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129

 毕天增 2021-09-04


秋怀

啼声渐紧草根虫,似絮停云抹暮空。疏落看怜秋后叶,高寒坐怯晚来风。身名试与权轻重,文字徒劳计拙工。容易一年真可叹,犹将有限事无穷。

【笺说】

此《秋怀》诗,钱锺书先生写于1947年。此前一年,写了三年的小说《围城》开始在《文艺复兴》月刊连载,到了本年的5月,《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单行本。这一本小说的出版,使钱先生文名大振,但也引来一些批评。同时,钱先生的重要学术著作《谈艺录》,也在定稿之中。可以说,抗战胜利后的这几年,是钱先生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成果的勃发时期。

所以,此诗在描写一年秋色来到之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有限的人生,从事无穷的学问研究的志趣。

啼声渐紧草虫根,似絮停云抹暮空。

首联二句写秋来景色:草根的鸣虫啼泣声,渐渐一声紧接一声;不动的云朵似棉絮,像是用笔涂在了黄昏的天空。

上句的“渐紧”,即渐渐紧密。白居易《秋夜听高调凉州》:“楼上金风声渐紧,月中银字韵初调。”此指虫鸣一声接一声,此状是秋虫才有。

“草根虫”,伏处草根的昆虫。孟郊《秋怀》:“幽幽草根虫,生意与我微。”

此上句诗意丰富,是写虫泣知秋、啼声渐紧而又伏处草根的可怜,也可见敏感的诗人秋至而生感慨。

下句的“似絮”,形容云层轻如棉絮,可说来自苏轼的《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只是苏轼写的是春云,而钱先生用来写秋云;苏轼说“絮帽”,晴云堆积如棉絮重重,钱先生只说“似絮”,又用“抹”字,似乎是形容秋云之轻。

“停云”,不动的云;陶潜《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

“抹暮空”,形容云如笔涂抹黄昏天空。一笔抹过,不是多笔涂写,可见所“抹”之云,并不厚重,秦观《满庭芳》说的“山抹微云”,正是此意。

首联两句,俱是写秋来景物,一写地上景物,抓住草根虫;二写天上景物,专写秋云。

疏落看怜秋后叶,高寒坐怯晚来风。

颔联写道,看着树木,可怜那些疏疏落落的秋后的残叶;坐在傍晚,有些胆怯那高空吹来的秋风。

上句的“疏落”,稀疏零落;杜甫《南极》:“古城疏落木,荒戍密寒云。”这是描写秋来树木凋零,残叶疏疏落落。

“秋后叶”,隋唐时孔绍安《落叶》:“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此意象,钱先生杂《牛津公园感秋》第一首,《亚历山大港花园见落叶冒叔子景璠有诗即和》均曾咏及。

下句的“高寒”,高而寒冷。宋张耒《望龟山二首》:“淮上风高寒日西,龟山岭下白云归。”这里是指秋风“高寒”,即风高而凉。

“晚来”,即傍晚;“晚来风”,即临近夜晚的风,一般来说晚来风急,如李清照《声声慢》词即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颔联二句,写到了诗中的人,即看着落叶萧疏的人,坐在秋风萧瑟中的人,“怜”叶而“怯”风,写得情景交融,即是景语,又是情语。

身名试与权轻重,文字徒劳计拙工。

颈联二句写道,尝试着来权衡个人的名望对自身来说,是轻是重;推敲着文字的工巧与笨拙,从而博得名望,真是徒劳无益!

上句的“身名”,不是“身与名”而是“名望”之义。南朝宋谢灵运 《游山》诗:“身名竟谁辩,图史终磨灭。”

“试与”,尝试拿来。宋杨万里《与山庄子仁侄东园看梅四首》:“冻脱龙髯冰却海,千花试与斗来看。”

“权轻重”,权衡轻重;陈师道《赠魏衍三首》:“宁须万户权轻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此上句是钱先生自忖自己的“声名”如何。作为读书人,钱先生历来在意自己的立身与声名,爱惜自己的羽毛,不立危牆之下。那么,为什么此时钱先生兴起“身名”“权轻重”之思?

钱先生写此诗时,《围城》不但连载过了,且有单行本问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社会上的很多人都知道了有钱锺书这样一个人,有称赞,有喜爱,也有谩骂和攻击的。在当时,还是小说的受众要比学术著作的受众多得多,这正如钱锺书一名,在解放后,要等到《围城》电视剧的播放,才尽人皆知一样。所以,在这种状况下,钱先生自我衡量“身名”的轻重,是必然的。那么,他衡量下来的结果如何呢?这恐怕要联系下句,才能明白些。

下句的“文字徒劳”,多见于佛经,如《楞伽师资记》卷一即云:“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语言文字,徒劳设施也。”后来诗家引禅入诗,多有咏此意者,如黄庭坚《送王郎》:“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此处钱先生只是借用佛经语言的字面意义,不是说语言文字有局限,对于阐述佛理真如是徒劳的;而是说自己写了许多文字,对于自己的“身名”是无助力的,甚或是有损的。

“计拙工”,算计工与拙;宋赵蕃《远斋顷寄在湖日所作三诗舟中次韵》:“情性思陶冶,吾宁较拙工。”此指写文章思考、推敲语文文字的适当与否、工拙利钝。

钱先生此下句紧连上句,上句是说自己衡量自己的“身名”轻重如何?下句说,白写了那么多的文字,下了那么多的推敲功夫!意思是对于“身名轻重”来说,“文字徒劳”,劳而无益。这恐怕是一种感叹,不禁令人想起“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那句诗来。

颔联是对自己写作生涯的一种判断,带有些许的无奈。

容易一年真可叹,犹将有限事无穷。

尾联感叹道,一年就很快地要过去了,真是令人叹息!但还是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尽头的学问研究中去。

上句“容易一年”,语出陆游《宴西楼》:“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容易”,有变化快捷之义,也兼有“快”与“易”(轻易)两义。前者指岁月飘忽,后者指作为不多。钱先生这里当是二义均有,虽然这一年他收获颇丰,即有小说出版,又有研究著作付印待出,但是钱先生还是觉得过得太轻易了。如此看待“容易”一语,才算读钱锺书的诗读得不是太“容易”了!

下句,语出《庄子·养生主》:“生有涯而学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已。”“有限”,指人有限的一生,即上引《庄子》语的“有涯”;“无穷”,指学问的追求,即上引《庄子》语的“学也无涯”。钱先生在此尾句后有自注:“时写定《谈艺录》付印。”可见,此“无限”正是指钱先生对学问的研究与探索。

尾联二句,上句抒写时光荏苒,下句则表示仍要努力从事学问的钻研。可见钱先生在颈联的感叹中,虽略带无奈,还是不改人生对学问的不懈和执著的追求。

整首诗八句,分为两部分,前半四句描写秋色,并为后四句的感叹做铺垫;后四句则感叹自己的文字生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