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的泰坦尼克号:“泰兴”号400件文物珍品见证“海上丝路”

 3613馆长 2021-09-0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向阳

大家都很熟悉泰坦尼克号,电影里杰克和露丝的凄美爱情故事也被人们传颂。然而,早在200年前,曾有一艘搭载2000多人、百万件瓷器的中国帆船“泰兴”号,不幸触礁沉没,它被称作“东方的泰坦尼克号”。近日,“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400余件出水文物首次与国内观众见面。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最后的帆影

“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现场

1822年(清道光二年),一艘满载香料、丝绸、茶叶、瓷器和2000余名乘客的中国巨型三桅帆船“泰兴”号从厦门港启航,驶往东南亚巴达维亚(现在印尼的雅加达),航行至印尼北部的南海海域时不幸触礁沉没。“泰兴”号沉船事件造成1800余人葬身鱼腹,遇难人数超过泰坦尼克号。

早在秦汉时,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远洋船队到达印度洋上进行贸易。到了明清时代,从中国南方港口到南洋的交通往来非常繁荣,这在当时只能算是熟门熟路的“短途”,为什么会触礁呢?

研究人员认为,“泰兴”号沿着海岸线一直向南行进,在到达马来西亚东部的刁曼岛后,推测可能是为了躲避海盗,船长游涛科做了一个决定:不再遵循几个世纪摸索出来的邦加海峡传统航线,而是改变航向,前往勿里洞岛和邦加岛东侧之间的加斯帕海峡。加斯帕海峡是船舶事故高发地,仅仅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此海域至少沉没了50艘船,“泰兴”号也未能幸免。经过分析,“泰兴”号可能是从北面撞击了暗礁,最终沉没在礁石南面的深水中。

事故发生之际,英国船只“印第安纳”号正好从旁驶过,该船对幸存乘客施以援手,最终救起198人。当时,东南亚和欧洲的报纸先后对“泰兴”号失事进行了报道。184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官方水道测量员詹姆斯·哈斯伯格写了一本名为《东印度航行指南》的小手册,提到了“泰兴号”巨型帆船残骸。

“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现场

能搭载百万件瓷器、大宗货物、2000多名乘客,“泰兴”号该有多大?

近年来,中国航海博物馆牵头组织对“泰兴”号沉船的复原研究,邀请国内权威船史专家和造船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研制团队,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记载,开展沉船的复原论证与模拟推算。最终根据可靠的中外文字记载,以及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与大英图书馆收藏的同时期闽南青头船的图像资料等,考证出“泰兴”号长约59.3米、宽约12.9米、船深约6.5米、载重量达1000吨,3桅3帆,是清代厦门港前往南洋地区的巨型远洋商船。

研究人员发现,“泰兴”号在当时可谓豪华巨轮,有5个船舱,甲板上搭建有附加的舱房和帐篷,超过100个小隔间,可以搭载2000多人。它最高的桅杆高35米,桅杆的基部有1米多粗。船头为四棱形,船尾有炮仓,装备大炮。

据中国航海博物馆陈列展示部主任毛敏博士向媒体介绍,“泰兴”号沉船非常具有代表性,与其它被偶然发现打捞的沉船相比,“泰兴”号相关的文献记载很丰富,我们今天甚至可以了解到这艘船的确切名字,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船长名字,沉没时间等等。它是目前海洋考古当中发现的最大的中国古代帆船,也是海洋考古当中发现的出水完整器物最多的一艘沉船。“泰兴”号遇难人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帆船海难当中也是极其罕见的。从以上角度来看,“泰兴”号沉船在中国古代所有沉船中是具有独特地位的。

毛敏认为,因为“泰兴”号沉没于1822年,18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绵延2000多年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伴随着“泰兴”号的沉没走向终结。“泰兴”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后的“帆影”。

400余件珍品

再现德化窑风采

“泰兴”号沉没海底近200年后,英国沉船探险家迈克·哈彻通过“印第安纳”号的货轮资料和航海日志,确定了“泰兴”号沉船的大致沉没位置。1999年,“泰兴”号沉船被打捞出来,出水瓷器达35万件,这一消息轰动了世界。

当年打捞上来的部分德化青花瓷器在德国斯图加特拍卖,拍卖总成交额达2240万德国马克,主办方称,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拍卖。这些瓷器故乡福建德化的收藏家也前往拍回了72件古瓷珍品。然而大部分出水瓷器现在流散世界各地,且多数为私人藏家收藏,国内罕有收藏。

“泰兴”号沉船打捞出水瓷器

“泰兴”号沉船出水器物丰富多彩,其中绝大多数为陶瓷器,它们大都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德化生产的用于出口的瓷器,其中绝大部分为青花瓷,还有一部分白釉、五彩、青褐釉瓷器以及宜兴紫砂等。

此次“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中展出400余件“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涵盖青花、白釉、五彩、青褐釉等多个门类,囊括碗、盘、碟、杯、钵、瓶、盒、雕塑等十余种器型。“泰兴”号出水青花瓷主要是清早、中期德化窑产品,以碗、盘、碟、杯、盒、勺等日用品为主,装饰洞石、花卉、花篮、圈点、人物、文字、山水、动物等图案,布局疏朗、器型规整、纹饰多样。呈现了“泰兴”号出水德化窑瓷器的基本面貌。

德化窑因位于今福建德化而得名。作为著名的瓷窑,是福建沿海地区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德化窑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目前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早在明代,法国人就赞誉德化白瓷为“中国白”,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

“泰兴”号出水的青花花卉纹盘

迈克·哈彻头上罩着“英国头号寻宝家”“最出色的海洋探险家”等光环,然而在国际海洋考古学界,他的名字已经等同于“灾难”。1999年,哈彻的团队发现了“泰兴”号后,他派出的潜水员看到的是惊人一幕:在深达30多米的海底,有一座小山一样的堆积,方圆足足有数百平方米,这全都是瓷器。100多万件包括康熙年间的中国瓷器,几乎件件都是精品。他随即做出了一个让同谋者都为之颤抖的决定——动手砸。于是,60多万件在他看来成色略逊的“海捞瓷”没有毁于海难,却毁于国际寻宝者之手。这样只剩下35.6万件瓷器,此举不仅便于快速运输,也因“物以稀为贵”帮助他炒作哄抬了价格,获取商业利益。“泰兴”号上面除了瓷器还有两千多名乘客携带的金银制品、丝织品等货物,财富无法计数。

早在1970年,哈彻在澳大利亚成立了一家海洋商业打捞公司,专门打捞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击沉的商船和军舰。一个偶然的机会,哈彻遇上了一艘载有22000件中国明代瓷器的南海沉船,一举获利数百万美元。

多年前,在采访“南澳一号”水下考古时,记者了解到,仅在我国南海海域,就沉睡着2000至3000艘古船,其中以宋元船居多。这些船载有中国丝绸、陶瓷、金银珍宝等,价值难以估量。然而,多年前国内外的盗宝人就把目光盯在了这些海底文物上。

“泰兴”号出水的白釉粉盒

国际公海领域沉船文物的归属权问题错综复杂,对于古代沉船被盗掘,面对汹涌浩瀚的大海,海上文物考古和文物执法,比陆地上更为困难。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公约》虽然对水下文物的考古有过规定,但这些原则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因此很多国家水下考古工作基本没有依照这一原则进行。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

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古代历来是重陆轻海的,一个封建农业大国的造船业似乎不值一提。然而,少为人知的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像舵、橹、锚、帆、船坞、罗盘、螺旋桨、水密舱……这些航海的重大要素和发明,均来源于中国。

2002年在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距今已有约8200年历史了。当时的跨湖桥人已经熟练掌握了修补船体技术。在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八支木桨,都是用整块木板制成的,这说明先民已会剖制木板,具备了向制造木板船发展的条件。

目前已知最早的船舵(原始的艄形舵)是在洞庭湖区澧阳平原距今7000—6000年的城头山遗址中发现的。长岛大浩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时代的船尾,其残船桨已与近代船桨无大区别。1982年在山东荣成发现的4000多年前莱夷人制作的独木舟,采用了水密隔舱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造船技术。

春秋时期,随着战船建造技术和作战需要的发展,出现具有重楼式上层建筑的楼船。吴国水军的战船是当时最有名的,它包括“艅艎”“三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多种舰艇。公元前485年发生的齐吴黄海海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吴国海军不远千里的远征行动证明,当时中国的海洋技术足以支撑起大规模舰队的远洋跨海作战行动。

从汉代到唐代,中国的造船和航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唐代岭南建造的海船主要有“苍舶”“木兰舟”。“苍舶”船长20丈,能搭载六七百人。唐代大海船都建有水密隔舱,像如皋县出土的唐代木船就有九个水密隔舱。

“南海一号”概述图

宋代海船已普遍使用指南针导航。著名的“南海一号”,排水量800多吨,载重400多吨,这在当时只算中型船。元代造船技术比宋代更为发达,马可·波罗在1295年就把先进的中国古代造船工艺介绍到欧洲,像“水密舱”“多层外板”“可起倒桅杆”“艌料密封”等。

明朝造船业非常繁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最大的折合长度约为151.18米、宽61.3米,即使在今天也堪比一艘驱逐舰。因为历史的惯性,直到清代中期中国仍算得上是海上强国,但清代前期的海禁政策使造船业受到严重摧残。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水师已无力抵抗英军的坚船利炮,中国百年屈辱史从此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