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之路的方向——向内求(3)

 闫氏养生堂 2021-09-05

      《菜根谭》上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什么意思呢?

      风吹竹子,吹过去就像梳头发一样,风吹竹子,竹子沙沙响,不响不可能,风过之后还响吗?风过去就不响了。这就是:风来疏竹,风过而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

      大雁从湖上飞过去的时候,湖面会形成倒影,大雁从寒潭飞过之后,倒影还存不存在?不存在。

      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事情的规律就是这样的,外在的规律就是这样的,我们在人生中求养生、求健康、求修心的时候,向谁学呢?向大自然学,大自然叫无字天书,我们向外在学,向大自然学,就会学到很多质朴而高深的道理。 

图片

      风来疏竹,风吹过,竹子沙沙响,风一过竹子就不响了,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想请两三个人分享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位大姐先说一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1:我觉得应该是风过了以后,竹子应该有点声音吧?

       风停了,走了,竹子就不响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结合人生的感悟讲一讲。 

      答1:这还不理解。 

      刘经理讲一讲! 

      刘经理答:就是我们那个对待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心主导了一切。就是我们说的,它是风动,还是心动,有这个话,实际上风没动是心在动,万物都是由心而生,假如我们每个人心如如不动的时候,百无禁忌,我是这样理解的,针对这句话。我们这待人和事的时候心要平静,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平静,生病的时候也不要紧张,像雁一样过去,过去了以后,平静下来。我们身体原本健康的,有病很正常,都会过去,还会恢复到原本健康来。任何事情是因为心扰乱了我们的身体,不是身体扰乱了心,是心扰乱了身体,由外而内,由内而外。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遇到烦恼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安静的心。这时候对待事物,对待身体的状况,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会达到平和的状态。余老师看病的时候,督脉升,任脉降,求的是平衡,阴阳平衡。说远了,说多了。 

      有没有不同意的?举手。

       答2:这个事情我是这样理解的,今天早上我上班的时候,出门有点晚,我就去赶电梯,我赶过去以后,电梯里面已经有人了,他们当着我的面就把电梯关了,他们就走了,电梯走了,我很生气,我就非常非常生气,但是电梯已经走了。我已经迟到了,我就走楼梯上去,一路跑上去,领导主任看到我:你今天早上迟到了!。

      这件事情如果按照我们的理解,其实电梯已经走了,我已经迟到了,这是事实,已经过去了,但是它没有过去,它在我心里面会留下什么?

      我这一天都会不开心,我这一天都在想,等电梯的时候他要是等等我,我就不会迟到,我已经很努力的跑,跑得气喘吁吁的,就差一秒钟,领导还要吵我,我很难过。

      我们人应该像竹子一样,风过疏竹,风过了竹子就应该没有声音了,电梯走了就走了,但是它影响了我,影响了我的心情,主任说我迟到了,我确实迟到了,我认了,也就算了,这件事情就过去了,结束了。

      假如没有过去,我的心就会觉得,这件事情它会影响我一天,甚至影响我好几天,我每天走到电梯,都会觉得很不爽,两天、三天。 

图片

      我从我的角度讲讲,首先竹子和寒潭比喻什么东西?

      它比喻我们的心,竹子和寒潭比喻我们的心。

      风和大雁对应什么?

      对应外物,对应这个事。

      当任何事发生的时候,它会引起心的波澜和起伏,别人骂你了你会生气,别人表扬你了你会高兴,外界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在内心产生波澜和起伏,就像风吹竹子会响一样,雁过寒潭会留影一样。

      寒潭和竹子是对应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的心,大雁和风对应是外部的事。任何事情发生,在内心都会起波澜。

      任何事情发生之后,我们的心都会起反应,如果你活在三维世界,你没反应是不正常的,佛陀也会有反应,佛陀为什么制定这么多戒律呢?因为他在传道,传讲期间,给弟子讲法期间,发生一件事他处理好了,制定一个戒律,防止以后再次发生类似事情。我最近看毛泽东语录,毛主席在建国之前建国之后,遇到很多事情,他也会有反应,他有制定相应的策略对应。

图片

      不可能一辈子不出现任何事,我们每天都经历很多事,但是发生之后,如果你说这是假的,是空虚的,也不对的。

      活在三维世界,你自然就会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你会产生反应,这是正常的。如果你修得麻木不仁的话,家里老伴已经奄奄一息了,快死了,那是假的,虚幻的。你儿子掉到水里,你说那是假的,虚幻的。你在修空,玩空。

      我们活在三维世界,出现任何事情心都会有反应,就像风吹竹子一样,它一定会响,大雁从湖上飞,它一定会留下影子,大家记住一条,过去就过去了,风一过竹子不响了。

     很多女性朋友,吵架时喜欢翻旧账,什么叫翻旧账呢?把陈芝麻烂谷子,拣翻,拣翻,今天翻一遍,明天翻一遍,天天翻。

      就像竹子一样,风早就过去了,你还在哗啦、哗啦响、不停的响,竹子是不会响的,天下的道就是这样的,我们违背了道,没有从道中吸取能量,背道而行。

     事情发生的时候,该怎么应对就怎么应对,事情过去以后,风来疏竹,风过而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不留影。

      如果你一直放不下过去,一直纠结过去,你永远会愁眉紧锁,永远心里很着急,那么永远放不下,就像大雁从天上飞过去,湖里的影子永远存在,影子成石头了。

图片

      竹子和寒潭对应心,这样理解这两句话就非常清晰了,我们看下面的: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当事情来的时候,我们心会出现意识反应,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事情过去的时候,心放空了。

      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我们放不空是因为对过去的事一直纠结,放不下,怨恨恼怒烦放不下,所以人生皆苦。

      你学会放空,把过去放下以后,腾空之后,你的心处在当下,你就快乐了啦。 

      世界如同一面立体的镜子,你们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一个人,他的头发是花白的,镜子里这个人头发也是花白的。

      我做个实验,人不动,我想把镜子里面的人头发描黑,想把镜子里的头发变黑,咋描咋描都描不黑,懂了我意思没有?

      人是源头,镜子里面是象,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外在的东西,头发灰白是自己成的一个象,你不动镜子前面人的头发,却努力去把镜子里面人的头发变黑,可能吗?

      有这个本事的举手?你们不动刘经理的头发,不动这个人,把镜子里这个人的头发变黑。

      不可以把,不可以,为什么经常干这个傻事呢?

      既然不可以,为什么我们经常干这些事? 

图片

      这个世界你所看到的,都是内心的一个投射,一个折射,这就是个大的镜子,里面全是像,你心里没有就看不到,因为你有才看到。你可能会说:不可能吧?

      打个比方说,三岁小孩拿个铁钉去捅开关插座,我们大家都知道不能捅啊,会触电的,小孩他没这个意识,他感觉不到,因为他心里没有存这个意识,所以他不会产生担心和恐惧,因为他没这个意识,所以不会产生触电这个想法。我们成人知道,所以才会产生这个想法。 

      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折射和投射,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是从内在开始改,而是使劲想改外面,拼命的想改外面,就像刚才拼命想把镜子里面头发抹黑,你发现越抹越乱越抹越糟,最后还是花白的,还是黑不了。

      当我们把自己头发搞黑之后再去照镜子,黑了,好理解吧,这个事物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总想改变外在一切来适应自己,天下没这种事儿,想改变外在,适应自己是不行的。 

      我再举个例子,有三个人:一个药师,一个地质学家,一个木工,三个人爬同一座山,回来之后三个人对山的评价不一样。

      药师说:山上好多药材,还有人参,还有灵芝,这是药师的评价,因为他心中有药,他看到的都是药,因为外面是个镜子,他心里有药,所以通过镜子看到外面都是药。他能看到人参,是因为他心里装的有人参,他认得人参,如果他不认得人参,心中没有人参,他看人参当野草,他就看不到,所以这个药师回家的时候,发现满山都是药材。

      木工回家之后,哎呀,这个山上有好多大树,很多木材,可以做很多家具,因为他心中装的就是木材,所以他看外面这个世界折射出来就是木材。

      地质学家不关心药材,也不关心木头,他关心矿产、石头,他回去说山上有铁矿石,金矿银矿,还有什么矿。他关心这儿去了。

      这说明什么?我们内心世界装的是什么,就看到啥,如果反过来看,如果我们内心装的是很阴暗的,看世界全是阴暗的。

      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抱怨天,抱怨地,抱怨国家,抱怨社会,是为啥呢,因为世界是个镜子,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你抱怨的越多,说明你抱怨的是自己的,抱怨一切都是自己的东西。如果内心是很阳光的,你根本看不到这些东西,你能看到,是因为你心中装的有,当你心中没有的时候,你无法抱怨。

      小孩子都很天真,他很少抱怨,他都没有装这东西。

      所以君子要向内求,我们装了太多,一些负面的,一些过去的事情,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我们看这个世界很多是不好的事情。

      当你把心态一转换的时候,你发现这个世界,就完全变了。

       想改变镜子的成像,要从内心世界开始改。

图片

      你说我这个心降服不了,我每天这个脑袋,不停的想事。

      在座可能想我刚才讲的,都是虚家伙,空家伙,讲这么多不接地气,你讲镜子,这世界咋可能呢?这是个镜子啊,这是花放在这儿,你摆盆花怎么会是镜子?

      因为我们思维有惯性思维,一直没法到那个程度,一直按那个模式复制、复制、复制下去。

      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跟自己内在世界,反复的相应、相应、相应,留一个死结,越结越多,最后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我们脑袋随着社会阅历,产生固定思维模式,他一直按同一个思维模式进行,脑袋静不下来,缤纷错乱,心降服不了。 

      如果你内心很静的话,就长寿了,长寿跟你吃喝无关,游人专门调查过100多岁的老人,这些长寿老人,心态都很随和,有好吃的多吃一点,不好吃的少吃一口,性格很随和,心很静。长寿和有钱没钱没关系,与社会地位没关系,和你心灵宁静的程度有关系,像竹子一样,像潭的镜面一样。

     《金刚经》说:云何降伏其心?

      我的心怎么才能降服下来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生其心什么意思?

      我刚才讲《菜根谭》上讲,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

      心始现就是生其心。

      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内在起了波澜,产生波动,当这个事情过去的时候,应该平复下来,就像竹子一样,风过竹子不响了,雁过寒潭不留影,这是《菜根谭》上讲的。

      《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个意思,这个住有停留的意思,风过了以后,竹子不要停在响的状态,所住,不要停在不停地响的那个状态,《金刚经》这句话的意思和前面《菜根谭》上一个意思。

      云何降伏其心?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应对怎么应对,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处理完之后,应无所住,不要停留在心刚才产生的那个状态下,停在那个状态就入了魔道,入了魔了。 

      人生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我们心在应对外物产生情绪变化的时候,过去就过去了,雁过而不留影,只有这样的时候,我们才能让心很快的平复下来,该怒就怒,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过去就过去了,就像风吹竹子一样。

      你说我难做到,我放不下,其实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你放不下也得放下,一直放在心里,最终伤害的是你自己。

      风来疏竹,风过而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

      如果你按这种方式降服你的心,你能够降伏自己,你才能成为君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