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电影《失孤》里父亲原型,终于找到了被拐24年的孩子!

 新用户0850X3IQ 2021-09-05

看过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失孤》的人,都会对那位寻子的父亲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一般去看拐卖孩子的视频或新闻,因为不敢去想象,就连一个轻微的假设也不敢。《失孤》这部电影,是我今天得知郭父找到了孩子,才鼓起勇气打开看完的。
  
刘德华饰演的角色原型叫郭刚堂,是山东聊城人,自1997年两岁的儿子被拐后,便踏上了艰难的寻子之路。24年来,他走遍了除新疆和西藏的所有省份,骑坏了十多辆摩托车,走了40多万公里的行程。
 
昨天,终于传来了消息,通过DNA比对,郭父找到儿子了!

他的儿子郭振现在河南,过得很好,据说还上了大学,这两天郭父在山东、河南两地民警的安排下,正打算见面。

等了20多年,苦寻了20多年啊,郭父从一个阳刚青年变成现在的满头白发,终于等到这一刻!

“孩子找到了,以后咱们光剩下高兴的事了。老天对我们不薄啊!”在抖音视频了,郭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儿子找到了,可谁知道24年来,一个父亲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

在电影里,我们会看到很多心酸的镜头,刘德华在寻子失败后被人掌掴,摩托车也被毁坏,而这一切,他都只能默默地承受。

为了寻找孩子花光了积蓄,还债台高筑,郭刚堂在一次采访中说最穷的时候身上只有一角五分钱,没有饭吃,只能放下尊严去问别人要。

更可怕的是,寻子路上,那种巨大的压力和负疚感,一次次希望后的失望,都大口吞噬着苦命的父亲和他的家人的心。

“只有在路上,才觉得对得起儿子!”我特别能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怕停下来,怕一旦不找就放弃了孩子,对不起孩子。正如电影里法师所说:“你不找,缘灭。”

在现实和电影里,这个父亲都在问“为什么偏偏是我儿子丢了?”

郭刚堂的妻子也无比自责,“自己的孩子没看好!也不知道孩子怨我吗?怎么这么狠心把我的孩子给偷走了摘我的心,要我的命!”

看不得这样的画面,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啊!那一定是这一种比挖心割肉更深刻的痛苦。

幸运的是,郭刚堂在这种压力下挺过去了,终于见到了曙光。可是,还有那么多没有找到孩子的父母,那么多失去孩子濒临崩溃的父母,还有的在寻子的路上失去了生活信心,或精神失常或寻了短见的父母……

电影里还描写了一个被拐孩子的母亲,最后实在承受不了那种绝望,从大桥上跳了下去,而与此同时,她寻找的孩子正被警察解救中。

最近,我在抖音里也一直在关注一个“江奕昕”的江西五岁女孩,看她妈妈发的每一个视频,都能感受到背后无比的煎熬。但愿,郭刚堂的例子,能给更多被拐孩子的父母带来希望。

真希望有一天天下无拐,不仅是因为法治效果,更是因为社会人心变得更美更善了。

人们对人贩子的痛恨不可谓不深,现代社会法制不可谓不清明,可是在大力度打拐的情况下,依然有人铤而走险,仅2020年就有100万被拐的儿童。在利益的驱使之下,道德和律法能否堵住这条贩卖之路?

如果寄望于“防”,处处都要防范,人过得该多累,多么恐慌!神经敏感的我,带着孩子坐火车卧铺,夜里不敢合眼,即使坐汽车,也不敢打盹太久。

很多次,视线内看不到孩子的那一霎那,我的脑子立即一片空白,全身的血液上涌。那种无边的恐慌,犹如短暂的溺水,让人窒息!

独自带孩子在外,别人跟我搭讪,都抱着高度的警惕。可原本我不想这样啊!

我想起我小时候,父母都忙于农活,孩子们都是被放养着,各家各户地窜,满山遍野的跑。在三四岁时,我有一次出走“买糖”的经历,独自走到村子两三公里外,被进山打猎的外村人拦住,送了回来。

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能够再回到那时候,不用设防,人心淳朴的年代。

最后,还是祝愿走失的、被拐的儿童,都能早日与父母家人团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