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方剂之最——行水膏

 9平常心9 2021-09-05
健康养生我来讲 · 一点号
昨天
. 每日学点养生知识,关注健康!
关注

行水膏一方可以称之为中医方剂之最,因其共有112味中药组成,是中医药大数据平台检索出来的组成最多的一个方剂,是30多万个方剂中组成中药最多的,没有之一。

《理瀹骈文》

行水膏——出自《理瀹骈文》,收录于《中华医方》。该方是由《理瀹骈文》作者——清代名医吴尚先所记述,是吴医生总结自己长期行医的外治经验而成,《理瀹骈文》首次成刊于同治四年(1865年),是中医外治的中药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膏药的专著。该书一改传统的认知和经验,经过对中医中药基础理论及临床配伍的仔细对照研究,提出“凡是能够作汤、丸剂者均可熬膏”。

吴尚先在治病期间,一年就出膏十余万张,因其膏药均为外用,因此简便快捷,每月可看病患4-5千人,只需对病患进行疾病和症的分类确诊,即可选用现成的膏药,与现代中医院的看病模式有类似之处,其效果和疗效值得肯定。其外治法具有简、廉、验的特点,又可避免内服药的副作用,上门求诊者甚众,每日可高达三四百人,在其行医的20多年间,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验证,充分肯定了外治法的可靠疗效。书中详细记述了膏药外治和温热疗法、水疗法、蜡疗法、泥疗法、发泡疗法等数十种外治方法的具体运用。它不仅用于痈疽疔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外科诸证的治疗,还广泛地用于内、妇、儿、外、五官等各种疾患的治疗。

行水膏

按现在膏药的重量计算,平均为10g每贴,则一次行水膏的熬制,可分成3600贴左右。

毒性活性统计:29种,且全部是内服才会产生毒性,对于外用没有任何的风险(仅从中药大数据计算得出该结论),作者当时所处年代不会在意对于皮肤的影响,但现代人们的需求提升了,因此是否会对皮肤产生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该方主要治疗:暑湿之邪与水停不散,或为怔忡,干呕而吐,痞满而痛,痰饮水气喘咳,水结胸,阴黄疸,阳水肿满,热胀,小便黄赤,或少腹满急,或尿涩不行,或热淋,大便溏泄,或便秘不通,或肠痔;又肩背沉重肢节疼痛,脚气肿痛,妇人带下,外症湿热凝结成毒,成湿热烂皮。

功能:通利水道。

用法:“上贴心口,中贴脐眼并脐两旁,下贴丹田及患处。”

原文记载如上所述,简单概括则是一切人体体液运行引起的疾病和症状都可以用该药膏治疗,这也就是中医现代化很困难的原因所在,这一个方子如果要细分,那么还真的可以说是包治百病,这也是现代科学所不能接受的。其实我们应该都能明白,现代科学的定理、公理、公式等,都是对一个现象的具体描述,从而推导出适用于此类相关现象的固定规律。而中医从人的躯体的整体观念出发,往往总结的就是某一类或某种具有相同病因的疾病或症状的自然规律,并以此去寻找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经过无数医师的常年探索,得出的这么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方子,与科学的定理、公式是不是一致的呢?

总结

阴阳五行是中医认识一切有关人体自身和疾病的基础,就好像现代物理学家期望找到的宇宙大一统公式一样,能够把人类已知或未知全部自然现象说明白的公式,虽然目前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但中医已经有了一部分这样的公式,能够描述清楚一些现象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

从行水膏配方中药的数量之多,其功能主治的药效明确,其临床验证的合理性来看,中医药的研究还是任重而道远的,现在的科学科技很大可能没有办法解决该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大量的资料数据中去寻找适合我们使用的药、方等,去解决我们遇到的疾病,去为人们解除病痛,给予其一个相对健康的身体,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行水膏是隐藏在海量的中医药大数据下面的宝物,至于是金矿,还是铁矿,这个需要我们的科学家去解释,我们大数据平台负责找到它,并且提供其是否有效的数据报告;如果没有大数据,也许该宝物会被遗忘在隐秘的角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大数据也许是目前最适合中医药的工具,我们一直在学习怎样使用这个工具去发掘中医药的宝藏。

注:明清时代剂量换算

1斤=596.8g 1两=37.3g 1钱=3.73g

1分=0.373g 1厘=0.0373g 1毫=0.00373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