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内蒙古|闫新福:我生命中的贵人——写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阿拉善文学 2021-09-04

原创作者:闫新福|内蒙古阿拉善盟

我生命中的贵人

——写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几位有恩于我们的人,随着记忆的沉淀,你终有一天会蓦然发现,他们可是你生命中的“贵人”!

想想,谁不曾有过年少的懵懂和向往,谁不曾有过青春的梦幻和彷徨,谁不曾有过十字路口的徘徊苦闷,谁不曾有过风浪中的无助苦痛。想想,是谁擦拭你眼里的迷惘,让你仰望璀璨的星河,是谁抚去你心头的雾霭,让你极目辽远的蔚蓝,是谁用温暖的话语和双手,播下一粒春天的种子,为你我带来一路清香。多少年来,我一直默默念想着阿左旗七中史册上于我恩重如山的三位“任老师”,他们是任培荣、任河德、任培育,凡从七中过来的师生或熟识他们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们为大任老师、小任老师和三任老师。

大任老师您好吗?在今年7月七中五十年老教师聚会上没能见到您的身影深感遗憾。不过也是,七月流火的伏暑天确实不太适宜八十多高龄的老人出行。可我几十年来心里一直珍藏着一个小故事总想讲给您听,您一定不记得了或者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是啊,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教师的工作却是太阳底下最平凡最细微最繁琐的,和一群未成年的孩子在一起,谁知道他们究竟想些什么,谁知道他们内心有多少种色彩和秘密。因此,有时老师不以为然做过的哪怕像针尖大的一件小事,也会深深地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坎,或者化作弥坚新生、勇敢成长的巨大动力,也可能化作令其退缩、自卑、消沉的反动力。您身材魁实实的,肩膀宽厚,走路不紧不慢,十分沉稳,嘴边常挂着几丝得意的笑影,目光温和而透着一种“我懂得”的含意。我最羡慕您抽烟的样子,走着抽站着抽,备课改作业蹲在椅子上抽,一缕缕蓝悠悠的烟雾整天轻悠悠地缭绕在您面前,我觉得那种“赛过活神仙”的境界我永远无法企及。那时候,每当夜幕降临,同学们都拥在教室门外,眼光穿过夜色向着校园西边那个能发出电来的土房房,只要看到一束手电筒的光和一个人的剪影,就知道那是“光明的使者”大任老师要给校园送来光明了。我们是农牧区学校,过去上晚自习都是学生自带着用墨水瓶做得小煤油灯,我们的鼻孔多会都是两个黑窟窿。初中快毕业时突然有电灯了,听说是大任老师您不知从哪弄来一台废弃的柴油发动机,拼凑改装捣鼓成了发电机,从此我们的校园就成了这戈壁滩上的一颗“夜明珠”,这事简直太神奇了。我是“跑校生”不喜欢上晚自习,但还是来到晚自习上一边偷偷抄数理作业,一边享受明亮的灯光,听那发电机突突地唱。这些都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变淡了,唯独和您的那个小故事,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眼前而不是四十多年前。
那时学校开设了第二课堂,足见七中当年办学理念是超前的。我选的二课本来是阅读,可那天却莫名其妙误闯物理教室。眼见大任老师笑迷迷地站在了讲台,我不敢往外溜了,心想好吧,看看物理二课是怎么上的。您也没多说什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出了三道题,说同学们开始作题吧,就在课间巡视起来,有谁提问您就低声慢语地解答一番。一会儿,我感觉您的脚步停在了我身边,我立刻后背凉嗖嗖地开始冒汗,我一道都不会,在纸上胡乱画着物理曲线。突然“扑”地一下,您扇了我一“拐头”,同时给我耳朵塞进一句不冷不热的话:唉,我看你就是来混校帽子的!我不知道用怎样的眼神看了一眼您背着手的背影向前踱去。其实,当时挨了您一“拐头”,丝毫没感觉后脑勺疼,也不完全理解您话的意思,但就那个“混”字像剜肉一样刺痛了本少年的心。我确实狠狠地咬了咬牙关,心说:哼!走着瞧,说不定我将来能当“大官”呢,没听人家说头大能做官!不知这是一种愤懑的情绪,还是一种自我安抚的心理暗示。事后一点都不恨您,甚至笑自己那是“自讨苦吃”,只是从此心里憋了一股子无以名状的劲儿,仿佛要长出翅膀来。后来我也当老师了,最终还果不其然真当了教育局长,也深入思考了惩罚将会带来怎样的教育心理学问题。从我俩发生的那件小事上,我觉得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适当的惩罚,或有可能激活他潜意识抗争的暗流,成为他日后不服气、不服输、不气馁、不言败的冲动和冲劲儿。打那以后我尚且稚嫩的心却隐隐地抱定了一个心思,这辈子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儿来!如果还有相聚的时光,我一定会诚恳地向您道声“谢谢”!这次聚会期间,我在小任老师和三任老师及其他几位老师面前诙谐地调侃,我那教育局长一半是大任老师“一拐头”扇出来的。说完,我自己先笑了,并借机讲起了小任老师和三任老师他俩留给我心中难忘的故事!

我那时候对数理化很冷淡,故而偏向于文科,小任老师即任河德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我发觉自己还真是对语文课情有独钟,其他课时间大多偷看小说了,什么青春之歌、红岩、铁道游击队、平原枪声……也弄不到更多了,就三遍两遍像个小书虫爬出爬进。小任老师一推教室门进来总带着一股风,他目光敏锐地扫了一眼同学们就已经站在了讲台上。小任老师今年七十了,四十几年前也就不到或刚到三十岁吧,正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中等个,身材均称挺直,走路不是大步流星的样子,是那种有速度、有力度“短平快”式的走手,给人的感觉既像赶路而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致所以喜欢语文课,也许是因为小任老师那激情奔放,神采飞扬,声音雄洪激昂的课堂风格吧。他时而嘴角浮现微笑,可或许因为他那对“虎牙”很傲慢的缘故,使他的微笑总带着一股如若嘲讽般的冷峻,使我们想笑又不敢放出声来。时而他收起笑容,唇齿紧抿,侧目而待,那神态仿佛在启示和告诉你,什么是凝重,什么是庄严,什么是敬畏,什么是自尊。后来他接任了七中校长,又于1986年调阿左旗职业中专学校任校长,在那里二十来年,做得风生水起,发展到与日本、韩国和国内多地交流合作的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为阿拉善职业教育晋升大专院校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时常目光犀利地注视着我们,似有发现,似在期待。
打倒“四人帮”后,校园里掀起了声讨的浪潮。尽管那时我还没能深刻领会这一事件极其重大的现实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那满校园的标语、墙报、集会、文艺……,使我感受到了粉碎“四人帮”掀起的举国欢庆的极大热情。于是,我灵感一现写了篇作文《在沸腾的日子里》,没想到被小任老师当作范文在高中两个班宣读传阅。更没想到被小任老师用小楷腾抄了十七八页张帖在教室墙外,校园立刻被轰动一时。我“出名”了,那份得意自豪之情从此溢于言表,一种自强不息的意念从此潜流于心。真的,这一帖,帖出了我的梦想,帖出了我的志向,帖出了“我能行”的自信心,帖出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常对友人和家人说起,我是靠任河德老师用心用爱赋予的“一支笔”走过来的。这支笔曾让我捡骨头挖锁阳拔芨芨草换钱买书。这支笔曾让我渴望成为一名诗人,像顾城那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像北岛那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看看太阳和地平线,像海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然理想过于浪漫了,但从这支笔端涓涓流出的文字,却真实地改变了我的人生,为我增添了生活的魅力与光彩,我且行且珍惜,深深折服于文字的力量。在我当教育局长的那段时间,我不由地想,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像任河德老师那样注重关爱、发现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发展,岂不是能够引领学生为早早踏上属于他的人生之路做好准备,这岂不就是当今教育的回归之路吗?受此影响,我发起过一场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校本教育活动,凡是有某种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孩子,学校可随时向我申报颁发《阿拉善未来之星》证书,两千多名中小学生获此殊荣;同时创办了月刊《校园生活》,每期5000份,刊发师生各种原创作品,已成为师生青睐的一道“茶点”。可惜随着我人走茶凉,这一对“双胞胎”便也夭折了。感谢当年小任老师让我在学生时代“火”了一把,继而这把“火”伴我燃烧了大半辈子。从那时起我对阅读和写作产生了很深的恋情,虽说没能成为诗人,但也滋养了一颗诗样的心,使我能够诗意般栖息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我怎能不感恩小任老师那既要“满园春色关不住”,又善让“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苦心栽培!回头看看,我写过的文字底稿及材料摞起来该有三五尺高,不过,其中最有份量的还数写任培育即三任老师的那篇报告文学啦!

1989年6月间,我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其中一行字幕“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任培育”赫然跃入眼帘,我砰然心动,仿佛自己和所在的这所学校忽然光鲜了许多。那时三任老师已于两年前接替任河德校长成为七中第三任校长了,我也从当年他们的一名学生而成为他手下一名老师了,同时我还是阿拉善报通讯员。我走进了校长室,我想采访他报道他,想让更多人看到一个大漠牧驼少年,是怎样奋发图强成为一名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他那些看似平平淡淡而又实属不易的事迹依然能跃然纸上。一个驼背上长大而有点矮瘦的黑小伙,怀揣着宁夏大学数学系的毕业证,怀揣着乡亲们的期盼和愿望,放弃进城工作的难得机遇,回到了魂牵梦萦的腾格里家乡,站在了辽阔戈壁草原上的三尺讲台。他干过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师资紧缺时任过四个“课头”两个“班主任”,所带班级曾荣获“自治区先进班集体”荣誉,他个人先后荣获旗级劳动模范等多项表彰奖励。……在我这些看似干巴巴的叙述背后,你能听到他心血澎湃和汗珠落地的声音。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他任校长期间亲自促成了七八对大龄青年的婚事,有效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了教师队伍,阿拉善报曾发文赞誉他为“红娘校长”。尤其是为我,他一趟一趟从我们学校所在的超格图呼热苏木赶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巴彦浩特充当“媒婆”角色,终于在一个风清气爽、雪花飘舞的冬日帮我把媳妇娶进了门,这可是一个人一辈子的终身大事啊,更何况我一个贫寒牧民的儿子居然能在三任老师的撮合下,真和城里一位“白天鹅”牵手成功,简直像做梦!这事让我深感百倍的温暖和感激,哪还有不尊不敬不感恩的道理,哪还有不老老实实跟着踏踏实实干工作的理由,或许这就是他当校长的用人艺术吧!我后来也学习和效仿三任老师的领导作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关心好他人和帮助好他人,这是做好人当好官的第一美德和最简单的秘笈。要说三任老师的容貌,可谓不显山不露水,不知道迎面走来真就是一个拉骆驼的“黑小伙”,但正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他内心强大,胸怀宽广,什么样的苦都肯吃,什么样的累都能受,从不怨天尤人,总是如沐春风,阳光明媚。他后来走了好几个单位,当过好几个“一把手”,以至于迈上了阿左旗旗处级领导岗位,但不论走到哪,也无论官多大,热情、真诚、勤劳、善良、朴实已成为他赤心不改的人生底色,这就是他烙在我心目中仰之弥高的形象和回忆……
起初本打算写一篇通讯稿,可一提笔情思如云出岫,不抒不快,遂成一篇纪实性文章。一个月后,阿拉善报“居延海”栏目刊发了我的报告文学《大漠之骄子》,几乎占据了整个版面,热情讴歌了三任老师行走于岁月倔犟的身影和行走于七中闪光的足迹。事有凑巧,又一个月后,三任老师前往巴彦浩特镇文教卫体办当主任去了。又过两三个月,我也调离七中,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沙窝窝,来到巴彦浩特成了三任老师身边的“闫秘书”,从此开启和踏上了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新征程。渐渐地我听到一些传闻,据说因为三任老师时不时四处夸口称赞“闫秘书”笔头子硬,人品也不错,还能喝酒唱歌,被几位“大”领导相中了。渐渐地果然我也去了好几个单位,有了担任科长、副部长,常务副主任,直至部门“一把手”的履历。我常暗自思忖,如果没有任培育老师的提携和垂爱,哪有我对生活和工作更多的体验,哪有我对人生更深的认知和感悟,哪有自己一展自我更宽阔的舞台……
哦!是谁为我们带来幸福安康,是党,是祖国,是人民。是谁使你的人生如此灿烂和精彩,是父母,是乡亲,是朋友和你自己,更是我们有幸遇到的那些好老师。我扪心自问,如果不曾遇到任培荣、任河德、任培育这三位再生父母般的恩师,我的人生之路又该何去何从?是他们给了我敢拼才会赢的信念,给了我更加适合自已的选择,给了我追逐理想的机遇,为我奠定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为我树立了无私奉献的光辉榜样。他们是我人生路上的恩人,更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老西,本名闫新福曾执教于阿左旗七中,现退居二线并将退休,得益于任培荣、任河德、任培育三位恩师的恩泽及各位任课老师的教诲,此生足矣!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瑾以此文作为对三位恩师真诚的赞美和珍贵的记忆,深致教师节快乐幸福!





联系编辑投稿

请扫描二维码

1524883005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