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世行事,量力而行,是只猫,就别做老虎的事

 昵称37394874 2021-09-04

今后的日子里,我与你结伴同行


八月十五,回到老家。

坐在被收拾的干净利索的农家小院,喝着茶,感受着满院里的各种瓜果豆谷,成堆成堆的玉米一片金黄色,浓浓的秋天气息。

突然,一阵狼哭鬼嚎的喊叫哭闹打骂声从隔壁的院子里传过来。

婆婆忙不迭的往外跑,嘴里喊道:又打孩子了!

我也起身跟了出去。

我和婆婆来到隔壁家,这是一个满目苍凉、破烂不堪的农家小院,一个中年妇女正拿着一根很粗的玉米秸秆,瞪眼攥拳,歇斯底里地,几乎是往死里抽打着4个孩子。

嘴里还恨恨的骂着:我让你吃!我让你吃!

那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眼神,完全是情绪失控发疯的状态。

婆婆拉住了那个妇女,我让孩子们快跑,4个孩子像兔子一样“嗖”的一声向外逃命般的窜去。

妇女不解恨地从地上摸起一块砖头照着孩子的后脑勺毫不犹豫地就砸过去。就在最后的一个孩子从门里窜出的那一刹,砖头“咣当”一声重重的砸在了与孩子脑袋平行的门框上,几乎是擦着孩子的耳朵砸上的。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一砖头假如砸在了孩子的后脑勺上,而不是失手砸在了门框上,以这样的力度,孩子立马会脑袋开花,脑浆迸裂,当场死亡。

妇女还不解恨的唠叨:就买了一包月饼,上供用的,全被他们给偷吃光了!

我的个天呢!

这场惊心动魄的“谋杀未遂”事件,仅仅是为了孩子偷吃了一包月饼?!

看了这个令人发指、令人窒息、令人泪奔的情景,我真想替孩子们问一句:妈妈!当初为什么生我?!

婆婆告诉我,这个看上去像40多岁的女人其实才只有28岁,连着生了4个孩子,家里穷的都快断顿了,幸亏还有国家的低保救济。

我不仅在心里一阵感叹:养不起,就别生啊!

假如,这家人就要一个孩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们的生活会是另一番景象。

28啊!年轻力壮,风华正茂的时候。

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干活一点也不打怵的黄金年龄。

家里有十几亩地,一年收一次麦子一次大豆,再加上养的三头牛三头羊,这些农活根本累不着一对28岁左右的夫妻好么!

丈夫在农闲的时候可以出去打工。

再不然,就把自家的地包出去,收着租费,夫妻俩带着孩子去城市里打工,在郊区租一间便宜点的房子,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学校去读书。就按最小的城市最低的工资收入算的话他们夫妻俩一年4万元的收入是绝对没问题的。如果再学点小手艺,那样的话挣钱就更多了,那就存起来,还有希望在城市里买座房子呢。

如果没有天灾人祸的话,一家三口人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里生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再稍加妥当安排,甚至可以是滋滋润润,舒舒服服;小小的日子,大大的满足。

所谓生活质量,我所理解的就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环境和圈子,如鱼得水,如鸟在林。

可惜,他们不自量力的要了二胎,还是双胞胎,好吧!要就要了。既来之则安之,就是夫妻俩要累点啊!但只要俩人勤勤快快的,生活还是可以的。可是,为什么又要了第 4 个孩子?真是让人费解!

要说是六十年代的那一批女人,没有避孕措施,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如今,各种五花八门的避孕措施一应俱全,完全可以避免怀孕。

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自己想要。

好吧!你喜欢儿孙满堂,子女绕膝,多子多福。

但,你有能力养他们吗?!


一对年轻力壮的夫妻,不老、不残、不弱、不幼的竟然也吃上了社保,为了孩子吃了个月饼,差点被打死。

这又是何苦把自己逼到了这个份上!

甚至逼的自己成了丧失了理智的神经病!

而这一切,只要他们稍稍有点自知之明,自我量力的行事,都是可以避免的!

自己明明是一只猫,却意奢着自己是一只虎!!


看着人家生孩子,你也生吗?

看着人家买车,你也买吗?

看着人家成龙和赵本山还买了飞机了呢,你也要吗?

连飞行员也顾不起好么!

这种不计后果的攀比、虚荣和行事作风,只会把自己逼向死路!

很多时候,我们痛苦的根源来自我们的品味高于我们的社会地位太多太多。

学会放弃,是为了自救。——杨争光


同样自不量力的还有前几天死的一个女孩徐小婷的父母。

大家看上面这张照片,徐小婷后面坐着的就是她的母亲,生养了7个孩子处于中年妇女向老年过度年龄的她,脸上居然毫无拉巴了7个孩子那种疲惫劳累辛苦付出的岁月痕迹,甚至可以说保养的还很年轻,很时尚。

为什么?!

因为她把应该是自己负担的责任,都推卸到了女儿们身上。

这一点,在徐小婷的微博上可见一斑。


这个漂亮的女孩走了,26岁的花样年华。

徐小婷,本名徐婷,安徽人,父母生了七个,前六个都是女儿,到第七个生了个儿子,徐婷排行老三。

徐婷从小就有艺术天赋,09年以安徽省第一名的表演成绩考上四川传媒学院学习表演。从上大学起,开始自己赚学费。

毕业后带着300块钱在北京开始自己的北漂之旅,五年来拼了命的拍戏挣钱给弟弟交学费交房租、替父母还债、买房……无数次熬夜拍戏,累的腰椎间盘突出仍然大冬天泡冰水里拍戏……压力压的喘不过来气,五年拍了十几部戏挣的钱全给家里了,自己从来不舍得花……

以至于当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她竟然说:感觉自己有一些轻松,觉得自己要解脱了!

多么不负责任的父母亲啊!

生了七个孩子啊!

国家计划生育制度全不放在眼里啊!

你自己有能力养吗?!

养不起就别生啊!

莫名其妙被生下来,然后终其一生去给你还债,

这就是你家姑娘的命吗?!

多么重男轻女,自私冷酷,像吸血鬼一样,

榨干这个姑娘的每一滴血的亲生父亲啊!!

无论是28岁的那个妇女还是26岁的徐小婷的父母,这些人常常被自己的野心勃勃和虚荣心督促着去做自己的能力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一个把自己逼得歇斯底里,动不动就发疯似的打孩子,一个把女儿逼的得了癌症竟然说“自己解脱了!”

其实有很多人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他们能够把日子安排的很好,自己也很满足,很快乐。

假如这些人被自不量力鼓捣出来的这事那事的压力逼迫,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就会被烦恼和苦闷所困扰,由此换上各种疾病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甚至过早地进入坟墓,因为他们所背负的压力已经超出了神经系统所能承受的程度。

什么才是成功?

奥里森· 史维特·马登告诉我们说:“即使成为一名一流的砖瓦匠,也比做别的职业中二流人物要强。”

要尽我们的所能将适合自己性格与能力的事情做好。

耶和华问我们的话:“你们当中谁能经由空想和忧虑让自己长得更高呢?”答案显然是谁都不能。

不要轻视自己自不量力的野心,有时候这就是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导致的精神上、心理上的问题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终会在某一天,或某事,或某时爆发。

曾经《时代周刊》里有一篇这样的文章的标题:《野心导致了美国官员的身亡》。事情讲的是一名国会议员自杀身亡,当年只有41岁。

警方公布说,导致这位国会议员自杀的原因是“野心没能得逞”,要当上外交官是他最大的野心,但是,他三次都没能通过外交官的资格考试。

所以,向往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奢求,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一点,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强调说:“绝没有能走遍每个乡村的旅行家,也绝没有能写好每一部小说的作家,更没有能将社会的每一个细节都改革好的政治家。我不得不再三地强调,对于不适合自己的计划,我们必须要毅然决然地舍弃它。

千万不要以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事情来强迫自己,也千万不能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

在社会上,找好自己的位置,估量好自己的价值,交往自己的圈子。

在菜市场卖菜的大妈就不要成天想着穿上漂亮昂贵的晚礼服去推杯举盏的名流舞会上装逼。

一个中专生就别梦想着有一天能当上宇航员到月亮上去走一走。

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自己应当有数!

我说这些话并不是说一个人就不能有梦想和进取心了,但梦想和进取心也得结合实际情况不是!

俗话说“先生存后发展”,一个连自己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人,还想着娶月亮上的嫦娥,这不是“自不量力、白日做梦”是啥!

在不连带累及他人的情况下,生存无忧后,你可以尽情的发挥热情,施展你的抱负。有健全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心态情操,把握自己的生活,打扫自己的内心,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让自己的条件和实力丰满起来。在充实自我的过程中,给人生一个全新的定位,给人生新的意义。

当你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时,你会自然而然就过渡到你曾经昂头仰慕的生活圈子里,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而这一切都是基于给自己的准确定位,而不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把自己逼成一个歇斯底里的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的精神病!

一辈子活得自由自在,自己觉得没有什么缺憾。平凡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幸福的秘诀:

不悲过去,非贪未来,

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释迦摩尼

我曾经在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低到尘埃里,照样能开出美丽的花》里说:

世上大多数人没有华彩乐章的生命;

没有金榜题名;

没有衣锦还乡;

没有大起大落;

没有丰功伟绩;

甚至没有一件能拿得出手,

值得骄傲和炫耀的事情。

但他们照样可以怀抱骄傲有滋有味的生活,

别样的美景,

在心中如花绽放。

身上穿着赶大集买来的20元一件的衣服,吃着自家地里种的菜和粮食,乐呵呵地下地干活,滋润润的坐在树下纳凉,吹吹牛,打打牌,悠哉悠哉,低到尘埃里,照样能开出美丽的花。

看清自己的价值,

定好自己的位置,

你有大世界,

我有小生活。

此地甚好,自得其乐。

眼下,二胎放开了,生了就负起当父母责任把孩子好好养大,养不起就别生!!!

这里的“养不起”不光是经济上的,还有精力上、时间上、体力上、精神上、神经上。

作者:愿我的文章能慰藉你的心灵,喂养你的神经,给你带去一丝感动和温暖,提供一些智慧的线索;既美丽又有用,是我最大的心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