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0905

 月牙儿s 2021-09-05

《上下五千年》284


北方平定下来不久,南边五溪(在今湖南、贵州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部族,打到了临沅县,汉光武帝两次派兵征讨,都被五溪部族打败。

汉光武帝为了这件事很担忧。那时候马援已经六十二岁了,但还是请求让他带兵去打仗。

汉光武帝瞧了瞧马援,见他的胡子都白了,说:“将军老了,还是别去吧!”可是马援不服老,就在殿前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雄赳赳地来回跑了一转。

汉光武帝不禁赞叹说:“好硬朗的老人家!”就派他带领马武、耿舒两名将军和四万人马去攻打五溪。

马援的军队到了五溪,因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有好些兵士中暑死去,马援自己也得了病。有人向汉光武帝挑拨是非,说是马援指挥错误。汉光武帝就派中郎将梁松去责问马援,并且去监督马援的军队。

梁松是汉光武帝的女婿,一向骄横自大。梁松的父亲原来是马援的朋友。马援看不惯梁松那股骄横劲儿,曾经批评过他,梁松从此记下了恨。



6副对联,林则徐一生的精忠报国。


家少楼台无地起,

案余灯火有天知。

这是少年时代的林则徐自制的对联,林则徐把它贴在自己的书房里,不断地砥砺自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幅对联是林则徐13岁的一天,老师带他和其他同学游览福建鼓山绝顶峰,一时兴起,以“海”“山”为题,让学生各拟一联。林则徐稍作思考,便做出此联。


愿闻己过,

求通民情。

这是林则徐担任江苏按察使时所作。上联鼓励人们敢于给自己提意见,指出自己的过失;下联厚重,人们大胆揭露贪官污吏,提醒自己了解群众的情况和疾苦。对联虽只有八个字,却无异于一篇通告和就职演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升任两广总督,积极抗英,查禁鸦片。他在总督府衙题书堂联一副,上联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做到集思广益,从谏如流;下联则砥砺自己,杜绝私欲,做到光明磊落,刚直不阿。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林则徐被充军戍边,与家人告别时口占。意思是如果有利于国家,我可以不必生死的去努力从事,怎敢因有祸就避、因有福就趋呢?此联对仗工整,言辞恳切,意义深远,抒发了他的壮志和抱负。


无端风雨惊花落,

更起楼台待月明。

这副对联是林则徐在伊犁时所写,真实反映了他受遣后寻求救时报国之道,盼望祖国独立强盛的心境。



《归家》

唐代: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这是模仿自己儿子口吻写的诗,可以说是晚唐难得的一首童诗。在这之前,作者写有一首《别家》诗:“初岁娇儿未识爷,别爷不拜手咤叉。拊头一别三千里,何日迎门却到家?”说的是儿子小时,作者离别家时,他还识别不了自己的爸爸。

所以,当作者别家时,手叉着腰,竟然不知道拜别。无可奈何,作为父亲的诗人,只好用手在幼儿头上轻轻一拍:走了。可这一别就是远行三千里,什么时候,这个傻儿子长大了,会在门口迎接我呢?

现在,诗人宦游终于回家了,我们看看他儿子是怎么“迎门到家”呢?“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儿子懂事了,牵着风尘仆仆父亲的衣角,责怪他: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儿子又傻了,竟然问了一个奇怪而又无法回答的问题:“你跟谁在争岁月呢?赢得鬓发雪白的回来?”作者对自己稚子的天真和关心非常开心,于是写下了这首《归家》。



别子才司令

方岳 〔宋代〕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注释

语人:告诉别人。

识:结识,认识。

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

城南:这里指战斗激烈的战场。


译文

人生中经历的事情十件里有八九件都不如人意的,可与之倾吐心事的人连两三个都没有。

很幸运地在荆门结识了子才你这位良友,直抒胸臆,才能够在梦中尽情驰骋,仿佛于城南铁马奔驰。



有幸,活在这个较为安稳的年代。

岁月的山河没有烽烟缭绕,流年的沙场没有兵荒马乱,自己不必有多么旷达的胸怀,不必有多么高远的志向,只需安然地做个平凡人。

怀着对生命的几分敬意,简单生活,简单爱;循着自己喜欢的步伐与格调,尽力去完善并不完美的人生。

人生不过数十载,唯有生命、时间与爱最为珍贵,所以不可辜负和浪费。

愿我们终将被岁月温柔以待,愿命里珍惜的人,陪自己过好这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