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那些经典的激扬文字 ---读岳南《南渡北归》有感留记 原创/高晓茜
 用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读完了岳南先生170万字的《南渡北归》,粱启超、蔡元培、陈寅恪、梁思成、林徽音、胡适,梅贻琦、金岳霖等等这些对我而言原来仅了解枝言片语的大师们,伴着书陪他们走完了并不漫长却艰辛地一路,对于我,这些名字不再是烟云,从书中仿佛能触摸到他们跳动的脉搏。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我看来,那些曾经的激扬文字于今日也不为过时,留存记此。1914年在清华建校三周年之际,梁启超亲赴清华演讲,讲题名为《君子》,他用《周易》中两句关于“君子”中乾坤二卦的卦辞做发挥,以此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乾象言,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在阐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君子“大道”后,梁启超明确提出:“他年邀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谁属?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砥柱。”他江河狂泻、中流砥柱般的演讲,在清华师生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对清华学校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养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后来,清华大学校委会决定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定为校训并镌刻在校徽上,以励师生。自此,内含真正“强大”“不息”玄机奥秘的八字校训,如同一座高耸的路标,昭示着清华师生前行的方向粱启超出于对国学挚爱和对国学发扬广大的目的,应聘清华,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成为当年令天下学界为之震动,被后世广为流传并影响深远的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在一次校方组织的教授座谈会上直言不讳地说“清华学生除研究西学外,当研究国学。盖国学为立国之本,建功之业,尤非国学不为功。”国学为立国之本,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当下人们世界观的形成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931年12月3日,梅贻琦到清华大学任职,发表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演讲,同时强调大学教育“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的办学至理。对于“九一八”以来的危局,梅贻琦特别提醒师生“中国现在的确是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分子,不能不关心的。不过我们要知道救国的方法极多,救国又不是一天的事,……我们现在,只要谨记住国家这种危急的情势,刻刻不忘了救国的重责,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则若干时期之后,自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了。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梅贻琦的良苦用心在这段文字中已表达尽致,为民国二十年后的同学播下了优良的种子。这位“寡言君子”有着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眼光与坦荡胸怀。“在这风雨之秋,清华正好像一只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能向同仁校友敢告无罪。”这番话令当时的清华学子热血沸腾,激情荡漾,纷纷表示要在这个偏僻小镇的山坳里老老实实地待着,不管是平日与牛为伴还是夜晚与狼共舞,总要尽心研究学问,唯如此,方可向清华师友敢告无罪。大师的人格品行,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崇敬而又亲近的感觉,他们代表的就是自己心中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品格、信念,坚韧而独立,不依附,不谄媚,不趋势,始终保持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南联大大师们的文人风骨值得所有国人敬佩。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有这些大师的谆谆教导和高尚情操为西南联大的学生们点亮了前行的道路, 身处逆境之中的他们,信念从未动摇过。立校仅8年,西南联大共输送了3882名毕业生,这其中,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4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闭书感慨,对于微小的我,想留存那些曾经的激扬文字!一本好书的特点,大约就是让人们读完它后仍意犹未尽,成为枕边书,并以它为跳板,接触到更多想看的书,忍不住地去探寻那个时代背后更多的细节,对他们的著作也有了翻阅的欲望。本文编辑:杨荔佳
【大荔文学·随笔·高晓茜】端午偶叹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唤醒我的你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非凡经历 -----石头峪穿越小记高晓茜,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大荔县作家协会会员,爱看书,喜文字,喜欢简单生活,想用简略小笔,书写世间美好!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魏艳玲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