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帅帅:让我感动的一位病人(文字版)

 妙音禅韵 2021-09-05
感谢义工妮妮的辛苦整理:

(一)前言

病人有让人感动的,也有不让人感动的。
我们都生过病,做过病人,现在我们又都在学医,那我们看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
  • 一个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待病人,特别是因病学医,他会从医生的角度来考虑,也会从病人的角度来考虑。

  • 如果是一直学医的,他可能就是偏向于从医生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要多一点。

这个结果是不一样的。

作为医生和病人来讲,
在病人的眼里哪些医生让我们感动,
在医生眼里哪些病人让我们感动。
 
我们生病了,要怎么成为一位好病人?
我的感觉:
 “扁鹊的六不治”是给病人看的。
“孙思邈的大爱精神”是给医生看的。

我的经历 
在门诊,实习生给病人扎针扎疼了,艾灸不小心烫到病人灸出一个泡,拔火罐时酒精滴病人身上了,这些事都很常见,但没有遇到医患纠纷的病人,这些我都很感动,但这还不是最感动的。
 

(二)思考

比如说学了一个针刺技术,我们来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

刚学完一个针刺技术,手法也不是很到位,扎的有点疼,回去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他们让不让你扎?

问题二

你的家人出去学了一门针刺技术,你会不会心甘情愿主动的让他给你扎?

思考:亲戚朋友为什么不让你扎?你为什么不让他们扎?

问题三

举例:挂专家号30块钱,然后针灸科治疗一次(温针、火针、拔罐、艾灸)费用300多块钱。你挂专家号,但是是专家的学生给你扎,你愿不愿意?

问题四

我们求医的时候,不管是做手术还是治疗,针灸还是开中药,我们都会去找这方面的专家去治疗,对不对?

问题五

这些专家教授他们都不是天生的就会医术的,都是后天通过学习达到这个层次的,大家认可这个观点吗?

问题六

这些专家教授他们也是从零到这个阶段的,如果没有这个学习实践的过程,他是到不了现在成就的,大家认可这个观点吗?

问题七

这些专家和教授他们的寿命是有限的,到时这个技术也就随着他人而去了,大家认可吗?

问题八

一旦专家教授他们往生了,我们就找不到专家教授了,大家认可吗?

问题九

我们作为一个人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是人世间的客观规律,这个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这一辈子要生病,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时间生病,也不知道会生什么病。

大家认可这个观点吗?

问题十

专家教授是有限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寿命也是有限的,我们自己生病这个事情是未知的,可能是无限的,认可这个观点吗?

问题十一

专家教授是从零到这个层次的,然后如果专家教授在他刚毕业的时候,没有机会做临床,他就成不了专家教授。你们认可这个观点吗?

问题十二

这些专家教授在刚开始做临床的时候,肯定是失败的经验大于成功的经验,肯定是有的病能治好,有的病治不好,有些操作很到位,有些操作不到位,认可这个观点吗?

问题十三

我们再回到前面,我们的家人他学会了一门针刺技术,没有机会扎,你让不让他扎?

问题十四

你学会了一门针刺技术,你回去之后家人、亲戚朋友都不让扎,这个时候你怎么办?

 

(三)明理的重要性

我们中医一定要讲整体观念,我们生活也要有整体观念,我们不能只看待局部。
就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病人”来说,我就是从这个病人悟出来的。希望把大家这个观念改过来。


(四)事情的经过

初识
今年上半年的一位病人是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她到门诊来治疗挂专家号,做完之后那个专家把她推荐给我。
(大家求医有个误区:认为专家一般年龄大、胡子长、牌子响。这个不对,我们应该找有能力的。)


以我的经验,别人推荐找到我的病人,我第一反应能看出来他相不相信,因为六不治里面有一个不相信者不治

如果我一看他都怀疑,他眼神犹豫,我基本上是不接的。因为他不相信你,他的信念跟你不一致。

你做什么他都抵抗你,反抗你,怀疑你,你就不要做,越做越不好。



《黄帝内经》原文讲“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病人是主体,医生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
主要的功劳是病人,病人用自己的自愈力把自己给恢复了,医生相当于催化剂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增上缘帮助他把身体恢复了,所以功劳医生占30%,病人自己要占70%以上。病人他一来就不相信你,你就没法给他治。


以前我遇到的病人都是这种:

  • 这教授就给我推荐小年轻给我治病吗?

  • 那教授就给我推荐小实习生给我治疗吗?

他们心里既怀疑我也怀疑专家教授的水平。


这个病人跟别的不一样:
她一来就说她是某某推荐过来的,她相信推荐她来的这个专家。
她跟我讲:
  • 以前那个专家也给她推荐过别的医生,治疗效果也很好,这次他推荐让我来找你治疗。


  • 首先我是相信专家的,其次我是相信你的,要不然的话他不可能推荐你。

    如果你给我治好了,我会连带的感谢他,如果没治好的话,因为是他推荐的,我可能还会对他有意见。


如果你作为一个推荐人,你会胡乱推荐吗?不会,所以这个病人我就觉得很明智,他不看年龄不看别的,就看治疗。

治疗 
我给她做完一次治疗,她感觉效果比较好。第二次去门诊时还是我给她做治疗。
同时我还带着实习生在后面。我教实习生怎么扎针时,让他们两个人一组,互相练习互相扎针,但他们怕针,怕疼,不敢练。
这个阿姨在旁边,她说你们要不敢练的话,你们就扎我。她说,你看专家教授以后不在了,我们这些病人找谁治。
因为她就说了句话,我当时感动得有点想流泪。因为80%以上的病人是不会让实习生扎的。

感动原因之一:
我在门诊见过几万人次的病人,都是不愿意让实习生做的,都是排斥的,甚至反感的。
但阿姨明知道他们是实习生,她就愿意把自己奉献出来,她说专家教授哪一天都走了,她找谁扎呢?
她说:我作为病人,是要成就医生的,我们要给医生机会,老的专家教授不是从零开始的,如果你不给他机会成长,他永远成为不了专家教授。

  • 很简单的几句话,但是我感觉这个病人真的特别有智慧,所以今天分享的就是这个故事,这个病人真的是让我特别感动。


  • 对于学医的我们来讲,如果我们碰到的每一个病人都是这样的病人,医患关系能不好吗?医生的水平能不提高吗?


哪个学医的不想提高,特别是家庭保健的爱好者,每次上完课之后都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回去之后,家人、亲戚、同事不让做,空学一身本领,没地方实践,一两个月一年两年忘完了,对吧?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
 
“医”这一块它有三个层次:
医道的层次,医理的层次,还有医术的层次。它需要实践的。
他像打仗一样,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名医想成就,最起码要治疗1万个病人以上的。
医生是通过病人反过来成就的,没有病人就成不了名医。

所以大家发现:

历朝历代,凡是打仗的年代,将军最多,名医最多!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华佗、张仲景在东汉末年,扁鹊在春秋战国时代。

近代的那些名医都是新中国以前的。打了100多年的仗。病的人多,医生锻炼的机会就多,锻炼的机会多,失败的成功的总结水平就高。


感动原因之二:
所以我这么多病人,就碰到这一个,她说愿意成就医生,为什么愿意成就医生?

《道德经》有一句话,“因其无私而能成其私”。

因为她无私,她愿意成就医生,反过来因为她成就了医生,医生更多,名医更多,以后自己生病了,能找到专家治病。所以这个我真的是特别感动。
我自己在门诊上面,只要这些实习生,包括有时候讲课,他说韩老师来给我做个模特,我立马给他们做模特,他们扎的疼也难受,但是你要成就人家,你不给他机会做,他就没有机会做,他就成不了。
 

(五)行业反思和医患关系

行业内
医疗行业应该是,大家把会的招分享出来,一起培养新人,这是行业内部的。

行业外
那么行业外面就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不应该是对立的,应该是统一的
  • 医生应该想着怎么样帮病人解决问题。

  • 病人应该想着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要理解这个医生。

因为医术在疾病面前解决的问题真的不多,常常是安慰。如果你们在门诊待过,特别是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如果你们在医院轮岗过的话,你会发现哪一科都有很多疑难杂症,治好的病人比例是少的,治不好的反而是多的,这是事实。

医患关系
所以我觉得作为病人来讲,我们应该多从医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病人事儿太多的话,医生不愿意给你治,也不想好好给你治疗。
那个阿姨我就很认真的给她治疗,因为我很感动的。她有什么问题,我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帮她,虽然不能做到100%帮她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会尽我的专业能力,尽力地去帮助她。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人跟你讲,不管你学了什么技术,我都愿意给你做实验,哪怕出了事我也不找你,我就是要成就你,牺牲我自己都要成就你,那你不感动?你医术提升的能不快? 

今天把分享再升华一下:
我们要反思我们怎么样做一个病人。

从自私的角度来考虑,从整体来考虑,我们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尽量给医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机会,我们要发心成就这些医生,我们要成就医学!

  • 在我们的努力之下让医学更进一步帮助更多的人。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 否则的话,我感觉特别是我们中医学很难传下来,基本上是老祖宗厉害,接着一代不如一代。


  • 师傅厉害,徒弟不行、没有接班人了,那里面有没有我们的责任,我们给这些接班人机会了吗?


你找名家治病,你会让他徒弟治吗?你挂一个专家号教授号,他跟你讲这个问题很简单,让他的徒弟去治就行了,你会让他的徒弟治吗?

所以我们要反省医患之间的关系,反省现在的医疗,反省以后的医学发展。

我觉得我们都是人世间的一个过客。

那么在做过客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不是做一些增上的、好的、善的一些东西!

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和谐,对吧?

Image

大家都找专家教授治,能者多劳,他就干得多,累病了,谁给他治病?
再者专家教授累病之后没有把人才培养出来,我们下一步去找谁治?
  • 现在医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毕业生的临床水平不是很高,很多人都在说培养机制出问题了。

    我是觉得这个机制很好,大学毕业每个科都要轮岗三年,规培三年,各种病都见一见,那问题出在哪?

    其实出在病人上,病人不让他们治,不是他们不治。


  • 每一个医学实习生,刚开始学医的时候,见到病人你都有种往上扑巴不得去治的感觉。不是实习生不想去做,是他没有机会做。


  • 带他们的导师也害怕实习生,因为谁带谁担责任。

    这些实习生刚开始肯定没那么熟练,肯定有一些问题,那么病人就会投诉,导师要担责任,所以导师也不给他们做。

    这是事实,所以这个圈子我是觉得我们要想办法破这个局。


从我做起,我是带实习生,他们拿我随便扎,我都找他们扎,我给他们机会扎。
线下课我当模特让学员揉揉肚子,跟他反馈哪地方做的好,哪地方做的不好,成就他,他技术练好了,能帮助病人
这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所以明理更重要。

成就他人 
如果你希望以后自己生病了,亲戚朋友里面有人去给你治,你就要想着去成就他们。
你自己在学医,你要让他们转过来这个理,你要让他们成就你,他们不成就你,关键时候你也帮不了他。
因为学医这一块像打仗一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得天天学,生病了才用,保养的时候才用,所以功夫都要下在平时
 

(六)身边案例

前几年我是听到一个比较感动的,就是张玉芹老师分享的。
她自己说有一次是她老公头摔伤了,没送医院,就自己在家做治疗。他老公就跟她讲,你想怎么治就怎么治,我相信你。碰到这样的老公,你的医术能不成?

你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医生,就看你身边有多少这样的人来成就你!

成就你的人越多,你成功的几率越大,但是如果没有人成就你,你就应该先去成就别人。

Image
你生命中没有贵人,是因为你没有造贵人的因,所以你得不到贵人的果。你应该先去成就人家。
比如线下课上课,两个人一组,你想先扎人家,你就说你来先扎我,我再扎你。所以要自己先反省,我们付出的越多,可能反过来得到就越多。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七)总结

如果大家这个观念转变一下或者认可我这个观点的话,可能对你以后的学医的道路帮助很大。
如果你转变了,你的亲人也转变这个观念了,你的实践机会就多,他们的实践机会也多,那么就相互成就,所以这是我的一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八)反馈

云淡风轻 :做叩齿功,下巴关节比以前好很多了,以前嘴巴不敢张大就回去了,跟着老师学完之后这个现象就没有了,非常感谢!
我们天天叩齿能运动的这一块是咬肌,天天叩齿能强大这块肌肉力量,固定上下颌关节的力量就强,就不容易出问题。
编辑:夏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