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识教育”的朋友圈里,各个国家都是怎么玩的?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9-06

教育应该培养专才,还是培养通才?这是辩论赛里的经典题目,也是百余年来,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以中国为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引入苏联的专才教育思想,通过大规模院系调整,启动了以专业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为解决照搬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导致的高校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引入欧美国家的学分制,由此开始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图片

鱼与熊掌果真不可兼得?在来来回回的变动中,人们逐渐达成共识,专才和通才之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时至今日,按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本科教育模式已经在不少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是基本特征都表现为:前期实行淡化专业、夯实基础的通识教育,后期进行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宽口径教育。相比之下,国外大学虽然没有与我们相对应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等词语,但很多学校都设立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来加强基础教育,其人才培养方式类似于我们所谓的“大类培养”。

正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泛智教育,希望所有人都接受完善的教育,从而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当“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在国内外渐成主流趋势,那些走在前面的国家经历过什么挑战,会带来哪些经验?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千年纷争

通识教育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追根溯源,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称为博雅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最初形态。自由教育是对少数自由人(奴隶主贵族)的精英教育,受教育者拥有充分的闲暇去探索纯粹的理论知识,代表了一种非功利、致力于人的精神和心灵自由发展的永恒的教育哲学和理想。


专业教育(Specialized Education)诞生于中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是自由教育世俗化的表现、社会分工在教育领域的充分体现,以及知识专门化与学科分化的产物。专业教育自诞生之初就与社会职业息息相关,随着科学的进步和行业分工的细化,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专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也使大学教育的学科制度化与专业化,构成了不同的系科和知识体系。被认为是现代大学肇始的柏林大学就践行了这一教育理念,从本科开始分专业,通常需要 5 年才能毕业,其中的最后两年要求完全学习非常精深的专业知识。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德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门人才,一跃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此外,苏联在“二战”前的工业迅速发展,也得益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弥补了自由教育在工具性和实用性上的不足,以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为从事某一领域工作做准备的教育。


风水轮流转。20 世纪以来,美国高校为了平衡专业教育的偏颇,继承自由教育内涵而变革了一系列具体的制度设计,其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好的“人”和“公民”,而不只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为此,通识教育的理念重登舞台。在此之前,19 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ion 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A.S.Packard)首次明确使用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表述,并将通识教育与高等教育联系在一起,认为通识教育是研究者在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前所应了解的知识整体情况的教育。1828 年著名的《耶鲁报告》 (The Yale Report) 则指出,通识教育是发挥学生才智,摒弃偏见、迷信和教条主义,培养和鼓励学生为社会公共服务,使学生成为有思想、高素质公民的教育。

图片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纠葛中,西方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路发展却证明,无论是简单地崇拜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还是主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排斥的理念,都解决不了社会与人共同发展的问题,两者在对立统一中的有机融合才是时代的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如果通识教育也有朋友圈……

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培养模式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大学所接受,殊途同归的背后,不同国家各自走过了一段探索通专融合教育的路径,呈现出明显的本土化特点。


  • 英国


在英国,古典大学坚持学院制的传统,以卓越的本科教育著称于世。早在 16 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就形成了本科生学院,作为古典大学本科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于英国的古典大学来说,学院是大学的中心和权力所在,大学则是众多学院的联合体。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古典大学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地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但始终秉承古希腊自由教育的思想,注重本科教学,保持学院制的寄宿管理和导师制教学传统,逐渐形成了以学院制为依托的通专融合的培养模式。


与此同时,随着新兴大学的崛起,英国一些大学又在教学体制上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例如,苏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为了避免大学教育的过早专业化,加强文理科之间的沟通而设立一种跨学科的新型结构——学科群(The Schools of Studies Structure),目前设立有生物科学、化学和分子科学、工程学和应用科学、数学和物理科学、亚非研究、文化与社区研究、英美研究、欧洲研究、社会学这 9 个学科群,在每个学科群中开设密切相关的课程。又如,基尔大学(Keele University)改变以往英国大学本科课程三年制的做法,开设了四年制的本科课程,其中的第一年为“基础年(Foundation Year)”,要求所有一年级学生学习相同的课程,从总体上了解西方文化的遗产、现代社会和实验科学的方法等。英国虽然没有明确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但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着通识教育的精神。


  • 美国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博弈与融合在美国高校中由来已久。许多高校在建校之初就确定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希望为学生奠定宽泛的知识基础,进行智力训练和思维训练,并基于不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丰富的实践形式。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美国社会充斥着功利主义,高等教育课程趋向专业化,赫钦斯(Robert Hutchins)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后对这种高等教育的倾向进行了批判。在赫钦斯的领导下,芝加哥大学发起了“名著阅读运动”,将阅读名著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以小班讨论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选课自由的基础上提供选课套餐计划。学生通过对不同国家经典名著的阅读与讨论,增加了对各国文化的认识,此举在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 后 的 1945 年,美国哈佛大学发布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的研究报告(即哈佛“红皮书”),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这份报告也成为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哈佛大学再次对本科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建立了“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必须学习的共通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为接下来的专业教育打好基础。2006 年,《哈佛大学课程革新》报告发布,用分布式的必修制课程改良传统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艺术人文、社会研究和科学技术三大领域各选三门课,以矫正日益严重的学科专业化倾向,并在 2016 年扩展至八个领域。从哈佛“红皮书”到“核心课程改革”再到“分布式必修制”,哈佛大学在通识教育上的探索为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树立了标杆。

图片

此外,美国还有一种独特的本科教育模式——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这是一种以博雅教育为理念的精英化本科教育,形式上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小规模办学,以教学能力考察教师,并维持较低的生师比。文理学院以“未来领导人”为人才培养目标,围绕通识教育的核心开展全面的素质培养,同时重视学生的专业选择。如在顶尖的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和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学校为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指导专业选择,其中,在低年级段,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专业,到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才确定专业,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和选择专业。此外,一些综合性大学与文理学院合作进行本科生培养,如三一文理学院(Trinity College)承担了杜克大学的通识教育部分,与杜克大学的专业院系相互配合,在通识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日本


日本的现代高等教育在亚洲国家中起步较早,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理念则在实践中几经起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旧制高等学校通过实施“教养教育”培养精英主义人才,东京大学传承并保持了这一理念。新制东京大学成立于 1949 年,目前拥有日本独一无二的“教养学部”,所有本科生前期(至少两年)要进入教养学部接受不分专业的教养教育,后期才进入各自的专业学部(即本科院系)接受专业教育。在招生阶段实行文、理各三类(共六类)的大类招生,第三学期结束后的“升学分流”是学院与学生间的第二次双向选择。此外,为了避免教养学部沦为大学教育的准备阶段,东京大学将教养学部提升为一个学术部门,在后期课程中成为和所有学科一样的专业方向之一,开展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向通专融合的目标进发

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既拥有全面发展的素质,又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这是以英、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历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博弈后,归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本科教育的“大类培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纷争过后,未来的大学本科教育将向着通专融合的目标持续推进,尤其要致力于理念上的突破、育人模式的转变、专业重塑、课程重构和体制重建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 培养模式多样化


基于文化传统、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本土化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本科教育在国际上的重要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本身的分化与融合,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理念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各国大学进行的改革中,招生方式、学制设计、课程设置、模块建设、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陆续形成了书院制、学院制、分布式选修制、基础年、学科群等多种路径的通专融合教育。不同的路径选择没有绝对优劣之分,在成就这些大学卓越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得到证明。


  • 课程设置跨学科


主要发达国家在高校课程设置上都呈现出跨学科的趋势。课程设置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中间环节,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构建有特色的跨学科课程,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保持通识与专业的相对平衡,对一个方向的侧重可能导致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学校确定跨学科课程时,要综合考虑其专业的特色、教师的学科背景以及学生的需求。跨学科课程能够以整体的知识观解决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使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跨学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整合碎片化的知识,增强创新能力。

图片

  • 以学生为中心


本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实施培养方案是实现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梳理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要实现通专融合的一流本科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本科教育着眼于学生个体的持续发展。在追求就业和升学的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如何思考、批判和不断应对社会新挑战的能力。其次,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专业导师、小班教学、分组讨论、参与科研等强调师生合作的形式都有助于提升本科教学的质量。最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鼓励学生广泛学习和自由探索,寻找兴趣所在,在对专业充分了解后与院系进行双向选择。

  • 健全通识教育评价机制


有效推进通专融合教育的发展,高校需要具备客观有效的通识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通识教育的评价机制,需要调动教师与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确保通识教育有序、健康发展。结合上述国家通识教育开展的经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优化通识教育评价机制:首先,要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的评估工作,建立具备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指标;其次,引入学生、教师等多元主体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构架科学的考评体系。

“通识教育”的朋友圈里,各个国家正摩拳擦掌,相约大干一场!

(本文作者周川,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来源:第一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