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如果不把你妹赶走,我就把你赶走”“这是我家,该滚的是你”

 东林夕亭 2021-09-05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增广贤文》:“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这两句话讲的是对家庭和婚姻的美好愿望,是在提醒人们只是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愿望只是幻想而已,想要达成愿望,需要付出相应的行动。

不管是家庭和睦还是夫妻和美,其实都不难,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关键。夫妻二人都懂事,珍惜彼此的缘分和感情,一起生活能够同心,还能对子孙教导有方,就会实现那些美好的愿望。

有些家庭之所以实现不了这些愿望,通常都是卡在了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上:要么自己有问题,要么自己的另一半有问题,要么两个人不同心,没有为了实现愿望而付出相应的行动

从根本上来说,这一切都跟个人的修炼有关。一个不求上进的人,没有任何优势,自己有问题,很难遇到好的另一半。有时候即便侥幸遇到了,自身的问题一直没有改正,在生活中一直跟对方不同心,早晚还是会出问题,下面这对夫妻就是如此:

『以前我只听说过有的女人对待婚姻偏执,动不动就说男人对女人好是天经地义的事,从而给自己找了个不求上进的借口,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男人,结果逐渐毁了婚姻。我以为我不是这样的女人,就不会出现那样的结局,谁料世间还有持那种偏执思想的男人。

因为我自认为自己优秀,自认为我值得被珍惜,所以就疏于判断对方是否真心,还傻乎乎为婚姻付出了很多,房子都是我自己准备的。直到结了婚才发现,他把我对他的好当成天经地义,认为我为他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他没有义务回报,认为我有钱就该养着他,认为我能力大就该只手撑起整个家。

不仅如此,他还自作主张把他妹妹接到家里住,并且明确告诉她不要见外,随便怎么折腾都行。他妹妹本就不懂事,受了他的怂恿之后,更加肆无忌惮,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私自进我房间,私自乱翻的个人物品,我的衣服和化妆品被她败坏了很多。

我不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我是个俗世中的人,我当然会计较得失,当然会计较值不值。我付出了那么多,没得到回报也就算了,他竟然还整出一大堆问题烦我,我怎能不恼

出于对婚姻的珍惜,我最开始没说离婚,只是要求他把他妹妹赶走,如果他不照做,我就把他赶走,结果他说了一句话差点把我气死:“这是我家,该滚的是你!”

事已至此,我也就没什么好留恋的了,也就没必要顾及他的颜面了,我结婚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不痛快的,既然他不懂珍惜,就散伙好了。

那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想再结婚了,因为我害怕再次遇到前夫那样的人。不过,在我忽略婚姻与人相处的时候,渐渐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样,更多的人懂得知恩图报,此时我才恍然意识到,在面对之前的婚姻时,我没有结合这一点做判断。对我来说,嫁给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我的付出才会有回报。』

02

夫妻是一个整体,婚姻是两个人的共同财产,两个人都是家庭的支柱,必须在互相珍惜的同时同心协力,才能把婚姻经营好。

话虽如此,但并不是随便找个人结婚就能实现。每个人都应该先反观自己是否对婚姻负责,然后在选择婚姻的时候判断对方是否有责任心,只有先把“参与者”的基础打牢了,才有互相珍惜以及同心协力。

那些婚姻不幸的人,夫妻之间不同心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在选择婚姻时疏忽大意,要么没有反观过自己是否有责任心,要么没有判断过对方是否有责任心,稀里糊涂就山盟海誓,自认为遇到了真爱,直到结了婚之后面对现实了,才发现问题一大堆

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婚姻态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只有愿望却没有行动的人,只是幻想婚姻幸福,却没有深入思考过具体怎样才会婚姻幸福,没有想过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没有去判断自己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对于自身一团糟的人来说,婚姻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损失,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对于自身有优势的人来说,该注意的问题不注意,稀里糊涂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回报,婚姻失败就意味着损失惨重。

03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互惠法则”,说人与人相处时,小恩小惠会给人带来“负债感”,从而会生出“我也必须为他做点什么”的偿还心理,即便是陌生人之间也会受这种心理的左右,很多人在推销东西的时候会利用人的这种心理,打着免费送东西的旗号卖东西。

有人说这是一种本能心理,说人一旦受惠于人,就会有一种压力,急于想要卸下,从而会为了解脱回报对方,回报甚至比自己得到的要多。

其实把这种心理说成本能心理有些牵强,有些人并不吃这一套,当有人打着免费送东西的旗号卖东西时,他们只会对送的东西买账,却不会对卖的东西买账。另外,还有前文中那个女人的前夫那种人,他们有时候甚至认为别人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当然,这种情况下,“互惠法则”在他们身上就不起作用。

把这些道理运用到婚姻中去说,想让“互惠法则”起作用,首先要确保双方都没有“你为我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心理,只有这样,双方的付出才会得到回报,形成付出与回报的循环以后,才能互相珍惜

这中间其实就牵扯到个体的关键和价值观问题,价值观正常的人,只要面对的不是非分的要求,通常都会自愿遵循“互惠法则”,不想欠人人情,有人为自己付出,自己就会回报于人。这样的人就具备了珍惜婚姻的条件,找一个同样有此价值观的人,双方相伴到老就不是什么难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