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问自己想写什么

 新用户0850X3IQ 2021-09-05

文章更了一个月了,自己随性写了一些字,可是很多时候,也不免问自己,你究竟要写什么?

作为公众号,我没有明确的定位,比如要特别针对哪个人群,因为这个人特别喜新厌旧,不喜欢某一个固定的话题,懒惰又没毅力,没了发自内心的兴趣,我是坚持不下去的。公众号这种形态趋于成熟,人们在铺天盖地的花样鸡汤和碎片化专业信息的轰击下,又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读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面上不少文章甚至书籍,教你怎么去抓心理拓渠道加粉丝,选题排版发文变现等等都各有套路,技巧之类只要你肯下功夫去学都不难。难的是你写出的东西,需要具有价值,这种价值恐怕首先得过自己这一关。有价值和迎合大众,是两回事,但这种流量为王的情境下,如果要追求市场效益,一旦掌不好自己的舵,二者之间的界限会模糊不清。

作为文学作品,现在的水平还远远达不到水准,没有特别的阅历,也没有没有勇气去向传统的文学刊物写作投稿。权当练笔热身,万一哪一天真的有特别的表达诉求呢。

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我是不太有信心文学可以养活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我认为首先是有独立思想的,不妥协不谄媚,同时必须有艺术价值,能够荡涤心灵,引导人热爱和追求真善美,其次也需追求精炼严谨,文学也是有它的学术精神的。这样精炼而有意义的文字,除非是文学天赋极高的人,下笔如神浑然天成,对于大多数人则需要更多时间去打磨,在流量至上字数决定稿费的时代,要写出好东西需沉下心来耐受寂寞,甚至是长时间的无收入状态,如果妥协去一味追求收入,方向就与初衷违背了。很多人在最初是以其他方式来养文,就连老舍这么牛的文人,也曾在职业作家和一份教职的选择之间,徘徊了多次多时。

作为一种爱好,如果你发现,不管你觉得自己写得有多糟糕,总有人在默默看你的文章,在关注你的时候,心底就生出一种责任。我该带给读的人一些什么?仅仅是听我发发牢骚,抒发下小情怀吗?我突然记起来几个字,“社会责任感”。

在阳光洒满大地的时候,阴影就会变少。智慧多一些,愚昧就少一些。温暖、善良的文字多一些,我想那种“丧”文化和网络戾气就会相对少一些。因为分子和分母的变化,总会影响这个数值的最终结果。不知道我能担起几斤几两,但我相信,只要我在坚持,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文如其人,文字就是我自己,我尊重文字,也尊重自己。在过去的一两年,经历一番变故后,更希望余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能多跟自己喜欢的人和物相处,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过自己真正热爱的生活。朋友,希望你也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