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嫌丑贫

 草丛锋语 2021-09-04

据说,俗语“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之论,是出自宋代诗人释梵琮所作的诗词之一《偈颂九十三首》: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如今在许多人的眼里,这“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之说,已经是很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部分了。

可在另一些人看来,“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之说,实在是属于有些莫名其妙的奇怪谈论,并无多少值得肯定之处。

首先是,俗语为什么将释梵琮的“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之语序,加以颠倒,改变为“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释梵琮的句子,有点儿类似于比兴手法,其中心和重点说的是“子”,也就是人。莫非“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之论,其中心和重点说的是狗?

其次,子不嫌母丑,是因为母爱无疆、无微不至,母能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献给子,子能得到母所能给予的一切,母是子幸福快乐的源泉。如果子是母之鲜花的话,鲜花当然是不可能嫌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泥土和牛粪的。除了亲生母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对子如此之好。其它说自己是他人之母者,其不是后母,就是P(pian)子。而后母由于与子并无血缘关系,其所谓“视如己出”之言,很是令人疑惑。对子是否真的视如己出,不是她说怎样就是怎样的。

子不嫌母丑,是因为母把全部的爱甚至生命,都献给了子。而把某一人事视为母的人,都是一些没有良心,猪狗不如的东西。此说也是对母的极大侮辱。

其三,至于狗不嫌家贫,其实也没什么可以称道的。因为狗屎吃屎的,连屎都能吃而且还很喜欢吃的东西,自然也就无所谓嫌不嫌贫、爱不爱富了。如果我要是与狗一样,也很喜欢吃屎,我敢保证,绝对不会嫌弃主人家贫穷的。因为他家里穷不穷,干我啥事儿?有屎可吃就好。亦即狗不嫌家贫,是因为狗的天性就是喜欢吃屎,再贫穷的家庭,屎总还是会有的!

维护个人利益,是生物本能,即使是恶狼,我也理解、也欣赏。而不问是非,一心维护主子的利益,那就是狗了,这也是“狗”字之所以成为贬义词的时间文化因素。

至于屎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差别,那就无所谓的啦,狗是不会介意的。

20219412:26:30初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