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我们要远离那些几乎不发朋友圈的人,原因很明显

 茂林之家 2021-09-05
心理学:我们要远离那些几乎不发朋友圈的人,原因很明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手机的使用。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交需求也越来越大。

除了面对面的沟通之外,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线上的网络社交。

微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交软件,也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社交工具。

心理学:我们要远离那些几乎不发朋友圈的人,原因很明显

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通过朋友圈来展示自己、表达自己。

通过好友的点赞与评论,他们进行密切的互动,满足自己社交的需求。

然而你一定发现,还有一群人,他们原本还活跃在朋友圈的舞台上,而近些年他们的身影逐渐从中消失。

甚至有些人几乎从未发过朋友圈。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01

摒弃无效社交,注重现实生活

曾几何时,朋友圈是人们用来记录生活的地方。

而如今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型秀场。

现在的很多人是为了发朋友圈而发朋友圈。

蔡康永曾经说过:

如今的朋友圈乌烟瘴气。

所以他朋友圈的内容也不能随心而发。

而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现在朋友圈的常态呢?

随着朋友圈“真朋友”含量的逐渐降低,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他们把自己的大部分心力拿去应对真实的生活。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提出:

日常生活中过于依赖网络交际的人,往往都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于进行自我表现的缺陷,他们需要借助网络抒发自己的情绪。

可是这种方式真的有效吗?

心理学:我们要远离那些几乎不发朋友圈的人,原因很明显

有一种社交叫作“无效社交”

是指那种无法给你的精神、感情、工作、生活带来任何愉悦感和进步的社交活动。

从不发朋友圈的人已经看穿纯粹的朋友圈社交是一种“无效社交”,是没有意义的社交。

他们意识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99%都与别人无关。

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宝贵,一辈子也就3万多天。

及时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专注自己当下的生活。

他们根本不需要通过别人的点赞去认同自己的人生。

不需要用旁人的认同填补内心的空虚迷惘。

02

谨小慎微,注重隐私

朋友圈是一个尽情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地方。

展示自己固然有益处。

它可以让一个人的优点与喜好充分暴露出来,增加自己的吸引力,从而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但是对于另一类人来说,他们更为注重的是自己的隐私。

他们在生活中、行为方式上往往谨小慎微、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戒备心。

发表朋友圈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触及他们隐私权的边界的事情。

心理学:我们要远离那些几乎不发朋友圈的人,原因很明显

他们更喜欢安稳、平淡的生活。

比起发言者、表现者,他们更愿意做一名倾听者。

他们不会打扰别人的生活,也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外界所打扰。

03

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外部世界,一个是内部世界。

外部世界是由我们身边的人事物组成的,内部世界是由我们的情感、思考、意志、经验组成的。

外向是指从外部世界获取能量,内向是指从内部世界获取能量。

心理学:我们要远离那些几乎不发朋友圈的人,原因很明显

有一类人,他们属于性格内向者。

他们往往较为关注自己的内部状况,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

他们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向外部世界全部表达出去,而是更乐意向更为亲密与信任的亲人或者好友诉说。

因此,这类人也没有发朋友圈的习惯。

04

工作忙碌,无暇顾及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每天朝九晚五。

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非常忙碌的人,他们已经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应付朋友圈。

他们每天都在为明天而努力着,生活的重心已让他们无暇顾及其他。

心理学:我们要远离那些几乎不发朋友圈的人,原因很明显

时间相对较多的人,可能会每天拿起手机刷很多次朋友圈;

但是对于生活忙碌的人来说,就算他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身体与精神的疲惫促使他们只想专注自己的家庭,好好的休息,而不愿再去关注别人的生活。

05

写在最后

无论是发朋友圈,或是不发朋友圈,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罢了。

从心理学上来看,每个个体性格追求的差异性都不同。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他的书中说过:

我们可以浪费时间,但不可以浪费生活。

我们可以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但不可以困在自己讨厌的生活方式上。

生活是自己的,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