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该孩子补课吗?

 两又同齐 2021-09-03

                                         文/两又同齐

01

昨天去幼儿园接儿子,然后老师对着每一个家长重复询问着问题,就是学校打算给孩子补课,起因是八月份刚刚交了学费后不久就以为疫情不得不停课,然后直到九月一号才开始正常上学。

那按照老师的说法是,八月份的学费不退了,将这个八月份的课均分到每个周六去,一直到将八月份的课补完为止,但是八月份孩子上的是小班,补小班的课显然是不合适,所以直接就是补中班的课。

那按照老师的说法算,这个课如果没有疫情会一直补到春节,也就是以后每个星期做五休二改成了做六休一。然后九月份的学费和伙食费继续接着往下交费。但是至于以后的中秋,国庆节,元旦节假日课程调整和这个补课产生冲突又或者疫情再来该怎么办也没给具体到说法。

02

这让我想起来前几天因为防洪训练,然后学校停了三天的课,然后老师们是每半个月周六补一天课,问原因是担心每个周六都补课,怕孩子们压力大,受不了,也吸收不好。所以隔一个星期补一天的课。当然后来因为疫情,这俩天的课到现在还没补上。

这是上个月补课的说辞,那到了这个月又变了,变成了每个周六补课是为了给孩子打好基础,怕疫情来了孩子的知识学的不扎实,这倒不用考虑孩子能不能接受的了的问题了。

想到这里,我突然心里发出了冷笑,不知道为什么,貌似每个人做每件事情都能给自己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借口,可是这个借口是真的在为这个事实本身考虑,还是为了自己谋取某些利益呢?我们总是挂上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然后再去说服别人去做这件事情,好像你不做,你就错了。你就不适应这个潮流,你就是拖后腿的那个人。

03

还拿这个补课来说吧,别人家的孩子都补了,你家的不补啊?不补以后跟不上怎么办?补了肯定家长是心里会安慰好受些,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能不能接受这么高强度的学习呢?能不能吸收这些知识呢?孩子愿意多上一天吗?估计很少有人考虑吧,更多是眼不见,心不烦,花钱买安慰。

这就跟让孩子上补习班一样,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如果自己不给孩子报,那就让别人觉得自己对孩子学习不上心,然后为了表现自己对孩子的负责,就随便报一个,要么便宜的,要么附近的,也不管教学质量如何,也不管孩子到底是哪个科目不好。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上,反正是解决了家长的焦虑和尴尬,别人再问自己也有说辞。至于孩子学不学,就另当别论了。

04

说到这里,想前段时间学校推荐孩子们上数学思维启蒙课外课,其实起初我对这个课程还是蛮感兴趣的,但是听完讲座后,我突然觉得好像我不买就是对孩子的未开不负责任,按照推荐课程的校外老师的说法就是,孩子学了这个课程,思维得到启发,然后就可以上小学成为拔尖的人,那小学是按照A班和B班来划分班级的,如果你的孩子被划分到一个普通班,那么未来的一切都会比别人慢半拍,如果学了他这个课程,孩子就会在优等生的班级,老师会重视,将来孩子前途一片光明,接着貌似他就很了解学校的教学结构,评分标准一样在那侃侃而谈,然后贩卖焦虑。当然下手的重点对象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妈妈们。

然后给了家长们一套练习题,让家长感觉现在的小学课程有多难,但是你大概略一下试卷就会发现,其实就是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类似公务员试样的脑筋急转弯试题以画本呈现给这些文化本来就不高的妈妈们,奶奶和爷爷们,当然,做的结果可想而知。也许这个卖课的人觉得自己卖的很成功,成功的将自己的优越感展示给了这些家长们。

也许卖课的老师就是用贩卖未来焦虑的方式,为了孩子未来美好生活的方式来激发这些家长们的欲望。却从未考虑过这个课程带给孩子们最本质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是一种思维上的蜕变,是一种多思路的考虑过程,是给孩子们在解决问题上更辨析的一种能力的培养。

课是好课,但是卖课的人却没有卖好,最起码在我这里因为他的误导而果断舍弃了。原因很简单,夸大事实,过多贩卖焦虑,然后又太突出自己的聪明。最主要的是这卖课方式是真的不怎么喜欢。

05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对人对事对方法,应该是综合各个方面去衡量这个教育的实质,应该是对于接受教育的孩子本人的利益大还是损失大来讲,到底适不适合,而不是对于外在的大人合不合适。

再回到幼儿园补课的这件事情上,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喜欢上幼儿园,喜欢多上一天的课,那就直接补,如果孩子觉得本来5天就已经很漫长了,希望多灵便一些,多自由一些。那就遵循孩子内心的想法。即使我们代替孩子做决定也应该是依据孩子本身的表现和想法的综合上做出结论,而不是家长本身的某种意愿或者偏好。毕竟,最终受益或者受害的都是孩子本身。我们终究无法替代他们走未开的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