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墨本无情,情生全由人

 食古斋 2021-09-05

艺术的任何形式,无非都是一个“ 情”字。音乐、舞蹈、美术等最终都是使观者、听者能够产生共鸣,从而动情。中国画中经常提到的“笔墨”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笔与墨。所以都在笔与墨上做文章,可是却少有人能够把“笔墨”习到化境。原因何在呢?就是缺少了一个“情”字。在恽寿平的《南田画跋》中,有一段文字,是学习绘画的朋友应该细读并要领会的。“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

Image

肖大平作品

“情”一字很简单,也都心知肚明其含义,可是在画中怎么产生,却就不是很简单的事了。自古就有诗画本一体之说,所以对于“情”可以从诗中寻找。关于诗,古人也有论点“诗罢有余地”。简短五个字,把诗的灵魂完美解读,可谓是“言简意无穷!”而画之生情,不也是这个道理吗!这也是从诗中真正要寻找的东西。

Image

肖大平作品

笔墨生情即是“画罢有余地也”每一笔、每一墨,要尽兴,亦要有余地。整幅作品也是一样,要尽情、尽兴,亦要有余地。而余地怎么留,就是画家自己的修养和学识以及社会阅历而带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用的绘画工具以及画的物象都一样,而表达的意境却不相同。原因何在呢?就在于这个“情”字,因为“情”所生的因素太多,每个人都有不同。故而,所表现出的“情”不一样。

Image

肖大平作品

一位优秀的画家,情感注定是丰富的,也知道作画时要动之以情,更是明白在笔墨间怎么留情、煽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