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苏格兰》、《意大利》、《宗教改革》,序曲《芬格尔山洞》、《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小提琴协奏曲,八册四十八首“无词歌”等。 重要作品 管弦乐: 1.A小调第三号交响曲“苏格兰”,作品56 (1842) 2.A大调第四号交响曲“意大利”,作品90 (1833) 3.D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宗教改革”,作品107 (1832) 4.“芬格尔山洞”序曲,作品26 (1832) 5.“仲夏夜之梦”序曲,作品21 (1826) 6.“仲夏夜之梦”戏剧音乐(含“结婚进行曲”),作品61 (1843) 7.“巫婆聚会的夜晚”清唱 协奏曲: 8.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 (1844) 9.G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作品25 (1832) 10.D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作品40 (1837) 11.双钢琴协奏曲 (1823) 神剧: 12.以利亚,作品70 (1847) 室内乐: 13.降E大调八重奏,作品20 (1825) 14.A大调第一号弦乐五重奏,作品18 15.D小调第一号钢琴三重奏,作品49 (1839) 16.降B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奏鸣曲,作品45 (1838) 17.D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奏鸣曲,作品58 (1843) 18.降E大调单簧管奏鸣曲 钢琴独奏: 19.无词歌八册49曲 歌曲: 20.乘着歌声的翅膀....... 贡献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W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W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门德尔松作为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的才华得到了玛利·比戈(在巴黎)、路德维希·贝格尔、莫舍莱斯等钢琴老师和策尔特(1817年在柏林教他作曲)的鼓励。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的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创作的《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词歌》、《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等都是著名的作品。 门德尔松Z早“成熟”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和《赫布里底群岛》(1830-1832)展现出他的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旋律风格,标志着标题性或描写性音乐会序曲创作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后来的作品中他的视野大为扩展(交响曲、协奏曲、清唱剧、合唱音乐、室内乐、钢琴曲、管风琴奏鸣曲、歌曲),但在“技巧”或表情方面却未见有多大的进展。他的很多音乐作品所共有的精练、美妙与和声上的规规矩矩在《以利亚》的伯明翰首演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为维多利亚中期的音乐趣味定下了规范。但是他也大胆探索,那首被低估了的《宗教改革交响曲》(No.5,D小调)中不同寻常的结构和瓦格纳风格的先兆就证明了这一点。钢琴独奏《无词歌》是一些精致的小品,柔媚之极,以致使人无法一首又一首地连续聆听,但其中充满令人悦意的创新。他为《马太受难曲》所作的那次著名的演出大大推动了**音乐的复兴;而自从他指挥布业大厅乐队后,他的盛名开始蒸蒸日上,管弦乐演奏也因他的指挥而确立了新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