县多山之故。
      四、据已知资料表明,除朱以海墓为单室外,其他鲁王墓葬均为前后两室。
由于资料所限,本文讹误不周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志于明鲁王史研究专家予以谅解指正,以期鲁王史各方面研究更加完善、准确。

附表:明鲁王世系表


注释:
⑴《明史·礼志》
⑵⑷⑸⑹⑺⑻⑼《兖州府志·陵墓志》于慎行编
⑶《邹城市地名志》第三编·镇村街居·2001年版
⑽⑿⒀《平邑县志》文物古迹·1997年版
⑾《山东省文物志》第二章·历史文物墓葬
⒁ 据兖州于家村“朱氏谱牒”
⒂《滋阳县志》
⒃《明监国鲁王圹志之研究》中华从书编审委员会印
⒄ 《邹县续志》清光绪18年版·朱承命修     
⒅  参见樊英民“兖州鲁王和王府”

——节选自《兖州明代鲁王府》一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