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维的北伐接连失利,邓艾成了一座跨不过的高山!

 品读二十四史 2021-09-03

公元256年的七月,蜀国大将军姜维统率大军再次北伐,姜维本来的计划,是从祁山出兵,可他这么一打听,原来魏军的安西将军邓艾早有准备,在祁山的魏军已经做好了防范工作。姜维一想,本来觉得从祁山走是有利的,现在被人家针对了,那就换个地方吧,还是从董亭一带进军,去攻取南安好了。

听说姜维改变了进军路线,邓艾马上见招拆招,他带着魏军抢先一步占据了武城山,在那里依据山势的险要进行防守。等姜维带领大军赶到武城山的时候,这么一观察,不好了,这地利的优势已经被邓艾的占尽了,要是强攻吧,八成是占不到便宜,他只好再次改变行军路线,当天晚上让蜀军渡过渭水向东,想沿着山路行军,去攻取上邽。

哎,有些该来的总归还是要来的,蜀魏两军终于还是在段谷交上了手。可是,有些本该来的却偏偏没有来,当初跟姜维约定好一起进军,在上邽会和的胡济大军就没有来,没有了得力的帮手,姜维就有点吃力了,经过一番交战之后,蜀军大败,丢下众多具尸体之后,姜维只好撤军了。

在邓艾的精心防范之下,姜维的这次北伐以彻底失败告终,蜀军伤亡十分惨重,一时间,蜀国内部议论纷纷,陇西一带也对蜀国的归属感有所动摇,。对于姜维的失败,刘禅倒是没有说什么,可姜维自己心里过不去啊,他依旧向诸葛亮学习,主动请求把自己贬为后将军,只不过依旧做大将军的工作。

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257年,魏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一带起兵,反抗司马昭。司马昭非常重视诸葛诞反叛事件,他亲自带领大军前往淮南平叛,魏国的皇帝曹髦也赶往了前线。

魏国大军集中在了东南一带,那西北的关中一带多少就有些空虚了,姜维觉得,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啊,于是他再次带领几万蜀军挥师北上,出秦川走骆谷,来北伐曹魏。

此时在西边负责防御蜀国的,除了安西将军邓艾,还有征西将军司马望,可能在司马昭南下讨伐诸葛诞的时候,调走了不少关中的军队,所以邓艾和司马望马上合兵一处,采取了防守的策略。魏军集结在了西北的长城一带,等着蜀军的到了,姜维到了以后,就把军队驻扎在芒水一带,背靠大山安营扎寨。

前几次北伐,姜维吃了不少兵力不足的亏,可这次他发现魏军不一样了,邓艾和司马望是根本就不想跟蜀军打,不管姜维派人怎么挑战,是挑衅骂战也好,嘲笑侮辱也罢,魏军就是坚守不出。

一个想打打不着,一个就是死守不出,双方就这么僵持了起来,而且是长期的僵持起来。等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司马昭平定了诸葛诞叛乱,姜维一听,罢了,万一司马昭把主力部队派到关中,那自己还是没得打,只好再次带军返回了蜀国。

虽说这次北伐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可也没有什么损失,最少还算是把邓艾围在里面不敢出战,刘禅也就按照当年对待诸葛亮的方式,让姜维重新恢复了大将军的职位。

接连两次的北伐,一次惨败,一次白跑,这多少有点打击到了姜维,也许是出于对蜀国国力的考虑,也许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在接下去的几年里,姜维都没有出兵,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公元262年。

公元262年的十月,姜维再次带领大军出发北伐了,此时他面前的对手依旧是邓艾,只不过此时的邓艾,因为屡次对抗姜维有功,已经升任为征西大将军了。经过了几年的修整,蜀军这次的攻势比较猛,他们一出手就攻入了洮阳。

邓艾依旧是大将风采,他这么一分析,姜维这次前来,战线拉的很长,粮草补给方面肯定不方便,也就是说没法打持久战了,所以占据一个有利的地势,以逸待劳,再狠狠的给他一下子,才是上策。

于是,邓艾率军出发了,他在洮阳东侧的侯和一带扎下了营寨,大军充分休息之后,姜维的蜀军才风尘仆仆的赶来。一个是长途跋涉,一个是修整多时,双方这么一交手,魏军很快就占了上风,经过几番交战厮杀之后,蜀军就从劣势转变成了败势,姜维只好带着军队后撤,前往沓中驻军。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一部,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汉武帝登基!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二部,汉武帝绚烂夺目的一生!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三部,从霍光到王莽,两代权臣下的西汉!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四部,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之路!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五部,从汉明帝到黄巾军起义!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六部,从黄巾军起义到官渡之战!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七部,从官渡之战到曹丕、刘备称帝!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八部,从曹丕、刘备称帝到司马懿掌控魏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