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活一世,一眨眼就“结束”了:我们辛劳一生,也许只为了这一点

 舒山有鹿 2021-09-05

u=962958708,56894587&fm=15&gp=0.jpg

01

人生只有两个瞬间,睁眼一个瞬间,闭眼一个瞬间。

当你睁开双眼的那一刻,你能看到这世间存在无数的光芒。当你合上双眼的那一刻,光芒从此与你无关,而你的人生也都走到了尽头。

曾有人说过,人活了一辈子,无论这段过程出现了什么,让人遇到了什么,都是一种最为美好的经历。

年轻的时候,我们渴望走向远方,渴望成为那个心目中的自己。于是乎,我们便期盼着未来,期盼着往后余生。

当我们上了一定的年纪时,我们只能将“走向远方”的想法埋藏在心底。因为我们知道,努力工作,赚钱买车买房,才是现实生活的正途。

可是,这“正途”真的是“正确”的吗?没有人知道它是否正确,我们只知道这是现实生活的必然需求。

随着我们把这般“辛劳”的日子过了大半生之后,相信很多人会感慨,我们辛劳了一生,也不见得会拥有什么。那么,这“辛劳”又有何意义呢?

虽然说人生眨眼一瞬间便“结束”了,可我们辛劳一生,也许不为了什么,只为了做到这件事罢了。

fb0debbcec974ba39561ad66feb6adb4.jpeg

02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故事让我颇为感慨。

一位41岁的中年男人,他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稳定的收入,工作地位也都比普通人要高。可以说,他是稳妥妥的人生赢家了。

如果把这个男人放在今时今日,那他绝对是住在城市三环以内的中上层人士。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男人所拥有的一切,可望而不可即。

原以为这个男人会就此安稳一生,过上较为美好的小日子。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画画。

为了画画,他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和工作,甚至不惜远走他乡,成为一个极其落魄的人。可这一切,他都不在乎。

对此,相信很多人会说,这个男人真的傻,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追求什么梦想,非要去画画,这又有何意义呢?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毛姆曾写道:“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这番话,不仅道出这个男人的想法,更道出如今社会的真实。

现代人,每天都为了“六便士”而打拼。可真正的“月亮”,早已被我们所抛弃,甚至我们还成为了“行尸走肉”一般的人。

这,不就是人生的悲哀吗?

77986eebf910496eb14746d361d04216.jpeg

03

毛姆曾有言:“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就拿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人呢?很简单,并非是他们心目中的人,而是世道中的成功者。

曾见过这么一个有志青年,他25岁那年,便想去乡村支教,想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活着。但是,他身边的人都否定了他的想法。

他的父母跟他说,你读了那么多年书,就该去商业公司找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为何非要到穷乡僻壤教书呢?

他的同窗跟他说,到乡村教书根本没有任何的前途,做人就该赚到大钱,未来就得买车买房,过上不错的日子。

慢慢地,连他自己也认为,还是放弃这个念头最好,避免成为父母和身边人眼中的“异类”。

于是乎,他如今还是过着“迫不得已”的生活,根本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着,甚至赚到这些钱有什么意义。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个“年轻人”呢?只不过,在岁月的消磨之下,我们逐渐老去,已然没有了那一颗追求心中梦想的内心了。

谈到梦想,也许很多人都觉得很“可笑”。可是,如果一个人缺少了梦想,而只活在了“梦”中,那这人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dfe69e8557164c3788bac879bfd99880.jpeg

04

我们辛劳一生,到底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只为了自己而活着。

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除了完成朝廷的使命外,其实他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找到心心念念的圣城“麦加”。

哪怕在郑和差不多去世的时候,郑和也想继续带着船队远航,寻觅他真正想要去到的“远方”。

哪怕在曹操年老之时,也都感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依旧有着荡平四海的愿望,尽管他已然无法实现了。

很喜欢这么一句话,为了自己而活着,哪怕山高路远也都值得。

人生一世,如果我们不能为了自己而活着,那我们这一生就白活了。

201412181530243636-1988454.jpg 

别人忙着赚钱,你也跟着别人这么做。别人忙着投资,你也跟着投资。别人做什么,你也跟着做什么。这样的生活,跟“复制版”有何区别呢?

说实话,我们也许只能来到这个世上一次,在这一次之后,或许我们就该与之永久地告别了。没有为了自己活过,那实属是一种遗憾。

只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够好好思考自己到底想追求什么,别活成傀儡,别在不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演绎着别人的人生。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