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网络 文字:飞花飘雪 壹 以前总听别人说婆婆不是妈。 婆媳关系是千古不绝的话题。 婆媳是天生的死敌...... 这些问题对于姜燕来说都无法从一个对比的角度去感受。 因为姜燕一出生被母亲抛弃,父亲忙着打工赚钱,她跟着爷爷长大。 没娘的孩子少人疼,姜燕在缺少母爱的环境中长大。 好在她学习努力,虽念的不是什么一流大学,可也算走出了山村。 在恋爱方面也很顺利。 男朋友冉骏家也是农村人,家境寻常,。 冉骏有个妹妹,未来婆婆待姜燕也很不错。 比如说每次姜燕去冉骏家,婆婆会煮许多她喜欢吃的菜。 姜燕不挑食,小姑子挑食,可每一样菜式小姑子都喜欢吃。 吃饭的时候,婆婆很殷勤地替姜燕夹菜。 这点姜燕很感动,从来没人在饭桌上给她夹菜,问她喜欢吃什么? 婆婆会将小姑子不喜欢的衣服送给姜燕,说现在刚刚工作,多赚钱,将来小两口的日子轻松点。 婆婆不让姜燕买东西,说浪费钱,如果一定要买,那就给个两百块。 姜燕不小气,婆婆说给两百,她给五百。 贰 从来没有另一个女性之外的人对姜燕说过这些。 在内心激起的一阵阵暖流中,姜燕自然而然将婆婆看作妈。 处了两年,婆婆让姜燕和儿子冉骏去领证结婚。 因为姜燕的父亲再婚,几乎不再管姜燕的事儿。 爷爷也在姜燕念书的那年过世。 姜燕这个没爹妈关怀的女孩,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嫁了。 没有婚宴酒席,聘礼嫁妆。 领了证,城郊老家,冉骏从小住过的房子白浆一刷,两床新被子,这个婚就结了。 邻居总说冉家好福气,得了个便宜媳妇。 婆婆也说自己福气好,白捡了个女儿。 姜燕听了非但不不生气,有了新家多了妈,心里感动得像抱了个暖水袋。 婆婆怕姜燕乱花钱,让姜燕把工资卡给她保管,姜燕要花钱的时候再问婆婆要。 姜燕也觉着和同事喝茶逛街挺浪费,二话不说把工资卡给了婆婆。 同事约姜燕去买衣服,姜燕说没钱,卡在婆婆哪里。 同事听了,将婆媳防备之道传授给姜燕。 姜燕反驳,将婆婆对她的好都一一道与同事听。 结果同事们哄堂大笑。 笑得姜燕懵头傻脑,哪里不对? 叁 同事说,你婆婆只疼自己的女儿,压根拿你当傻子一样糊弄。 你去看看你家四周的邻居,人家家怎样娶媳妇。 哪有人不出聘礼不备婚房,刷个墙就打发了婚事。 首饰新衣服都不带买个几件的,你还傻不拉唧地把工资卡让她捏着,没准人家拿你的钱贴给她女儿办嫁妆呢? 不会吧,虽然嘴巴里说不会,可姜燕好像醒觉了什么? 钱的重要性姜燕十分明白,谁没穷过。 所以工资卡,姜燕很顺利地从婆婆手里要了过来。 密码没告诉婆婆,所以卡里的钱一分没少。 同事们说得没错,周边婶子们儿娶媳妇,不吐个二三十万下不了地。 所以婶子们说得没错,她家婆婆确实捡了她这么个便宜货。 肆 婆媳关系的矛盾彻底发生在小姑子出嫁。 小姑子未婚先孕,男方家一毛钱的聘礼不愿意出,还让小姑子陪嫁一台车。 姑娘被人搞大了肚子拿不到一毛钱的聘礼,当妈的自然心里窝气又心急。 婆婆的焦急和对女儿不惜血本的关心,姜燕半点不漏地看在眼底。 婆婆拿出棺材本,给女儿陪嫁了一台车,另外家具家电都往贵的捡。 新衣服新鞋子新首饰更是往时髦的挑。 这一掏就掏到了冉骏的工资卡,婆婆还想问姜燕拿。 这股子无名的怒火油然而生。 姜燕对婆婆说,不是要省钱吗?为什么我结婚就刷个墙两床被子。 你女儿结婚又是车又是家电又是首饰衣服的。 空手嫁过去不就完了。 婆婆说,那怎么能行,如果这样出嫁,还不被婆家欺负死。 姜燕喔了一声,大概所谓的欺负就是像她被婆婆这么无视,成天三言两语地打发吧。 小姑子出嫁的事儿,连带冉骏也瞧出了母亲的偏心,心里窝火。 小两口借口工作的事儿搬了出去。 婆婆没反对,可这些年冉骏赚的钱,婆婆一分也没还回来。 可以说,冉骏是两手空空地带着媳妇分家单过。 伍 两人结婚得早,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夫妻两人趁着房价翻浪花的时候,咬着牙按揭了一套。 公婆还是一分都没赞助过,那些钱又贴给小姑子买房子,生孩子。 这点让冉骏很生气。 公婆的偏心,在姜燕心中留下了难以释怀的心结。 她是真的将婆婆当作母亲看待,可婆婆却连亲生儿子都不顾。 这种轻视造成的痛让姜燕每一天都活在气窝里。 她想不通,人心都是肉做的,为什么会偏颇至此。 孕期七个月的时候,姜燕脚肿得走不的路。 无法,冉骏只能让母亲来照料。 婆婆来了,姜燕不求别的,热菜热饭总能吃上两口。 谁想到婆婆将小姑子三岁的小儿子一起带了过来。 家里好吃的好喝的,都供了小外孙。 她和肚子里亲孙子,吃侄子吃剩的菜,婆婆还认为理所当然。 连带姜燕孕期擦不了的化妆品和衣服,都被婆婆偷偷地打包,趁着小姑子来看孩子的时候悄悄让小姑子带走。 姜燕气得早产,冉骏和母亲大吵了一架。 婆婆二话不说,直接丢下刚生产完了儿媳妇,连带亲孙子都不看一眼,领着外孙直接回家。 公公还算是个明白人,送了一万块,买了几只土鸡和两筐子土鸡蛋。 大概是看在大孙子的份儿上。 陆 这样冷漠不相往来的关系一直到姜燕儿子两岁岁的时候。 老两口卖了老房子替女婿还了赌债,没有地方住,这才赖到了儿子家。 姜燕夫妻气得咬死又不能做不孝子女,只能让父母住下。 这回婆婆觉得理亏,干活带孙子很认真,小姑子家第二个孩子,婆婆没再管。 姜燕没说什么,自小缺少父母之爱,公婆如今的态度也算像一对寻常父母。 日子就这样过着,夫妻两人打算再按揭一套房子,如果有矛盾,这套房子就给父母住养老。 做子女不能和父母太过计较,毕竟生养之恩大于天。 做妻子,在丈夫对待父母偏心这件事上,如果不是愚孝,在不损害家庭根基利益的情况下,尽量宽容。 别让男人背负不孝的骂名。 做爹妈的尽量一碗水端平。 虽说子女孝顺是偿还恩情的理所当然。 可也不能让子女寒心,让手足生怨。 人生相逢一世,进了一家门,是缘也是坎。 用心包容,值得也好,不值得也罢,都是为了爱。 只要爱的那个人不负你。 所有的爱,所有的委屈,都有所值。 完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